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良善的實戰:NGONPO 的策略陪跑指南》全

更新 發佈閱讀 38 分鐘
raw-image


「良善不是乞求,是值得投資的產品;影響力不是口號,

是需要證明的成果——用『企業策略』打造『營運系統』,

才是讓熱情走向『永續』的唯一實戰。」 李建勳

為什麼我想寫《良善的實戰》?

作為一個「策略陪跑者」,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協助企業客戶在殘酷的商業戰場上,找到定

位、優化營運、實現增長。

我的工作,是幫助他們把「價值」變成「價格」,再把「價格」轉化為「可持續的利潤」。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看到另一群人——在台灣的各個角落,有無數的 NGO 與 NPO 組

織,他們手裡握著最寶貴的資產:「良善」與「使命」,卻在最基本的「生存」線上苦苦掙扎。

這形成了一個我無法忽視的巨大反差:

企業界,用最頂尖的策略、技術、人才,去銷售一雙球鞋、一杯咖啡。

NPO 組織,卻只能用最「土法煉鋼」的方式、最稀缺的資源,去「銷售」一個更美好的社

會、一個孩子翻轉的未來。

我看到太多「熱情」被「瑣事」消耗殆盡。 我看到太多「使命」被「財務焦慮」壓得變形。

我動念寫這個系列,源自一個最根本的信念:

「良善」,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產品」。 而愈是強大的產品,愈需要「頂層的商業策略」來捍

衛。

我看到的困境: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我發現,市場上給 NPO 的建議,大多停留在兩個極端:

1. 「心靈雞湯」:告訴你要有愛、要堅持、要莫忘初衷。這很重要,但這不能付薪水。

2. 「單點工具」:教你怎麼下臉書廣告、怎麼辦募款餐會。

沒有人,停下來陪他們走這一段:從「使命」到「營運」的策略地圖。

• 當你把「捐款人」只當成「善心人士」,而不是「影響力投資人」,你從一開始就站錯

了位置。(於是有了首部曲:產品)

• 當你用同一套說詞,去對「鐵粉」和「路人」溝通,你就是在浪費子彈。(於是有了二

部曲:溝通)

• 當你的收入 80% 依賴年底大檔,你不是一個組織,你是一個「賭徒」。(於是有了三

部曲:造血)

• 當你的社工把一半時間花在 Excel 和開收據,你不是在「服務」,你是在「消耗」。(於

是有了四部曲:營運)

• 當你只會說「我服務了 100 人」,卻說不出「這 100 人改變了什麼」,你的信任就是

在流失。(於是有了五部曲:影響力)

為什麼是我?因為「陪跑」不分營利與否

我的專業是「策略陪跑」。我不會替你開車,但我會坐在副駕,幫你看清路況、提醒你換檔、確

保你開在正確的航道上。

這套方法,不只適用於追求「利潤」的企業。 它更適用於追求「永續影響力」的 NPO。

我決定寫這六篇文章,就是我身為一個策略顧問,所能提供的「Pro Bono」(專業技能型志工

服務)。

我不想再看到「好人」因為「不懂營運」而陣亡。 我不想再看到「良善」因為「缺乏策略」而

被賤賣。

這六篇文章,是我拋出的一份邀請。

邀請你,NPO 的營運者,用「經營事業」的專業,來捍衛你「改變世界」的初心。

邀請你,想幫忙的人,用「策略賦能」的思維,來取代「單點施予」的滿足。

這,就是我動念的全部理由。

raw-image


專欄文章目錄 (共 6 篇)

1. 首部曲:別再「要」捐款了!把「良善」當成最強產品來經營

• 核心痛點: 擺脫「弱勢者」心態。許多 NPO 總是在說「我們很可憐,請幫幫我

們」。

• 實戰指南:

o 重新定義你的「客戶」:捐款人不是「施予者」,他是「影響力投資人」。你必

須告訴他,他投資的 100 元,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投報率 (SROI)」。

o 打磨你的「價值主張」:你不是在賣慘,你是在銷售一個「更好的未來」。你的

「產品」(服務方案)如何清晰地解決一個具體的社會問題?

o 案例拆解: 拆解一個台灣在地 NPO 如何從「求助」轉型為「價值交換」的

溝通策略。

2. 二部曲:你的故事,說給誰聽?從「同溫層」到「破圈者」的精準溝通術

• 核心痛點: 行銷資源有限,粉專觸及低,大型活動又辦不起。

• 實戰指南:

o 停止「對所有人」說話:描繪出你的三種關鍵受眾——「鐵粉支持者」、「潛在

行動者」(認同你,但還在觀望)、「資源賦能者」(如企業、專業人士)。

o 「破圈」的內容策略:別只講「成果」,要講「過程」和「挑戰」。真實的失敗

與掙扎,比完美的成功故事更能引發同理心與行動。

o 輕量化實戰:如何不花大錢,用一支手機、一篇深度文章,創造比公關稿更強

的擴散力。

3. 三部曲:打造「多元造血」系統——告別募款焦慮,建立可持續的現金流

• 核心痛點: 收入來源單一,高度依賴政府標案或年底大檔期捐款,現金流極不穩定。

• 實戰指南:

o 從「單次專案」到「訂閱制」:為什麼 NPO 更應該推動「定期定額」?這不

只是穩定的錢,更是建立「長期夥伴關係」的承諾。

o 「社會企業」是解藥嗎?:客觀分析 NPO 發展「營利事業」(如賣咖啡、文

創品)的陷阱與前提。你賣的不是產品,是「理念的延伸」。

o 企業合作的「新賽道」:別再只跟 CSR 部門打交道。你的「社會議題」如何

與企業的「本業」(如 ESG、品牌行銷)產生連結,創造雙贏?

