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心無罣礙:從心經、天龍八部,到遺忘書之墓的旅途札記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從一條五色線和一本經書開始,童年的誦經聲、小說與電視劇裡的佛法人物、學生時期最喜愛的翻譯小說《遺忘書之墓》系列,隨著緣分的聚與散,這些記憶片段在心裡逐漸匯流成河。在「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的迴響中,在字裡行間,透過閱讀,慢慢體悟。

一、慧劍

第一次接觸佛教,是在小學二三年級,家族內部的儀式上面,對於當年的印象近乎模糊,但依稀記得摺蓮花、元寶、誦經,以及法師深棕色的衣袍。偶爾,法師的背影會和周遭一籃籃的鮮花素果融合在一起。

後來我才知道,有一個說法是,摺蓮花和元寶是為了讓親屬有事情忙碌,不要一直沉浸在低潮裡,所衍伸出來的習俗,我也是自那時起學會摺元寶。

年紀還小,幫不上太多忙,於是家人請我一起念念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兩百多個字,字數不多,很快就可以唸完一遍。

當時拿到的經書非常素雅美麗,精裝本,封面是玄米茶色的布面,搭著墨綠色的滾邊,還有一條米色的織帶可以當作書籤。捧著這本漂亮的書,懵懵懂懂的,每唸完一遍就畫一筆正字記號,不知不覺,就背下來了。

我還得到了一條五色線,手鍊上五色透明珠子很好看,尤其是陽光穿過珠子,折射在手臂上的樣子,我總是被那個畫面吸引。雖然不是很懂其中的涵義,不過從此戴五色線成了一種習慣。

二、字裡行間

再後來接觸到佛法,是小時候看TVBS的「西遊記」電視劇,張衛健演的那一部。

當取經團隊遇到妖魔時,會聽到唐三藏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會恍然大悟,意識到:哇!原來是以前背過的經文啊。不過,每當自己想要隨著唐三藏一起念下去的時候,畫面常常就跳走了,只見一個巨大的、金色的「萬」字記號飛向妖魔,然後該妖魔就灰飛煙滅、打回原形。

說到印象最深刻,關於佛法的作品,卻是金庸的「天龍八部」。

在天龍三兄弟之中,一眼就能讓讀者看出「佛法」的,要屬虛竹和段譽。虛竹是少林寺的弟子,而段譽,雖然不是佛門子弟,但他的母親在書中被賦予「觀音菩薩」的形象,以及他本人經常掉書袋,信口一句佛教經典,力抗群雄,甚至金老花了不少篇幅描述他和鳩摩智的糾葛,可能也是在隱喻某些思想上的衝撞吧!

虛竹和段譽,是我覺得對比感相當強烈的兩位主角,虛竹出身少林寺,無奈破戒之後,對於己身情愛算得上是樂在其中;段譽呢,最終認知到自己對於王語嫣的迷戀乃是出自於類似「心魔」的東西,多少反映了「凡有所相,皆是虛妄」之類的字句。

至於蕭峰呢?他與「佛」的淵源,體現在周圍的關係人物身上,比如說,父親蕭遠山最後選擇追隨無名掃地僧、「帶頭大哥」之謎,以及兩個義弟。

不過重讀幾次後,我反而覺得阿朱才是他身邊最接近「佛」的人物,阿朱不斷地試圖渡化蕭峰,希望讓他放下仇恨和執念,最後以己身生命點醒蕭峰,雷雨夜,石橋畔,芳蹤杳然。

中學的時候,很粗略地學習到「渡人、渡己」這兩個詞彙,阿朱的選擇,頗有地藏王那種「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悲憫之心。無奈諷刺的是,最終蕭峰還是得靠著自身的智慧跟推理,才終於醒悟到,自己原來一直弄錯了很多事情。

以前總覺得「渡人」好像比較難,不過如今卻覺得,當局者迷,「渡己」最難。

三、心無罣礙

人生總會遇到離別的時刻,幾年前,我人在醫療院所,其實當下的狀態是有點怔住的,反而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想起一些曾經看過的字句,說道:將行之人心中其實是緊張的,因為沒有人陪著、沒有人指引他們應該怎麼做。

我接著回憶自己第一次搭飛機的時候,旁邊的旅伴跟我說,耳機孔在哪、包包可以放在哪,當下心中的確安心了不少。

我感覺到親人就要往下一站遠行了,便開始誦唸起熟悉的心經。唸到後來,重複念著同一句:「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放下心中執念之後,接受所有的得到和失去,其實都是緣起緣滅,旅途總是會往下一站前進的,不會一直都是這個狀態,惟有坦然面對,這樣背包會更加輕盈,在旅途上也能無所畏懼。

