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_消失的碳交易協議,台灣是不是也曾有,似曾想似的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非洲近兩年出現一批被稱為「消失的碳交易協議」的政治大新聞,它們在各國政府、國會、社區與國際輿論之間掀起不小的震盪。這些協議大多聲稱要透過保護森林或自然生態系統把非洲廣大土地所具備的碳吸存與減排潛力,轉化為可對外販售的碳信用,為國家創造巨大收益。然而,當各國的公務系統、社區代表、研究機構與國際媒體開始回頭檢查這些協議時,人們發現一個越看越不對勁的現象:真正的專案幾乎沒有落地、沒有監測、沒有驗證、沒有方法學、沒有社區同意、沒有國家授權,甚至連最基本的土地權屬與法律依據都說不清楚。於是外媒乾脆把它們稱作「vanishing carbon deals」——那些簽得浩浩蕩蕩、卻在制度與現實中消失的碳交易案。

raw-image


這些案子的共同特色,是由外國公司提出大規模的森林合作提案,並與非洲政府簽訂跨數十年的主導協議。最知名的例子是阿聯酋企業 Blue Carbon 與賴比瑞亞、辛巴威、贊比亞、坦尚尼亞等國的談判。協議的面積動輒占一國領土的 10% 到 20%,動機是以「保護森林」與「對抗氣候變遷」之名,從國家取得巨量面積的自然資源,再以未來有望產生大量碳信用作為收益來源。公司談成協議、政府對外發布消息、官員出席簽約儀式,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種非洲國家引進國際資源、扶植碳市場的方式,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些協議根本架不住制度檢驗。

首先出現問題的是土地與主權非洲多數國家的森林由社區共同管理,或由傳統領袖、原住民族群以慣習法方式持有。土地權利往往不在中央政府的完全掌握之下因此任何牽涉長期土地使用的協議,都必須經過「先知情、先同意」(FPIC)的程序,並要讓社區在談判前充分理解協議內容。然而,多數協議簽訂後,當地村落與社區卻表示從未被告知,也從未同意。許多國會議員也是在媒體上看到新聞,才知道政府已經把國家大面積森林劃入一個長達 30 年甚至 100 年的協議中。這樣的程序缺失在國際碳市場中,是紅色警示燈。

其次協議的內容本身過於模糊。外界看不到明確的 MRV 計畫、沒有方法學、沒有基準線、沒有額外性證據、沒有生物多樣性與社會風險評估,更沒有寫清楚碳信用的收益分配。即使官方對外宣稱「這是保護森林、可為國家帶來龐大收入的綠色合作」,但實際文件卻無法說明專案如何運作、如何量化減排、如何驗證、如何轉移、如何歸屬。記者向政府索取協議文件時,往往被以保密為由拒絕,而政府內部文件被外洩之後,更讓輿論看到許多驚人的句子甚至包括國家可能要向企業讓渡部分土地控制權,這引發更大的爭議。

更大的問題是:即使協議簽了後續根本站不起來。媒體追蹤後發現,這些「碳交易協議」在簽署階段鬧得沸沸揚揚,但後續沒有任何一個專案真正進入開發期。沒有開始收集數據、沒有社區諮詢、沒有建立 MRV 系統、沒有第三方驗證、沒有上傳任何數值到主權帳本。那些被形容為「即將為國家帶來巨額收入的革命性氣候專案」,在一年後只剩下一張張照片與政治宣傳紀錄。於是人們說,這些案子「消失」了,但更精準的說法是:它們從來沒有真正存在。

部分國家後來意識到情況不對,開始重新審查這些協議,甚至直接宣布中止或重談。賴比瑞亞政府在國內壓力下被迫凍結協議,辛巴威議會要求公開內容,贊比亞政府官員在接受訪問時承認協議需要重新檢討,坦尚尼亞則出現跨部會對協議合法性認定不一的情況。這些動作讓整件事進入更混亂的狀態,也讓外界更確信:這不是單一公司或單一國家的失誤,而是整個模式本身就存在巨大風險。

這些案子不但沒有符合 UNFCCC 的 Paris Agreement 第六條規範,更與主權碳市場的核心精神背道而馳。巴黎協定要求任何能產生跨境轉移的碳信用,都必須先經過主辦國政府授權(LoA)、登錄國家帳本、進行相應調整(CA),並且確保透明度、完整的 MRV、清楚的基準線與額外性證據,還要確保社區權益與 FPIC。在這些非洲「消失的碳交易案」中幾乎每一項要求都沒有達成。所以它們不僅無法被視為 ITMO,也無法成為 A6.4ER,更不可能成為任何合規市場願意接受的合格信用。它們連自願市場的標準都達不到,更別說主權合規市場。

那麼,為什麼這種案子還能大張旗鼓地簽下?原因並不難理解。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政府部門渴望取得國際投資,而企業則希望快速「插旗」碳市場,把未來十年可能存在的碳價幻想提前變現。對企業來說,「先簽下國家大片森林」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籌碼,能吸引投資、媒體曝光、國際合作夥伴;對政府來說,這種協議能對外展示「我們正在進入全球碳市場」,不需要真正落地、不需要 MRV、不需要審查,就能換到國際曝光與政治聲望。於是雙方都對實際制度要求視而不見,協議簽了、照片拍了、新聞稿發了,然後專案卡死在第一步。