4. 四部曲:數位轉型不是大拜拜——中小 NPO 也能上手的「輕量化」營運革命

• 核心痛點: 人手不足、流程繁瑣、資料分散。「數位轉型」聽起來很貴、很遙遠。

• 實戰指南:

o 轉型的第一步:告別 Excel。導入「輕量級 CRM」(客戶關係管理)來管理你

的捐款人與志工。你必須知道「誰」在支持你。

o 自動化的力量:如何利用免費或低成本的工具(如 Zapier, Notion, Slack),

將瑣碎的行政工作(如開收據、寄感謝信)自動化,把人力釋放到「創造價

值」的核心工作上。

o 數據不是魔鬼:學會看懂 3 個關鍵數字,例如:「捐款人回捐率」、「單次捐款

轉換成本」,用數據來優化你的募款策略。

5. 五部曲:讓「影響力」被看見——不只是數字,更是打動人心的成果證明

• 核心痛點: 做了很多事,但「成果報告」總是流於形式,無法感動捐款人,更無法吸

引新的人。

• 實戰指南:

o 「量化」你的良善:你服務了 100 個孩子,然後呢?是他們的「出席率」提

升了 30%?還是「閱讀時長」增加了?把「行動」變成可衡量的「改變」。

o 「質化」你的感動:數字是理性的,但驅動捐款的是感性。深度挖掘 1-2 個

「英雄旅程」個案,讓你的支持者看見「因為有你,他的人生改變了」。

o 建立「影響力儀表板」:打造一個公開、透明、即時更新的網頁,讓所有人隨

時看見你的進度,建立無可取代的「信任感」。

6. 最終章:給「想幫忙的人」——你的支持,如何從「單點施予」變為「生態賦能」

• 核心痛點: 許多人想幫忙,但只會「捐錢」或「做一天志工」,這往往不是 NPO 最

需要的。

• 實戰指南: (此篇鎖定「幫助者」)

o 企業主/專業人士:你最有價值的不是錢,是你的「專業」。你是否能提供「技

能型志工服務」(Pro Bono)?例如:幫 NPO 規劃行銷、優化財會、導入

IT 系統。

o 一般大眾:除了捐錢,你能否成為「理念倡議者」?在你的社群、你的公司,

主動分享你支持的理念,用你的「信用」為他們背書。

o 結語:打造一個「共榮生態系」。NPO 提供專業的社會服務,企業與大眾提供

資源與專業賦能,這才是台灣社會前進的永續模式。

raw-image


首部曲:別再「要」捐款了!把「良善」當成最強產品來經營

你我每天都在為理念奔走。但請你停下來一分鐘,看著你的募款文案,問自己一個最根本的問

題:

你是在「請求施捨」,還是在「銷售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這兩者的差別,決定了你的 NPO 只能在生存線掙扎,還是能建立可持續的影響力。

在台灣,我看到太多充滿熱情的 NPO 營運者,在溝通時不自覺地陷入了一個陷阱——把自己

當成了「弱勢者」。

「我們經費拮据,請幫幫我們。」 「又到了月底,還差 X 萬才能給孩子們溫飽。」 「拜託

大家支持,讓我們能撐下去。」

這些話語,短期內或許能激發同情。但長期來看,你正在親手扼殺你的組織。

為什麼?

因為**「同情」是最廉價、也最不穩定的情感**。它會疲乏、會麻木。當你不斷展示自己的

「慘」與「缺」,你就在告訴潛在支持者:「我是一個有去無回的黑洞」。

沒有人願意持續投資一個「看起來快要倒閉」的事業,即使這個事業是良善的。

你必須從根本上扭轉這個心態。今天,我陪你做兩個關鍵的「策略轉向」。

轉向一:你的捐款人,不是「施予者」,他是「影響力投資人」

我們換個場景。如果你今天是一家新創公司的 CEO,你要去找創投(VC)募資。你會在台上

說「我快活不下去了,請給我錢」嗎?

你不會。

你會拿出數據、拿出產品、拿出清晰的商業模式,告訴投資人:「你現在投我 100 萬,未來我

會幫你解決一個多大的市場問題,並創造 10 倍的價值。」

為什麼面對捐款人,你就忘了這件事?

捐款人,就是你的「社會影響力投資人」(Impact Investor)。

他們不是在「施捨」,他們是在「購買」。他們購買的不是你的可憐,而是他們期望看到的「改

變」。

因此,你必須停止「請求」,開始「證明」。

你必須清晰地告訴你的「投資人」,他投資的 100 元,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投報率」

(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

我不是要你去做複雜的 SROI 報告。而是要你把這個「投報率」思維,植入你的每一句溝通

裡:

• (舊思維): 「請捐 300 元,幫助流浪動物。」

• (新思維): 「你的 300 元,能支持我們完成 1 隻浪貓的『TNR』(捕捉、絕育、釋

放)。這將在 1 年內,有效阻止 12 隻以上的新生幼貓在外流浪。」

看到了嗎?前者是「請求」,後者是「價值交換」。

你給捐款人的,不該是「感謝狀」和「收據」,而是一份「影響力成績單」。

轉向二:你不是在「賣慘」,你是在銷售一個「更好的未來」

承接上一個觀點。既然捐款人是投資人,那你拿出來募資的「產品」是什麼?