此刻才發現,原來小時候背誦過的經典,隨著時間的過去,其實已經深深影響自己,並且扮演著類似燈塔的角色,只是一直沒有察覺罷了。

與佛教有關的書籍,有時會點出「旅行」、「遠行」、「去某個由遙遠的未知之地」的概念。

比如說大家都熟悉的「西遊記」、奈河橋;又比如,我在儀式上看過的字句:「此行去西方,蓮花開滿路,花開無數葉,葉葉見如來」,我想「詩眼」就是那個「行」字吧。

如果融合了轉世輪迴、緣起緣滅的概念,那麼,或許這些「旅途」都是一個個無限的循環,曾經發生過的事,曾經陪伴過我們的人,並沒有消失,我們依然在同一個時空裡面旅行,只是剛好在循環的不同端點而已。

好像挺合理的,在自助旅行的路上,也常常有那些腳程很快的旅伴。

說來有趣,想到我很喜歡的一套西班牙小說《遺忘書之墓》系列,有幾句對白,恰好呼應了這個想法:(憑記憶寫的,可能有誤差)

『費爾明先生,人生就像坐火車,坐過站就不能再回頭了。』

『蘿西朵,火車永遠都會有下一班的,永遠都會有的。』

離開的人並沒有消失不見,只是跟自己在不同班次的火車上,這樣想似乎也是可以。有時候,挺喜歡這種從不同文化背景的書籍之中,找到一點什麼關聯的感覺。

四、清明

「明」這個字,在典籍裡面,也有「智慧、知識」的意思。心經裡面出現了幾個「明」字,像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依照我自己的體悟,是指「看穿煩惱,醒悟自在,拋棄因為看不清真相而產生的渾沌」。

然而,如果一直刻意守著「沒有煩惱」的狀態,這又變成一種執念了。就像收拾冬被,有時硬要擠到真空的狀態,反而更難達到真空,空氣一直跑進去。

因此需要跳脫當局者迷的角度,若把旅途當作一條河流,僅僅順流而下,順勢成為當局者 ,或是從善如流,當一條悠游的魚,那麼,即便河水再清澈,身在其中,也是不知道的。

不過,若是岸邊的旁觀者,那就不一樣了,河水的清澈便可盡收眼底。

我們常說的「回頭是岸」,若是在水中回頭,效用有限,終究得先自己上岸,才能回頭。

除了清澈的河水之外,每當讀到「明」這個字的時候,我也喜歡把它和「清明」這個詞聯想在一起。

清明,清明——至清,則明。

在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是一個萬物復甦、澄澈美好的時刻,我想,如果人的心境可以一直保持在這個狀態,應該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吧。

raw-image


The End

很高興能在文字裡與您同行。本文為個人原創,著作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之改寫、引用或任何形式的再創作。歡迎分享原始連結,轉載請完整標示出處與作者名稱。

