即時精選

AI 到底搶了誰的工作?哈佛、史丹佛的最新研究,答案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自從 ChatGPT 問世以來,「AI 會不會讓xx工作消失?」的焦慮就沒停過。我們常把討論簡化為「取代」或「輔助」——你要嘛被 AI 幹掉,要嘛用 AI 變強。

但如果我告訴你,最新的頂尖研究顯示,AI 正同時在「獵殺」一群人,並「力捧」另一群人呢?而且這兩群人,可能都是你以為的「職場菜鳥」。

這聽起來很矛盾,對吧?別急,這就是目前正在發生的「AI 衝擊悖論」。

raw-image


1. 核心悖論:AI 到底在「殺」菜鳥,還是在「幫」菜鳥?

我們直接看兩份權威研究:

  1. 悲觀的證據(哈佛大學, 2025):一份分析了 6200 萬份履歷和 28.5 萬家公司招聘數據的重量級研究發現,自 2023 年以來,那些積極採用 AI 的公司,其「初階白領」的就業機會(招聘)急劇下降 。樂觀的證據(史丹佛大學, 2023):一項針對 5000 多名客服人員的大型實驗發現,AI 助手讓在職的「新手員工」生產力飆升了 34%,遠高於平均值,而且讓他們的工作表現迅速追上資深員工 。

看懂了嗎?AI 既摧毀了初階者的就業市場,又賦能了在職新手的工作表現。

這背後的真相是: 正因為 AI 讓「在職的」新手變得太強(史丹佛的發現),導致公司發現他們不再需要雇用那麼多「想進來的」新手(哈佛的發現)。

結論就是:AI 搶走的,是那些「還沒上車」的人的工作。

2. 「隱形」的衝擊:為什麼應屆畢業生感覺工作這麼難找?

哈佛那份研究 揭示了一個更殘酷的細節,我稱之為「隱形失業」。

初階白領的就業率下降,並不是因為公司在大規模裁員(解僱),而是因為公司大幅減緩了招聘速度 。

這就是為什麼你看新聞,好像沒有大規模裁員潮,但所有應屆畢業生都覺得工作機會「被蒸發了」。AI 的衝擊在初期是隱形的,它沒有把人踢出去,而是直接把大門關上了 。

更慘的是,研究發現這場衝擊呈現「U 型」:

  • 頂尖學歷(例如名校畢業生,要做複雜決策)相對安全。低階學歷(可能從事 AI 無法取代的體力或服務業)相對安全。受創最重的是:「中階學歷」的畢業生。

為什麼?因為這些畢業生過去從事的大多是「有固定 SOP 的白領工作」(例如寫標準報告、基礎編碼、法務助理)。而這些,正是 GenAI 最擅長自動化取代的任務 。

3. 「技能壓縮」的奇蹟:AI 如何讓菜鳥變專家?

再回來看史丹佛那份「客服中心」研究 。AI 助手到底做了什麼,能讓新手生產力暴增 34%?

答案是:AI 偷偷學走了資深專家的「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

「隱性知識」是指那些很難言傳、靠經驗累積的直覺和技巧(例如,如何安撫憤怒的客戶、如何用精準的同理心措辭)。AI 系統透過學習頂尖員工的對話紀錄,把這些「秘訣」捕捉起來,然後即時「餵」給新手 。

結果,一個只工作兩個月的新手,在 AI 輔助下,表現得跟六個月的資深員工一樣好 。AI 瞬間「壓縮」了技能差距 。

這對在職新手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對資深員工呢?短期內,他們很安全,因為他們是 AI 的「知識來源」。但長期來看,當 AI 學會了所有「隱性知識」後,資深員工的價值護城河,還能維持多久?

4. 最意外的逆轉:「白領衰退」遇上「藍領復興」

過去幾十年,我們總認為「白領」是鐵飯碗,「藍領」才危險。GenAI 正在把這個劇本徹底反轉。

1. 白領衰退 (White-Collar Recession)

2024 到 2025 年,「白領衰退」一詞開始頻繁出現 。亞馬遜、UPS 等大廠紛紛裁減白領和管理職位,並直言是為了「利用 AI 變得更精簡」。Shopify 的 CEO 甚至要求員工證明「AI 無法完成你的工作」。

2. 藍領復興 (Blue-Collar Renaissance)

與此同時,一個反常的現象發生了:藍領技工行業(如電工、水管工、HVAC 技術員)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繁榮 。

這背後有兩個 AI 驅動的原因:

  • AI 的物理局限:AI 本質是軟體,它沒辦法爬梯子修電線,也無法搬運病患或處理複雜的物理世界任務 。AI 的物理依賴:AI 並非飄在「雲端」,它依賴極其耗電的實體基礎設施。AI 競賽越激烈,就需要越多的數據中心、冷卻系統和電力 。誰來蓋這些數據中心?誰來拉這些電纜?答案是:建築工人、電工和 HVAC 技術員 。

AI 正在創造一個奇特的循環:AI 越強大,取代的白領認知工作越多;但同時,AI 也需要越多的藍領技工來「伺候」它的實體基礎 。

5. 你的未來:AI 時代,你該做哪種工作?