是「你的組織」嗎?—— 「請支持 X X 基金會。」 是「你的困境」嗎?—— 「我們需要錢

付房租。」

都不是。

你的「產品」,是你那個「清晰、具體、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

你不是在賣「基金會本身」,你是在賣「透過你這個專業團隊,所能實現的那個更美好的未

來」。

許多 NPO 失敗在於,他們總是在介紹「自己」,而不是介紹「解方」。

請你立刻打磨你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把你的服務方案,當成一個世界級的產

品來介紹:

• (模糊的產品): 「我們致力於偏鄉教育。」(所以呢?範圍太大了。)

• (清晰的產品): 「我們推出『週末程式設計營』,目標是讓 100 位偏鄉孩子,在 6

個月內具備基礎的邏輯編程能力,打開他們未來職涯的另一扇窗。」

當你把「產品」定義清楚了,你的募款溝通就會徹底改變:

• (舊思維): 「支持我們的偏鄉教育計畫。」

• (新思維): 「贊助一位孩子參加『週末程式設計營』。你的 1,000 元,就是他 6 個月

的學費,你正在投資一個未來的軟體工程師。」

實戰拆解:從「求助」到「價值交換」

我們來想像一個台灣在地的中小型「失依兒少」服務機構。

【轉型前:賣慘的溝通】

標題:幫幫我們!X X 之家經費告急! 內文:景氣寒冬,我們的捐款掉了三成。但機構裡還有

30 個孩子嗷嗷待哺,我們真的快撐不下去了。拜託大家,一點點支持都是力量……

• 你賣的是: 恐懼、同情、危機感。

• 捐款人感受: 「壓力好大」、「是不是錢坑?」、「我這次捐了,下次是不是還要捐?」

【轉型後:賣解方的溝通】

標題:投資一個孩子的「獨立」!招募「自立生活計畫」贊助人 內文:你知道嗎?孩子 18

歲離開機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我們推出『自立生活計畫』,不只給他一張床,更提供 1 對

1 的理財輔導、求職面試技巧。

你的 500 元,可以支持一位青少年參加 1 次專業的面試工作坊。

你不是在捐錢,你是在投資他未來 30 年的「獨立人生」。

• 你賣的是: 具體的解方、希望、可衡量的成果。

• 捐款人感受: 「原來我的錢用在這裡!」、「這很有意義」、「我正在參與一個改變他一

生的專案。」

陪跑者的總結

朋友,我完全理解 NPO 營運的艱辛。但正是因為艱辛,我們才更沒有資格浪費任何一分的

「良善」資源。

你的「良善」,是你手中最強的產品,它不該被包裝成「廉價的同情」。

停止「乞求」,開始「銷售」。

你不是弱勢者,你是「解決社會關鍵問題的專家」。你需要的不是「施捨」,而是「看懂價值的

策略夥伴」。

【本週的實戰功課】 請你打開你組織的官網或粉專,找出你們最主要的募款文案。 用「投資

人」的眼光重讀一遍。

捫心自問:如果這是我的錢,這份文案說服我「投資」了嗎?

在下一篇文章,我們來談談:你的故事,到底該說給誰聽?我們來拆解如何從「同溫層」打到

「破圈者」的精準溝通術。

二部曲:你的故事,說給誰聽?從「同溫層」到「破圈者」的精準溝通術

在資源有限的戰場上,「廣撒網」是最浪費子彈的行為。

你沒有本錢像大企業一樣買廣告、辦大型活動。你的每一分力氣,都必須花在「刀口」上。這

個刀口,就是「精準的受眾」。

你的溝通對象,從來都不是「社會大眾」。你必須像一個精明的操盤手,把你的人群,切分成至

少三種關鍵受眾。

第一類受眾:「鐵粉支持者」 (The Core)

• 他是誰? 他是你的「自己人」。已經定期定額捐款、常來當志工、你發什麼他就轉發

什麼。他愛的,不只是你的「理念」,更是「你這個團隊」。

• 他要什麼? 他要的不是說服,是「歸屬感」和「榮譽感」。他想知道「內幕消息」,想

感覺自己是這個良善事業的「一份子」。

• 你的溝通任務:「鞏固」與「賦能」

o (X) 錯誤溝通: 不斷用「請捐款」轟炸他。他已經捐了,這只會讓他疲乏。

o (O) 正確溝通:

1. 鞏固 (Solidify): 待他如 VIP。給他「鐵粉專屬」的內容,例如創辦

人的一封信、第一線的獨家紀實。讓他知道,因為有他,你們才能走

到這裡。

2. 賦能 (Empower): 把他從「支持者」變成「倡議者」。不要只說

「請幫我分享」,這太費力了。你要主動「餵」他彈藥:給他一張設計

好的圖卡、一段 50 字的轉發文案、一個清晰的連結。他就是你在同

溫層外的「超級業務員」。

第二類受眾:「潛在行動者」 (The Swing Voters)

• 他是誰? 他是「最多,但也最難搞」的一群人。他認同你的理念,也追蹤了你的粉

專,甚至按過讚。但他,就是還沒「行動」(捐款或報名志工)。

• 他要什麼? 他不是不信你,他是「懶」。他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和一個「低

到不能再低的行動門檻」,去推他那臨門一腳。

• 你的溝通任務:「轉換」

o (X) 錯誤溝通: 跟他講太多理念、太遠大的願景。他會覺得「這很棒,但好

像不差我一個」。

o (O) 正確溝通:

1. 具象化「你」的力量: 把上一篇的「產品」概念用上。不要說「請支

持我們」,要說「你的 300 元,就是這位孩子一週的晚餐費」。

2. 清晰的「行動呼籲」(Call to Action): 文案的最後,不要放 5 個連

結(官網、粉專、IG...)。只給他「一個」動作,就是「點這裡,3 分

鐘完成捐款」。

3. 製造「有限的急迫感」: 「我們還差 10 份晚餐費,今晚 12 點截

止」。這不是情緒勒索,這是給他一個「就是現在」的行動理由。

第三類受眾:「資源賦能者」 (The Enablers)

• 他是誰? 他是企業的 CSR/ESG 部門、基金會、高淨值捐款人,或是願意提供「專業

技能」的律師、會計師、行銷專家。

• 他要什麼? 他要的不是「同情」,是「策略結盟」。他看的是你的「專業度」、「可擴展

性」,以及你的方案能如何對接他的「企業目標」或「ESG 指標」。

• 你的溝通任務:「結盟」

o (X) 錯誤溝通: 用粉專貼文、公關稿去「拜託」他們。

o (O) 正確溝通:

1. 說「他們的」語言: 收起感性故事,拿出「商業計畫書」。你的方案

如何運作?預計觸及多少人?如何衡量「影響力」?