※ 請勿將本文文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亦不開放作為公開教學內容。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雲溪書簡
4會員
15內容數
INFJ上班族,風象星座,八年級頭,不會騎貢丸的新竹人。喜歡金萱茶,看哈利波特長大,寫作是下班後的避風港。這裡收錄我以古文詩詞為靈感的小說創作和閱讀心得,亦有散文,風格融合詩意與廢話。創作理念為:這個世界,有我留下的文字,我來過,是真的。若喜歡作品風格,歡迎追蹤加入,或偶爾回來看看,很高興能在文字裡與您同行。
雲溪書簡的其他內容
2025/10/03
高鐵自由座裡,我遇見一位阿姨。她詢問前往赤峰街的路,也提起遠方的孩子。不到二十分鐘的短暫旅途對話中,我也想起了一位遠方的朋友。在高速行駛的車廂間,有些來自於遙遠過往歲月的回聲,就這樣靜靜浮現了。
Thumbnail
2025/10/03
高鐵自由座裡,我遇見一位阿姨。她詢問前往赤峰街的路,也提起遠方的孩子。不到二十分鐘的短暫旅途對話中,我也想起了一位遠方的朋友。在高速行駛的車廂間,有些來自於遙遠過往歲月的回聲,就這樣靜靜浮現了。
Thumbnail
2025/09/23
隆冬的京都,我獨自走進霧中鳥居,在伏見稻荷山腰遇見一位陌生導遊K先生。他語調輕快,偶爾落寞,帶我走進冬季特別公開的寺院,也談起了他與家人之間的距離。這是一段短暫卻真實的旅途伴行,一場沒有留下聯絡方式的相遇,卻在多年後,仍讓我記得他說的那句話:「謝謝你,我今天真的很開心。」
Thumbnail
2025/09/23
隆冬的京都,我獨自走進霧中鳥居,在伏見稻荷山腰遇見一位陌生導遊K先生。他語調輕快,偶爾落寞,帶我走進冬季特別公開的寺院,也談起了他與家人之間的距離。這是一段短暫卻真實的旅途伴行,一場沒有留下聯絡方式的相遇,卻在多年後,仍讓我記得他說的那句話:「謝謝你,我今天真的很開心。」
Thumbnail
2025/09/23
出社會初期,我與朋友住在離母校不遠的合租公寓,日子雖然柴米油鹽,但也彼此照應。那天,我們在倒完垃圾後走去吃麥當勞,再沿著木柵河堤散步。對著燈火通明的學生宿舍,我們說出那句:「要是時間可以停在這裡就好了。」這篇文章,是寫給那一夜的我們,也寫給那段被彼此陪伴的日子。
Thumbnail
2025/09/23
出社會初期,我與朋友住在離母校不遠的合租公寓,日子雖然柴米油鹽,但也彼此照應。那天,我們在倒完垃圾後走去吃麥當勞,再沿著木柵河堤散步。對著燈火通明的學生宿舍,我們說出那句:「要是時間可以停在這裡就好了。」這篇文章,是寫給那一夜的我們,也寫給那段被彼此陪伴的日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想要達到生命深沉的寧靜和喜悅, 就必須戰鬥內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見解。 沒有用理性分析過的思路, 就像潰堤的河道一樣, 會造成災難。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想要達到生命深沉的寧靜和喜悅, 就必須戰鬥內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見解。 沒有用理性分析過的思路, 就像潰堤的河道一樣, 會造成災難。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聖者之心,如照世明燈, 先教人覺察自心,明了種種得失、禍福的因由, 人們便可以修改痛苦及痛苦的因,廣種快樂及快樂的因。 如能潛心聖人之學,便是點亮自己的心燈。 這盞燈會照亮自己,也會照亮他人。 有一天,會照亮世界。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聖者之心,如照世明燈, 先教人覺察自心,明了種種得失、禍福的因由, 人們便可以修改痛苦及痛苦的因,廣種快樂及快樂的因。 如能潛心聖人之學,便是點亮自己的心燈。 這盞燈會照亮自己,也會照亮他人。 有一天,會照亮世界。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日常中,人們經常尋求一種靜謐的力量,用以淨化心靈、尋回內在的平和。頌缽與冥想,作為古老的靈修工具,近年來逐漸受到現代人的重視與喜愛。它們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開啟心靈之窗、探索自我深處的鑰匙。本文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頌缽與冥想的奧秘,揭示它們如何幫助我們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平衡。
Thumbnail
在繁忙喧嘩的日常中,人們經常尋求一種靜謐的力量,用以淨化心靈、尋回內在的平和。頌缽與冥想,作為古老的靈修工具,近年來逐漸受到現代人的重視與喜愛。它們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開啟心靈之窗、探索自我深處的鑰匙。本文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頌缽與冥想的奧秘,揭示它們如何幫助我們達到身心的和諧與平衡。
Thumbnail
聖靈透過運用小我的體系 讓你充滿著祂的慧見 轉變成另一種新的詮釋與替代技巧 你的記憶 與神一體不分的那一部分 是真實永恆性的意義 對於其他的幻相記憶 或是與轉世有關的記憶 你就不用太過於執著不放 你的記憶, 是可以重新植入 你的記憶 是可以重新轉換為愛的定義
Thumbnail
聖靈透過運用小我的體系 讓你充滿著祂的慧見 轉變成另一種新的詮釋與替代技巧 你的記憶 與神一體不分的那一部分 是真實永恆性的意義 對於其他的幻相記憶 或是與轉世有關的記憶 你就不用太過於執著不放 你的記憶, 是可以重新植入 你的記憶 是可以重新轉換為愛的定義
Thumbnail
心念 前陣子參加朋友推薦''21天豐盛冥想之旅'',每天早上聆聽冥想錄音檔,再當天任務完成後於群組中回報,面對第一個挑戰是創建自己群組,並將參加旅程資訊每次依序發文在群組中,這挑戰來自於內心小聲音''真的要創嗎?要找誰呢?他們會怎麼想?我可以嗎?....''回想2024年初的心願是能夠進修身心靈
Thumbnail
心念 前陣子參加朋友推薦''21天豐盛冥想之旅'',每天早上聆聽冥想錄音檔,再當天任務完成後於群組中回報,面對第一個挑戰是創建自己群組,並將參加旅程資訊每次依序發文在群組中,這挑戰來自於內心小聲音''真的要創嗎?要找誰呢?他們會怎麼想?我可以嗎?....''回想2024年初的心願是能夠進修身心靈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樂,剎那不生欲求心,晝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Thumbnail
修後於諸輪迴樂,剎那不生欲求心,晝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