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的我們,都忘了怎麼「真誠地好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那天在咖啡廳,我聽到兩個人聊天。

一個女孩嘆氣:「我最近覺得自己好像卡關了。不是懶,就是再怎麼努力都沒變好。」 她朋友拍拍她的手說:「妳太在意別人怎麼看啦。」 女孩苦笑:「可是我也不知道,什麼才算真的變好。」

那句話,讓我愣了一下。

我們長大後,好像越來越少問自己:「我還有在好奇嗎?」 我們努力讓自己更有效率、更懂規則, 卻漸漸忘了,成長不是做更多,而是變得更真誠。

以下這五條「真誠好奇方針」

不是要你變誰口中的成功,而是幫你找回自己能呼吸、能前進的節奏。

raw-image

① 勇於承認,不必完美

我記得有次新人報告時卡住,急得滿臉通紅。

她深吸一口氣說:「我這段…其實不太懂。」 全場安靜三秒,主管笑了:「很好,那我們一起看怎麼弄清楚。」

那一刻,她突然不再緊張。

因為她發現,誠實比假裝懂更有力量。 有時你不用完美,只要願意誠實,世界就會對你柔軟一點。

💬 方針精神:真誠比完美更有力量。

🪶 實踐提醒:下次不懂時,勇敢說一句「這裡我還在學」。


② 表達情緒,不壓抑自己

我有個朋友,開會時總是冷冷的,有次我問他:「你是不是對這案子不太開心?」

他沉默了幾秒,說:「不是不在乎,是怕講出來被誤會。」 那一刻我才懂,他不是冷,而是累。

我們常以為壓住情緒就能顯得穩重,

但真正的穩定,是能誠實地感受、柔軟地表達。 當你說出「我有點焦慮」「我有點失望」, 那不只是脆弱,而是信任。

💬 方針精神:穩定不是沒情緒,而是能表達情緒。

🪶 實踐提醒:別再說「沒事」,試著說:「我有點煩,但我願意一起想辦法。」


③ 先理解,再表達

有次會議上,同事提了一個我覺得「完全不可能」的建議。

我正要反駁,突然想起自己以前也被別人這樣打斷過。 我停下來問:「你這樣想,是因為什麼情況?」 他愣了幾秒,接著一連串說出他的觀察。那一刻,我才發現他看到的是我沒注意到的細節。