所以,到底什麼工作安全?哈佛商學院的另一篇論文 7 給出了最好的分析框架:重點不是你的資歷,而是你工作的「任務性質」。

  1. 被「取代」的工作(需求-17%):定義:「結構化認知任務」(Structured Cognitive-Task Jobs)。說人話:有標準答案、有固定流程的白領工作。例如:撰寫例行報告、數據錄入、法律文件審核。下場:AI 正在大量自動化這些職位,相關招聘需求下降了 17% 。被「互補」的工作(需求+22%):定義:「人機協作任務」(Human-AI Collaboration)。說人話:AI 無法獨立完成,但能幫你「加速」的工作。你必須使用 AI 作為工具,並加入自己的複雜判斷、策略或同理心。下場:這類工作的需求正在飆升,招聘需求增加了 22%,而且對技能的要求(例如如何有效駕馭 AI)也更高 。

結論:所以,到底誰贏誰輸?

綜合來看,AI 搶工作不是「是或否」的問題,而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結構性轉移。

  • 立即受害者:想進入職場的「中等大學以上學歷」畢業生。他們是「隱形失業」的最大群體,因為他們的入門工作正被 AI 自動化 。立即受益者:「在職的」新手白領。AI 正在「壓縮」他們的學習曲線,讓他們迅速變強 。意外的贏家:「藍領技工」。感謝 AI 的物理局限和物理依賴,他們的需求正處於黃金時代 。

那你我該怎麼辦?

經濟學家 David Autor 提出了一個願景:AI 有潛力「重建中產階級」。過去,電腦讓「決策權」集中在少數精英手中;未來,AI 可以把這種強大的決策能力「賦能」給更多中階技術人員(例如,讓資深護士在 AI 輔助下,執行部分醫生的診斷任務)。

但這有一個巨大的陷阱:我們是在利用 AI 輔助我們思考,還是依賴 AI 替我們思考?

研究警告,過度依賴 AI 可能導致「認知卸載」(Cognitive Offloading),白話文就是「把大腦外包給 AI」。當我們停止批判性思考、全盤接受 AI 的答案時,我們就失去了 AI 唯一無法取代的東西「判斷力」。

到那時,我們就真的完蛋了。未來,你的價值不在於你知道多少「可被 AI 取代」的知識,而在於你擁有多強的「人機協作」判斷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吳的沙龍
1會員
95內容數
這不僅僅是一個 Blog,更是一個交流與分享的空間。 期待在這裡與你相遇,一起探索科技、體驗生活、夢想旅行!💖
Hank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2
答案是:兩者都是。 AI 投資同時具備「世界級競賽」的戰略必要性,和「可能賠錢」的巨大泡沫風險。這兩者並不矛盾,而是同時存在。 這可以比喻為 2000 年的網路泡沫 (Dot-com Bubble):
Thumbnail
2025/11/02
答案是:兩者都是。 AI 投資同時具備「世界級競賽」的戰略必要性,和「可能賠錢」的巨大泡沫風險。這兩者並不矛盾,而是同時存在。 這可以比喻為 2000 年的網路泡沫 (Dot-com Bubble):
Thumbnail
2025/11/02
「瓶頸經濟學」和「AI 擴散」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且關鍵的雙向關係: * AI 是用來「解決」舊瓶頸的主要工具。 * AI 的快速擴散,本身正在「製造」全新的、嚴重的瓶頸。 以下我們來詳細拆解這兩層關係:
Thumbnail
2025/11/02
「瓶頸經濟學」和「AI 擴散」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且關鍵的雙向關係: * AI 是用來「解決」舊瓶頸的主要工具。 * AI 的快速擴散,本身正在「製造」全新的、嚴重的瓶頸。 以下我們來詳細拆解這兩層關係:
Thumbnail
2025/10/31
自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概念商業化以來,整個產業始終在追求一個核心目標:「完全沉浸感」。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道路上,始終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硬體本身的物理限制。
Thumbnail
2025/10/31
自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概念商業化以來,整個產業始終在追求一個核心目標:「完全沉浸感」。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道路上,始終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硬體本身的物理限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提出應適應技術革命,充分利用AI潛力的建議。AI 相關的中文關鍵詞包括: 人工智能, AI, 智能化, 自動化, 智能交易, 影像識別, 技術的進步, AI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提出應適應技術革命,充分利用AI潛力的建議。AI 相關的中文關鍵詞包括: 人工智能, AI, 智能化, 自動化, 智能交易, 影像識別, 技術的進步, AI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高盛最新研究,人工智慧工具可能對全球三億工作產生影響,重塑就業市場。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專家強調必須謹慎應用人為判斷AI技術,避免錯誤和偏見,強調 AI 是提高生產力工具,非完全取代原有工作。儘管 ChatGPT 等技術引起擔憂,根據商業內幕的報告,列舉十項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工作,探討未來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高盛最新研究,人工智慧工具可能對全球三億工作產生影響,重塑就業市場。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專家強調必須謹慎應用人為判斷AI技術,避免錯誤和偏見,強調 AI 是提高生產力工具,非完全取代原有工作。儘管 ChatGPT 等技術引起擔憂,根據商業內幕的報告,列舉十項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工作,探討未來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