2. 創造「雙贏」: 你不是在「要錢」,你是在「提供一個合作方案」。你

的專案,如何能「也」幫助到他的品牌形象?如何能「也」符合他的

ESG 報告?

「破圈」的實戰:別只講「完美」,要講「真實」

當你分清楚這三群人,你就會發現,你 80% 的「破圈」希望,寄託在第二類人(潛在行動

者)身上。

那,什麼樣的內容才能打動他們?

答案:不是「完美無瑕的成果」,而是「充滿挑戰的真實」。

我看到太多 NPO 只敢貼「成果照」:活動圓滿成功、孩子笑得開心、捐贈儀式合影。這些照

片很棒,但它們「沒有故事」,更像「廣告」。

真正能「破圈」的,是「過程」與「挑戰」。

• (舊思維): 貼出一張孩子拿到獎學金的「完美」照片。

• (新思維): 拍下你的社工,在暴雨中騎著摩托車,第 3 次去拜訪那個「拒絕上學」的

孩子。文案寫下你們的「挫敗」:「我們還沒成功,但他今天願意開門跟我們說話了。

我們不會放棄,因為...」

後者,才叫「故事」。

「真實的掙扎」遠比「完美的成功」更能引發同理心。當你敢於暴露你的「挑戰」(不是賣慘,

而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你就在邀請「潛在行動者」站到你身邊,跟你「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破圈」的關鍵。

陪跑者的總結

別再用同一套說詞,去轟炸所有人。

你的「鐵粉」需要「鞏固」,你的「潛在行動者」需要「轉換」,你的「賦能者」需要「結盟」。

你的「同溫層」是你的基地,但「破圈」才是你的生路。而破圈的鑰匙,藏在那些你不敢講

的、最真實的「挑戰」裡。

【本週的實戰功課】 立刻去檢視你過去一週的 5 篇貼文:

1. 你「預設」這篇是寫給誰看的?(鐵粉?潛在行動者?還是你根本沒想過?)

2. 這篇文案,達成了你的溝通任務嗎?(是鞏固、轉換、還是結盟?)

如果你答不出來,你就是在「製造噪音」,而不是在「策略溝通」。

在下一篇文章,我們來談最現實的:錢。 有了產品、有了受眾,但錢從哪裡來?我們來拆解如

何告別「募款焦慮」,打造你的「多元造血系統」。

三部曲:打造「多元造血」系統——告別募款焦慮,建立可持續的現金流

我們把「良善」打磨成了產品(首部曲),也找到了「對的人」來說故事(二部曲)。

現在,我們來談最現實的問題:錢。

我所認識的 NPO 營運者,幾乎都患有「財務焦慮症」。你的焦慮,是不是來自這兩點:

1. 「月底焦慮」: 每到 25 號,就開始擔心下個月的人事費用和營運成本在哪裡。

2. 「大檔期依賴」: 組織 80% 的收入,都壓在年底的募款旺季或政府標案上。

如果這就是你的現狀,那麼你不是在「營運」一個組織,你是在「走鋼索」。

你我都知道,「輸血」雖然快,但你永遠不知道下一袋血在哪裡。NPO 要能永續,就必須從

「募款」思維,轉向「建立多元造血系統」的策略思維。

你不需要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但你必須成為一個懂得「配置資源」的策略家。

1. 轉型「訂閱制」:你賣的不是捐款,是「長期夥伴關係」

還在追逐「單次捐款」嗎?這就像喝鹽水解渴,短期有效,長期卻讓你更虛脫。

每一次的單次募款,你的「獲客成本」都高得嚇人。你必須重新激發同情、重新溝通、重新請

求。

你必須做的第一個轉型,就是把「單次專案」,升級為「訂閱制」(也就是「定期定額」)。

但重點是,你怎麼「賣」?

• (X) 錯誤的賣法: 「拜託大家每月捐 300 元支持我們。」(這又是「乞求」了)

• (O) 正確的賣法: 「邀請你加入『孩子的年度陪跑計畫』。你的每月 300 元,將穩定

支持一位孩子『一整年』的課後輔導。你將會定期收到『你的』孩子的學習進度報

告。」

你賣的不是「每月 300 元」,你賣的是一個「為期一年的夥伴承諾」。

「定期定額」的核心價值,不是穩定的錢,而是你把一個「一次性的消費者」,轉化為一個「高

黏著度的長期夥伴」。他不再是旁觀者,他是你事業的共同參與者。

2. 「社會企業」是解藥,還是陷阱?

當 NPO 缺錢時,最常想到的就是:「我們也來賣咖啡/T-Shirt/文創品吧!」

這,往往是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是一個巨大的陷阱:當你開始賣咖啡時,你的競爭對手,就從「其他 NPO」,變成了「路易

莎」和「Cama」。你有那樣的營運專業、行銷資源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嗎?

你很可能最後不但沒賺到錢,反而賠上了你原核核心任務的寶貴人力。

在你想投入「社會企業」前,請先回答這個致命問題: 「這個營利事業,是否是你『核心使

命』的『自然延伸』?」

• (O) 好的模式: 一家「庇護工場」,銷售身障朋友製作的手工皂。它的「使命」就是

提供就業,「產品」就是使命的直接產物。

• (X) 壞的模式: 一家「環保團體」,突然開始賣設計T-Shirt。這兩者有什麼關聯?你

只是在「貼牌」販售,消耗你的公信力。

記住:你賣的永遠不是產品,你賣的是「鑲嵌在產品裡的那個使命」。 如果使命不清晰,你只

是多開了一家會倒閉的小店。

3. 企業合作的「新賽道」:別只盯著 CSR 部門

你的「募款企劃書」,還只會寄給「CSR(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嗎?

