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在水面撒下種子的那個清晨——〈傳道書11章〉Reading Respinse on Acc Chapter 11
清晨五點的光,像從天心縫隙中滲出的薄荷色。它落在桌面,落在經文的邊緣,也落在我心裡那些尚未發芽的部分。讀到「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我忽然有種陌生的激動——像主在耳邊輕聲說:把握當下,把一切交出去。
這句話在我心裡投出一個緩慢擴散的圓。像一枚在湖中央落下的種子,先沉,後開,最後變成另一片光。
一、撒在水面的,是我們以為會失去的一切
水面是什麼?也許是那些看起來沒有把握的明天。那些像霧像風的關係、那些在宣教途中陌生又溫柔的臉孔、那些被我們舍出去而以為永遠無法回收的時間與愛。
把糧食撒在水面——這句話在超現實的語境裡,像一幅畫的反轉。我們被教導要「算」,要「抓住」能看見的地面,但神卻說:
把你的種子撒在水裡,那裡沒有地,沒有保證,也沒有條件。我看見自己走在一條透明的河上,河裡漂著我曾經舍出去的許多碎片:
一封深夜寫給朋友的信、一句溫柔但艱難的原諒、一場在柬埔寨村落中與孩子們的禱告、一次在灰暗季節裡仍想要去愛的努力。
那些碎片開始像禾稼一樣沉進水底,慢慢、緩緩,消失在視線下。但聖靈對我說:「沉落不是消失,沉落是開始。」這讓我突然明白,那些我們以為白白失去的——其實都被神悄悄收藏。

二、生命的雨雲與倒下的樹——神的時候,不是我們的時候
讀到:「雲若滿了雨,就必傾倒在地上。樹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樹倒在何處,就存在何處。」
我忽然覺得整段經文有種超現代的雕塑感。它不解釋,只揭示。它像站在城市中央的巨大裝置藝術,沉默,卻蘊含方向感。雨雲滿了,就要傾倒;樹倒下,就停在那裡。
這是一種帶著悲劇色彩的真實,如同傳道書一貫的冷冽,但在冷冽之下,我讀到的是另一層信仰的暖意——若這一切皆由神掌管,那我便能在有限中安息。於是,我不再急著問:「為什麼現在?」「為什麼是這裡?」「為什麼是這件事?」
雨必然會落下。樹必然會倒下。有些事必然會發生。而在這「必然」的背後,有一位看顧我的神。祂不是要我們理解祂的安排,而是要我們相信祂的心。

三、看風者不撒種——不要讓猶豫偷走了你的人
我讀到十一章第四節:「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
一句話把我的靈魂震得輕輕一響。多少次,我看風;多少次,我望雲。我把人生停在觀望的邊緣,以為等待「最佳時機」,其實是在用猶豫的錘子敲碎每一個可能開始的清晨。
我曾在宣教工場上遇見一位村長,他說:「如果等到全部準備好,我什麼都不會做。」我當時微笑,卻不知這句話竟是對我靈魂的預言。
神沒有叫我們做計算者,祂呼召我們成為撒種的人。把種子撒出來的那一刻,風依舊不穩,雲依舊飄忽,但生命卻被打開了。
於是我寫下這句提醒給自己:「不要因為看見風,就忘記神仍在吹動那風。」

四、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但未知不是危險,而是一種邀請
第五節說:「風從何道來,骨頭在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讀到這裡,我心裡像被柔軟的光照亮。
原來信仰不是理解,而是投入。不是掌握,而是降服。世界非常複雜,生命的奧祕無法剖析。但神卻讓我們在未知之中,練習把心交託。
風來了,就讓它吹吧。雨落了,就讓它淋吧。神在看顧,一切的變化都在祂的掌心裡旋轉。
我開始對未知不再恐懼,反而把未知當作神的邀請——邀請我活得更自由,更不被計算綁住,更願意在風起時仍伸出手去愛、去給、去成為光。

五、早晨撒種,晚上也不要歇手——人生最美的,是殷勤的姿態
十一章第六節,是我最喜歡的一節:「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
這句話像一段超現實的動畫:早晨,我把種子撒向大地;晚上,我又把另一把種子撒向星空。
白天的種子落在土地,夜裡的種子落在夢境。
我忽然覺得人生最光亮的樣子不是成功,而是持續地做一個願意撒種的人。我們不知道哪一顆會發芽,哪一顆會枯死,但我們被呼召——不要停止。
就像我在宣教路上遇見的一個孩子——她總是把僅有的三顆糖分給其他孩子。有人問她:「你不怕不夠嗎?」她說:「老師,我給出去的會回來,不給出去的會死掉。」她沒有讀過傳道書十一章,但她比我更懂這一章。

六、光本是佳美的——因此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恩典
「光本是佳美的,眼見日光也是可悅的。」這句話像香,點燃了整章經文的底色。
在信仰中,光從不是抽象的象徵——光就是神的面,神的恩典,神的臨在。
我想起許多早晨:太陽升起,我在村落裡步行,聽見雞鳴、聽見孩子朗讀、聽見世界更新的聲音。光落在泥地、落在樹影、落在我的不完美上,提醒我:活著,本身就值得感謝。

七、少年人哪,你當快樂——快樂不是輕浮,而是一種順服
快樂其實是信仰的一部分。神不是叫我們苦苦地活,祂叫我們「歡暢」,但提醒我們——快樂不是放縱,而是以敬畏為框架的自由。
傳道書提醒我:喜樂不是逃避審判,而是在審判之光下仍選擇活得真實。這是真正的快樂,是帶著重量的明亮。

八、把愁煩除掉——因為新的生命正在等你
章末說:「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愁煩不是被動生成的,它會像雜草一樣侵蝕心田。
但神告訴我:放下憂愁是一種主動的操練,是一種 靈裡的更新。
我把愁煩比喻為影子:它在有光的地方才會存在。但那並不代表它能吞沒光。

結語:
讀完傳道書11章,我像在靈裡被帶到一片寬廣的水面。我手裡抓著一把種子,心裡微微顫抖。但我聽見神說:「撒吧,把它們撒在水裡。日久,你必得著。因為光本是佳美的。」
而我也終於明白:人生的美,不在於掌握,而在於給出。不在於看準時機,而在於相信在每一個季節裡工作的神。不在於避免黑暗,而在於知道黑暗之後必有光。我把這篇筆記當作另一把撒向水面的種子。願你讀到時,心裡也響起輕輕的一聲—— 神在呼喚你,繼續撒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