理解不是退讓,而是一種尊重。

當你願意先聽,世界會多給你一點答案。

💬 方針精神:理解是對話的起點,不是妥協。

🪶 實踐提醒:想反駁前,先問一句:「你這樣想,是因為?」


④ 保有彈性,持續挑戰

我認識一個工程師,工作超穩定,每天都在修一樣的 bug。

他笑說:「我連閉著眼都知道下一步要按哪。」 但某天,他突然跟我說:「其實我有點怕,我覺得自己一年來都沒變強。」

太安穩,有時就是一種慢慢變鈍。

不一定要大改,只要多跨出一小步, 去試一個新做法、接一個有點難的任務, 你就會感覺到自己重新活著。

💬 方針精神:挑戰不是否定自己,而是讓自己更新。

🪶 實踐提醒:每天嘗試一個「微不安」的挑戰。


⑤ 少想一點,先去做

我有個朋友,總說:「我想開 podcast,但還沒準備好。」

結果三個月、半年、一年過去了,還是那句話。 有時不是準備不夠,而是「想太多」。 真正的清楚,只會在行動裡出現。

你不需要準備完美,只需要開始。

就像第一次去健身房,不知道怎麼舉, 但只要舉起第一下,力量就開始長了。

💬 方針精神:理解是在行動中誕生的。

🪶 實踐提醒:少想一步,多試一次。


🌾 結語

成長不是變成知道更多、經驗更多的人,

而是變成更「活著」的人。 你會誠實面對、不再壓抑,能理解他人,也願意多跨一步。

「承認讓你真誠,表達讓你連結,理解讓你開放,

挑戰讓你活著,行動讓你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16會員
424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11/10
「我不知道」不是丟臉,而是聰明的開場。 當你願意承認不懂、開始找答案、願意動手試, 你就比那些嘴上很懂的人更靠近真相。 學會從不確定裡長出方法, 才是成熟與成長的真正能力。
Thumbnail
2025/11/10
「我不知道」不是丟臉,而是聰明的開場。 當你願意承認不懂、開始找答案、願意動手試, 你就比那些嘴上很懂的人更靠近真相。 學會從不確定裡長出方法, 才是成熟與成長的真正能力。
Thumbnail
2025/11/05
凡凡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但她發現那聲「反向我」其實藏著恐懼。 它讓她謙虛過頭、逃避挑戰,也錯過機會。 後來她學會對自己說:「我知道你在怕,但我們可以試試看。」 當她開始和那個唱反向的自己合作, 她不只變勇敢,也變更穩定。
Thumbnail
2025/11/05
凡凡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但她發現那聲「反向我」其實藏著恐懼。 它讓她謙虛過頭、逃避挑戰,也錯過機會。 後來她學會對自己說:「我知道你在怕,但我們可以試試看。」 當她開始和那個唱反向的自己合作, 她不只變勇敢,也變更穩定。
Thumbnail
2025/10/30
我們都想變好,但最好不要太難。健身想不流汗、投資想零風險、工作想有密技、學習只想輸入不輸出。可是,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不費力」的版本,而是能在不舒服中繼續前進。少一點逃避,多一點練習,才是變厲害的起點。
Thumbnail
2025/10/30
我們都想變好,但最好不要太難。健身想不流汗、投資想零風險、工作想有密技、學習只想輸入不輸出。可是,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不費力」的版本,而是能在不舒服中繼續前進。少一點逃避,多一點練習,才是變厲害的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現代社交平台往往強調「速度」與「熱度」:即時互動、爆紅內容、配對效率。但在這樣的氛圍下,許多對話變得淺薄,停留在「嗨」、「你住哪?」、「最近在幹嘛?」這樣的表層互動。
Thumbnail
現代社交平台往往強調「速度」與「熱度」:即時互動、爆紅內容、配對效率。但在這樣的氛圍下,許多對話變得淺薄,停留在「嗨」、「你住哪?」、「最近在幹嘛?」這樣的表層互動。
Thumbnail
忍術!不在場證明之術!被微表情出賣了!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Thumbnail
忍術!不在場證明之術!被微表情出賣了!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Thumbnail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口腔期是重要的探索階段。這段時間,寶寶透過將物品放入口中來瞭解世界,雖然這能促進感官及運動技能發展,但也存在安全與衛生風險。父母應該鼓勵寶寶的好奇心,同時注意環境的安全與衛生,以便讓寶寶在探索中健康成長。
Thumbnail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口腔期是重要的探索階段。這段時間,寶寶透過將物品放入口中來瞭解世界,雖然這能促進感官及運動技能發展,但也存在安全與衛生風險。父母應該鼓勵寶寶的好奇心,同時注意環境的安全與衛生,以便讓寶寶在探索中健康成長。
Thumbnail
很好奇想知道大家挑食的標準阿阿阿~
Thumbnail
很好奇想知道大家挑食的標準阿阿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外貌特徵如何影響對性別的認知,分析了髮型、服裝、體型等不同因素的性別標誌,並強調設定偏見的風險。在性別判斷中,我們應該以尊重和開放的態度看待個體差異,而非僅憑外觀來做判斷。此外,還分享一本書《複利領導: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的摘要,該書講述如何培養健康習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外貌特徵如何影響對性別的認知,分析了髮型、服裝、體型等不同因素的性別標誌,並強調設定偏見的風險。在性別判斷中,我們應該以尊重和開放的態度看待個體差異,而非僅憑外觀來做判斷。此外,還分享一本書《複利領導: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的摘要,該書講述如何培養健康習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