如果是,你正在一片「紅海」裡廝殺。CSR 預算通常被視為「費用」或「公關」,僧多粥少,

且非常不穩定。

你必須開闢「新賽道」。停止把自己當成「需要幫助的團體」,開始把自己當成「提供策略解方

的夥伴」。

你的新賽道在哪?在「行銷部」和「ESG 辦公室」。

• 對「行銷部」說: 「你們的品牌想觸及『重視社會價值』的 Z 世代嗎?我們的專

案,就是這個族群的『高黏著度社群』。跟我們合作,這不是『花錢』,這是最精準的

『品牌投資』。」

• 對「ESG 辦公室」說: 「你們的企業正面臨『S(Social/社會)』指標的壓力嗎?我

們的專案,就是你們 ESG 報告書上最扎實、最可衡量的『S 解決方案』。我們幫你實

踐社會影響力。」

看到了嗎?你提供的「社會解方」,是這些企業的「剛性需求」。你的影響力,是他們求之不得

的「寶貴資產」。

陪跑者的總結

「造血」遠比「輸血」來得痛苦,但這是讓你擺脫焦慮、真正掌握命運的唯一途徑。

健康的 NPO,其財務結構必然是「多元」且「有韌性」的。它應該是「定期定額」為基底,

加上「策略聯盟(企業合作)」為支柱,最後才是「專案募款(單次)」為輔。

這不是在談錢,這是在談你的「組織續航力」。

【本週的實戰功課】 請你打開組織的年度財報。 算一下:「定期定額」的收入,佔你總收入的

百分之多少?

如果這個數字低於 30%,你就處在「高風險區」。你的焦慮,其來有自。

當你有了多元的造血系統,你會發現下一個問題:人手還是不夠、事情還是做不完、流程還是

一團亂。

在下一篇文章,我們要談的是「營運的引擎」:為什麼中小 NPO 更需要「數位轉型」?我們

來拆解不花大錢也能上手的「輕量化」營運革命。

四部曲:數位轉型不是大拜拜——中小 NPO 也能上手的「輕量化」營運革命

我們不談那些動輒百萬的系統導入。我們只談「輕量化」、「低成本」,甚至「免費」就能啟動的

營運革命。

NPO 的數位轉型,核心只有兩件事:「 好好你的支持者」與「好好你的流程」。

1. 轉型的第一步:告別 Excel,擁抱「輕量級 CRM」

你的「捐款人」和「志工」,是你最寶貴的資產。但你還在用 Excel 管理他們嗎?

Excel 不是「資料庫」,它是一個「表格」。它無法幫你追蹤「關係」。

你必須立刻導入「輕量級 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

• 你為什麼需要 CRM? 你需要知道:「王小姐」是不是連續三年都捐款?「陳先生」上

次參加活動是什麼時候?「李醫師」的專業是骨科,下次義診是不是該找他?

• 輕量化的選擇: 別去碰那些複雜的企業級系統。市面上有許多針對 NPO 設計的

CRM(例如 akerun、netiCRM),或者你甚至可以用 Notion、Airtable 這些工具,

「免費」搭建出一個簡易版的支持者資料庫。

• 關鍵心法: 你必須知道「誰」在支持你,以及「他們為什麼」支持你。 只有這樣,

你才能在二部曲提到的「精準溝通」中,對鐵粉說感謝、對潛在行動者做轉換。

2. 「自動化」的力量:把人力還給「人」

你的專業社工,不該把時間浪費在「複製貼上」電子郵件地址。

你必須把所有「固定」且「重複」的行政工作,全部交給「自動化」。

• 什麼是自動化? 就是「如果 A 發生了,就自動執行 B」。

• 實戰案例:

o (自動化捐款流程): 當「線上金流系統」確認收到一筆捐款(事件 A),就

「自動」觸發「會計系統」開立收據,並「自動」寄出一封客製化的感謝

Email(事件 B)。

o (自動化志工好理): 當有人填了「Google 報名表單」(事件 A),就「自

動」把他的資料寫入「Airtable 志工名單」,並「自動」寄出活動行前通知

(事件 B)。

• 輕量化的選擇: Zapier 或 Make (Integromat) 這類工具,就是你的「數位黏膠」。

它們能串聯你既有的工具(如 Google Sheet, Gmail, Mailchimp),不需寫任何程式

碼,就能建立自動化流程。它們的免費方案,就足以應付中小 NPO 的基本需求。

3. 數據不是魔鬼,是你的「儀表板」

你是否憑「感覺」在做決策?「我覺得」這個文案不錯、「我覺得」大家很感動...

在資源有限的戰場上,「感覺」是最不可靠的。你必須開始用「數據」來駕駛你的組織。

你不需要看 100 個指標,你只需要盯住 3 個「關鍵數字」:

1. 捐款人回捐率 (Donor Retention Rate): 去年捐過款的人,今年還有多少比例繼續

捐?這直接反映了你的「鐵粉黏著度」。如果這個數字很低,代表你的「關係維護」

(CRM)出了大問題。

2. 單次捐款轉換成本 (Cost Per Acquisition, CPA): 你為了募到「一筆」單次捐款,

花了多少行銷成本(例如廣告費)?如果你的 CPA 高於你的平均單筆捐款金額,你

就是在「做賠本生意」。

3. 定期定額流失率 (Churn Rate): 每個月,有多少「訂閱制」的支持者取消了捐款?

這個數字是你的「組織健康警報器」,必須死盯著。

數據不是冷冰冰的,它是「真實世界的回饋」。 它告訴你哪裡做對了、哪裡需要立刻修正。

陪跑者的總結

數位轉型,不是為了「看起來很厲害」,而是為了「活下去」。

中小 NPO 沒有浪費時間的本錢。你多花一分鐘在行政上,就少了一分鐘去服務你的個案、去

倡議你的理念。

不要再用「人情味」當作你「營運落後」的藉口。

真正的「人情味」,是透過高效的數位工具,把你的團隊從瑣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時間,去

跟你的捐款人、你的志工、你的服務對象,進行「真正有溫度的溝通」。

【本週的實戰功課】 請你和你的團隊,**「計時」**一週。 把所有花在「重複性行政作業」

(開收據、寄信、整理名單...)的總時數加起來。

看著那個數字。然後問自己:如果這些時間被「自動化」省下來,你可以拿去做多少「真正重

要」的事?

---

五部曲:讓「影響力」被看見——不只是數字,更是打動人心的成果證明

「影響力」不是一個抽象的詞,它是一套「可被衡量」與「可被溝通」的證明題。

你不需要花大錢去做複雜的學術評估,但你必須立刻建立你的「影響力證明系統」。這套系統包

含兩個面向:「量化」你的改變,以及「質化」你的感動。

1. 「量化」你的良善:從「執行指標」到「改變指標」

你必須區分這兩種數字的差別:

• 執行指標 (Output): 你「做了」多少事?

o 範例:舉辦 10 場工作坊、送出 500 個便當、社工拜訪 80 次。

• 改變指標 (Outcome): 因為你做了這些事,帶來了什麼「改變」?

o 範例:參與者的「求職成功率」提升 20%、長輩的「營養不良比例」下降

15%、孩子的「中輟返校率」達到 50%。

過去,NPO 習慣在成果報告裡放「執行指標」,因為它最簡單、最好看。

但你的「投資人」想看的,是「改變指標」。

• (舊思維): 「我們今年舉辦了 20 場環保講座,觸及 5,000 人次。」(然後呢?聽完

就忘了嗎?)

• (新思維): 「我們舉辦 20 場講座後,追蹤了參與者。其中 60% 的人回饋,他們

『開始』實踐自備環保杯,並成功影響了另外 1,000 人加入行動。」

【實戰抓手】 在規劃任何一個專案「之前」,就要先問自己:「我要衡量的『改變』是什麼?」

把這個「改變指標」設定為你的北極星,你所有的執行才會聚焦。

2. 「質化」你的感動:從「個案故事」到「英雄旅程」

數字是理性的,它建立「信任」。但真正驅動捐款、讓人們願意「破圈」分享的,是「感性」的

故事。

但 NPO 在說故事時,很容易陷入「賣慘」或「流水帳」的陷阱。

你要的不是「可憐的個案」,你要的是一個「克服挑戰的英雄」。

停止講「流水帳」,開始講「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

• (X) 流水帳故事: 「小明很可憐,家裡沒飯吃。我們介入了,給他送便當。現在他很

感謝我們。」(平淡、被動、沒有力量)

• (O) 英雄旅程故事:

1. 「挑戰」: 我們遇見小明時,他因為飢餓和自卑,拒絕與人交談。(衝突出

現)

2. 「掙扎」: 我們的社工花了 3 個月,每天在他家門口陪他說話,即使被拒絕

也不放棄。(克服困難的過程)

3. 「轉捩點」: 第 91 天,小明第一次開門,問社工:「你明天還會來嗎?」

4. 「歸來」: 今天,小明不只穩定就學,他還主動成為我們的「小志工」,幫忙

打包便當給其他孩子。他從「被幫助者」,蛻變為「幫助者」。

看到了嗎?後者才是一個「有力量」的故事。它展現了「改變的過程」,並讓捐款人清楚看見:

「我的支持,就是那個關鍵的『轉捩點』。」

3. 建立你的「影響力儀表板」:把「透明」做到極致

你做了這麼多努力,別只放在一年一度的「成果報告書」裡。那太慢了,而且沒人看。

你必須把你的「責信」,變成「即時的溝通」。

【實戰抓手】 在你的官網上,建立一個「影響力儀表板」(Impact Dashboard)或「透明度

專區」。

• 放什麼?

o 即時的「改變指標」: 「本月,我們已協助 15 位青少年完成面試培訓。」

o 即時的「財務透明」: 「本月募款進度 80%。您的捐款 70% 用於第一線服

務、20% 用於營運、10% 用於募款行政。」(敢公布這個,代表你極度專業

且自信)

o 最新的「英雄故事」: 把你最好的那個故事,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這個「儀表板」,就是你最強大的「募款機器」。它 24 小時都在幫你向全世界證明:「 投資我

們,是正確的。你看,改變正在發生。」

陪跑者的總結

在台灣這個淺碟市場,公眾的「信任」是你最稀缺、也最脆弱的資產。

你不能再靠「熱情」或「悲情」來要求信任。你必須像一個「上市公司」對待股東一樣,用

「可被證明的成果」與「極致的透明度」,去「贏得」你的信任。

當你敢於「量化」你的良善、敢於「質化」你的感動,並敢於「即時揭露」你的進度時,你就

建立了一道最強的護城河。

你的「投資人」將不再流失,因為他們清楚看見——他們的每一分錢,都在你的專業操盤下,

變成了這個世界「真實的改變」。

【本週的實戰功課】 找出你上一季的「成果報告」。 計算一下:「執行指標」(做了多少)和

「改變指標」(改變了什麼)的「比例」是幾比幾?

如果你發現 90% 都是「執行指標」,別氣餒。這代表你還有巨大的「影響力溝通」空間可以

去優化。

---

raw-image

最終章:給「想幫忙的人」你的支持,如何從「單點施予」變為「生態賦能」

你的資源,如何能從「單點的煙火」變為「永續的柴火」?

你必須改變你的「支持顆粒度」。

1. 給企業主與專業人士:你最有價值的,不是錢,是你的「專業」

我看到太多企業家,捐了 100 萬給 NPO,然後就結束了。這很可惜。

你真正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你「賺到這 100 萬」的那個「核心專業」。

• 你是律師嗎? NPO 最缺的就是法務。你是否能提供「Pro Bono」(專業技能型志工

服務),幫他們審閱一份政府標案合約?這份合約的價值可能遠超 100 萬。

• 你是行銷總監嗎? 你是否能帶領你的團隊,花一個下午,幫 NPO 規劃一季的「破

圈」行銷策略(如二部曲所述)?這遠比你捐廣告費更有效。

• 你是 IT 專家嗎? 你是否能幫 NPO 導入一個「輕量級 CRM」或「自動化流程」(如

四部曲所述)?你省下的「人力成本」,就是最直接的捐獻。

• 你是人資主好嗎? 你是否能幫 NPO 建立一套績效與薪酬制度,讓他們留住真正的人

才?

停止「只給魚」(捐錢)。你必須開始「教釣魚」,甚至「幫他打造一套自動化的釣魚系統」(賦

能)。

【給企業的實戰行動】 把你的 CSR 預算,從「單純捐贈」轉型為「策略合作」。 派你的專業

團隊,去「陪跑」你支持的 NPO。這不只是「行善」,這更是你團隊「建立使命感」與「實踐

ESG」的最佳場域。

2. 給一般大眾:除了捐錢,你更擁有「信用」與「聲音」

你可能覺得,我不是大老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捐款人。

不,你擁有兩項 NPO 極度渴求的資源:你的「個人信用」與你的「社群聲音」。

在二部曲中我們談過,NPO 最大的困境就是「破圈」。而你,就是那個「破圈」的關鍵節點。

• (X) 錯誤的支持: 默默捐了錢,然後期待 NPO 自己變好。

• (O) 正確的支持:

1. 成為「理念倡議者」: 當你「定期定額」支持一個 NPO(如三部曲所述)

後,請「主動」在你的社群上分享:「我為什麼支持『這個』組織?他們的

『專業』在哪裡?」

2. 用「信用」為他背書: 你的一句「我研究過,他們很專業」,比 NPO 自己的

10 句廣告詞都有效。你正在用你的人格,為他的「影響力」(如五部曲所述)

做擔保。

3. 成為「資源連結者」: 在你的工作或生活中,主動幫 NPO 留意潛在的合作機

會。「嘿,我支持的那個 NPO,他們做的事,好像很符合你們公司的 ESG 目

標!」

陪跑者的總結:打造一個「共榮生態系」

這系列專欄,從「產品」談到「影響力」。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建立一

個「良善的共榮生態系」。

在這個生態系裡,角色必須重新定義:

• NGO/NPO 不再是「弱勢者」:他們是第一線的「社會問題解決專家」,他們專業、高

效、且透明。

• 企業與大眾不再是「施予者」:你們是「資源與專業的賦能者」,你們用投資的眼光,

策略性地支持你們看好的「社會解方」。

NPO 提供專業服務,企業與大眾提供專業賦能與穩定資源。

這,才是一個能自我造血、持續進化的永續模式。

這不只是在「做公益」。 這是在「投資台灣社會的未來」。

你的良善,非常寶貴。請不要再輕易地「施予」它。 從今天起,請開始「策略性地賦能」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建勳Jaysen
3會員
75內容數
【李建勳 | 您的策略陪跑者 | 企業數位轉型教練 | 100大MVP經理人】 我做的事很簡單,也很關鍵: 讓組織知道下一步是什麼,並確保真的走得下去。 我擅長把模糊變成清晰、混亂變成可執行。 從策略、敘事到組織行動系統,我協助團隊對齊目標、建立節奏,讓成果可以複製、成長可以延續。 這是我的觀點我的文,希望有幫助
李建勳Jaysen的其他內容
2025/11/08
你是否也這樣想過: 「我對行銷『很有興趣』,我喜歡看廣告、玩社群。」 「我的個性很活潑,『很適合』做行銷。」 行銷(Marketing)這個詞,因為貼近大眾生活,經常被與「辦活動」、「做美編」、「發傳單」或「經營FB/IG」劃上等號。但如果你也準備踏入這個領域,首先你需要一個更清晰、更真實的認知。
Thumbnail
2025/11/08
你是否也這樣想過: 「我對行銷『很有興趣』,我喜歡看廣告、玩社群。」 「我的個性很活潑,『很適合』做行銷。」 行銷(Marketing)這個詞,因為貼近大眾生活,經常被與「辦活動」、「做美編」、「發傳單」或「經營FB/IG」劃上等號。但如果你也準備踏入這個領域,首先你需要一個更清晰、更真實的認知。
Thumbnail
2025/11/07
想在「排汗經濟」中獲利?多數人第一步就錯了——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同業,而是消費者的「懶惰」與「無感」
2025/11/07
想在「排汗經濟」中獲利?多數人第一步就錯了——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同業,而是消費者的「懶惰」與「無感」
2025/11/06
企業主的「自我轉型」才是解方。停止用戰術勤奮,掩蓋你商業邏CFO上的懶惰。 (A. 破題:直指核心痛點 — 焦慮的根源) 身為企業的數位轉型陪跑教練,我近三年接觸了上百位焦慮的台灣中小企業主。他們的焦慮驚人地相似:「李顧問,AI、MarTech、Cloud,這些新名詞我一個都沒落下,系統也買..
Thumbnail
2025/11/06
企業主的「自我轉型」才是解方。停止用戰術勤奮,掩蓋你商業邏CFO上的懶惰。 (A. 破題:直指核心痛點 — 焦慮的根源) 身為企業的數位轉型陪跑教練,我近三年接觸了上百位焦慮的台灣中小企業主。他們的焦慮驚人地相似:「李顧問,AI、MarTech、Cloud,這些新名詞我一個都沒落下,系統也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Foxtron 的角色:從技術到品牌的承接者 在 MIH 的生態圈裡,Foxtron 是把理論落實到市場的實踐者。它不只是鴻海和裕隆的合資公司,更是鴻海集團在電動車產業的「門面」: 技術承接:MIH 提供平台架構,Foxtron 則負責將平台轉化成實際車型。 合作橋樑:透過與裕隆的合作,結合在
Thumbnail
Foxtron 的角色:從技術到品牌的承接者 在 MIH 的生態圈裡,Foxtron 是把理論落實到市場的實踐者。它不只是鴻海和裕隆的合資公司,更是鴻海集團在電動車產業的「門面」: 技術承接:MIH 提供平台架構,Foxtron 則負責將平台轉化成實際車型。 合作橋樑:透過與裕隆的合作,結合在
Thumbnail
今天要跟你分享一則電動車產業的重要訊號——MIH 聯盟推出了《MIH 期刊》首刊號,而執行長關潤在文章裡直言:「電動車價格下跌是必經之路」。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了產業洗牌、投資風險與消費者選擇三重意義。 --- 一眼看重點 MIH 聯盟推出期刊,鴻海關潤提出觀點:電動車價格下跌
Thumbnail
今天要跟你分享一則電動車產業的重要訊號——MIH 聯盟推出了《MIH 期刊》首刊號,而執行長關潤在文章裡直言:「電動車價格下跌是必經之路」。 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了產業洗牌、投資風險與消費者選擇三重意義。 --- 一眼看重點 MIH 聯盟推出期刊,鴻海關潤提出觀點:電動車價格下跌
Thumbnail
鴻海(Hon Hai / Foxconn)在 2025 年第 2 季出現重要結構性轉變:AI/雲端伺服器與網通產品營收比重約 41%,首度超過以往賴以為生的消費性電子(含 iPhone)約 35%。這不是短暫的熱度,而是多年戰略轉型開始「變現」的真實訊號。
Thumbnail
鴻海(Hon Hai / Foxconn)在 2025 年第 2 季出現重要結構性轉變:AI/雲端伺服器與網通產品營收比重約 41%,首度超過以往賴以為生的消費性電子(含 iPhone)約 35%。這不是短暫的熱度,而是多年戰略轉型開始「變現」的真實訊號。
Thumbnail
粉色花海女孩🌸 投資觀點分享 全球製造龍頭鴻海(2317-TW)再出重拳!近日公告指出,將處分美國俄亥俄州(Lordstown)資產,總交易金額高達 3.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4 億元),市場解讀這項動作背後,是鴻海資源重分配與 AI 資料中心大戰的前哨佈局。 本篇將帶你解析
Thumbnail
粉色花海女孩🌸 投資觀點分享 全球製造龍頭鴻海(2317-TW)再出重拳!近日公告指出,將處分美國俄亥俄州(Lordstown)資產,總交易金額高達 3.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4 億元),市場解讀這項動作背後,是鴻海資源重分配與 AI 資料中心大戰的前哨佈局。 本篇將帶你解析
Thumbnail
最近,投資圈與車圈最熱的傳聞,就是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又被拍到疑似在矽谷與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密會🤫。據說雙方針對「自駕車技術+整車代工」進行了深入交換,讓人好奇:鴻海的自駕車藍圖,會因Google的AI與Waymo技術加速成形嗎? 今天花海女孩就來跟妳一起拆解
Thumbnail
最近,投資圈與車圈最熱的傳聞,就是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又被拍到疑似在矽谷與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密會🤫。據說雙方針對「自駕車技術+整車代工」進行了深入交換,讓人好奇:鴻海的自駕車藍圖,會因Google的AI與Waymo技術加速成形嗎? 今天花海女孩就來跟妳一起拆解
Thumbnail
萬裡忠福宮位於新北市萬裡區中幅村,創建於清朝嘉慶18年(1813年)。廟宇由於安奉開漳聖王,成為當地居民唯一的信仰中心。此廟香火鼎盛,社區村民共同努力重建,象徵著他們的精神寄託。文章介紹了土地主、建廟歷史及當地信徒的祈福習俗,並提供了廟宇的聯絡資訊和前往方式,吸引更多人瞭解並參觀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
Thumbnail
萬裡忠福宮位於新北市萬裡區中幅村,創建於清朝嘉慶18年(1813年)。廟宇由於安奉開漳聖王,成為當地居民唯一的信仰中心。此廟香火鼎盛,社區村民共同努力重建,象徵著他們的精神寄託。文章介紹了土地主、建廟歷史及當地信徒的祈福習俗,並提供了廟宇的聯絡資訊和前往方式,吸引更多人瞭解並參觀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今年過年終於有時間回老家看屋況,樓清理、油漆重新漆,預計出租。雖有壁癌,但先以不處理防水,單純請油漆公司施作。步驟包括打掉壁癌區域、清理、上壁癌漆、補黏著劑、新牆批土、重刷油漆。油漆選擇百合白,完工後大為滿意。對於需要油漆的朋友,推薦藝勳油漆行。
Thumbnail
今年過年終於有時間回老家看屋況,樓清理、油漆重新漆,預計出租。雖有壁癌,但先以不處理防水,單純請油漆公司施作。步驟包括打掉壁癌區域、清理、上壁癌漆、補黏著劑、新牆批土、重刷油漆。油漆選擇百合白,完工後大為滿意。對於需要油漆的朋友,推薦藝勳油漆行。
Thumbnail
●2018韓劇SBS【狐狸新娘星 여우각시별 Where Stars Land】我喜歡上妳,用了不到三秒的時間(李帝勳 蔡秀彬 李東健 金智秀 路雲) 「世界上沒有巧合也沒有偶然,人生中發生的一切都有它的理由。」這句話是韓夏天(蔡秀彬)的爸爸說的,他告訴過兩個人,
Thumbnail
●2018韓劇SBS【狐狸新娘星 여우각시별 Where Stars Land】我喜歡上妳,用了不到三秒的時間(李帝勳 蔡秀彬 李東健 金智秀 路雲) 「世界上沒有巧合也沒有偶然,人生中發生的一切都有它的理由。」這句話是韓夏天(蔡秀彬)的爸爸說的,他告訴過兩個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