這些「碳交易新聞稿工程」之外,更深層的問題是土地治理。非洲許多國家土地權屬混亂,中央政府與地方社區之間的權力分配模糊,傳統領袖與現代國家制度之間存在矛盾。當外國企業用「碳交易」為名,要求國家將大片土地納入合約中時,整個國家體制瞬間暴露出所有脆弱點,包括土地法律的空白、社區與政府的資訊不對等、國會監督不足、跨部會溝通不完整,甚至是官僚體制本來就無法消化這麼大的協議。這些結構性弱點讓企業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與政府簽下超大規模協議,但也讓整件事無法真正走向合法且合規的碳市場道路。

因此「消失的碳交易」並不神秘。它們之所以消失,是因為從巴黎協定與主權碳市場的角度來看,它們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於正規架構裡。它們在新聞稿裡存在,在政治敘事裡存在,在官員的照片裡存在,在企業的想像中存在,但不在 UNFCCC 的制度裡、不在 PACM 的架構裡、不在任何可以量化、審核、驗證、轉移的碳市場裡存在

這件事情也為全球其他地區敲響警鐘:碳交易不是把土地簽出去就能成立也不是靠企業與政府的政治敘事就能生產碳信用。主權要求、土地權屬、FPIC、MRV、透明度、方法學、基準線、額外性、國家帳本、相應調整,這些都不是裝飾品,而是碳市場能否成立的最低要求。忽略這些就會重演非洲的情況——照片拍得越漂亮,專案就死得越快

非洲的「消失碳交易」是一次真實的示範,它展示了自願市場敘事的崩塌,也讓世界看到:離開巴黎協定、離開主權架構的碳交易,不只是風險,而是完全沒有存在的可能。未來任何聲稱掌握大片土地、能快速生成巨量碳信用的說法,都要回頭問一句最基本的問題:它是否在主權帳本中?是否有國家授權?是否能做相應調整?是否有 MRV?是否有 FPIC?是否有法律依據?只要其中一項沒有,那它不是碳市場,是幻影市場。

這些協議之所以「消失」,不是因為企業或政府突然改變,而是因為在巴黎協定的制度光照之下,它們原本就沒有形體。當主權治理真正啟動、當國家開始對齊第六條、當全球碳市場全面轉向 PACM 時,這些靠「敘事」堆出來的碳交易,自然會像沙堆般崩落。這不是陰謀,也不是意外,而是制度演化的必然結果。非洲各國現在重新審查協議,是開始進入真正碳市場的第一步,也是提醒所有仍停在自願市場故事框架中的人:碳市場時代已經換頁,而制度永遠比敘事更殘酷。
https://uk.news.yahoo.com/case-africas-vanishing-carbon-deals-061623332.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CM 陋室說書
8會員
136內容數
合規碳信用 : 國際規則 → 各國制度 → 市場轉型! 合規碳信用的發展路徑,是從《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國際規則出發,由各國立法制度化,最終推動市場從自願性信用轉向合規信用。未來能真正「抵稅、履約、計入國家帳本」的碳信用,只會是合規體系下的產品。
PACM 陋室說書的其他內容
2025/11/20
2025 年的 COP30,真正決定全球碳市場走向的,不是各國淨零承諾,也不是企業 ESG 的口號,而是一份大多數人沒讀、卻影響全球制度的技術文本──CMA.7 的 Article 6.4 草案。但事實是,整個遊戲早在 COP30 開始前就被改寫。真正讓 PACM 啟動的,不是 CMA.7,而是 2
2025/11/20
2025 年的 COP30,真正決定全球碳市場走向的,不是各國淨零承諾,也不是企業 ESG 的口號,而是一份大多數人沒讀、卻影響全球制度的技術文本──CMA.7 的 Article 6.4 草案。但事實是,整個遊戲早在 COP30 開始前就被改寫。真正讓 PACM 啟動的,不是 CMA.7,而是 2
2025/11/19
台灣又開始歡呼,但這次依然是「誤會」。 Gold Standard(GS)宣布: 它已經被 ICAO 的 CORSIA TAB 認可,可以在 CORSIA 第二階段提供信用。 消息一出,台灣碳圈又出現熟悉的反應: 好像金光從天而降, 好像所有 GS 的碳權通通變合規, 好像航空公司從今天
2025/11/19
台灣又開始歡呼,但這次依然是「誤會」。 Gold Standard(GS)宣布: 它已經被 ICAO 的 CORSIA TAB 認可,可以在 CORSIA 第二階段提供信用。 消息一出,台灣碳圈又出現熟悉的反應: 好像金光從天而降, 好像所有 GS 的碳權通通變合規, 好像航空公司從今天
2025/11/19
台灣那場興奮,是建立在沒有讀內容的幻覺! Verra 最近公布一則新聞,說 VCS Program 通過了 ICAO CORSIA TAB 的審查。 這句話一出,台灣碳圈立刻有人開始慶祝,好像航空公司明天就可以把台灣手上那堆 VCU 全部拿去抵銷排放。 研討會開始講、簡報開始轉貼、新聞開始引用
2025/11/19
台灣那場興奮,是建立在沒有讀內容的幻覺! Verra 最近公布一則新聞,說 VCS Program 通過了 ICAO CORSIA TAB 的審查。 這句話一出,台灣碳圈立刻有人開始慶祝,好像航空公司明天就可以把台灣手上那堆 VCU 全部拿去抵銷排放。 研討會開始講、簡報開始轉貼、新聞開始引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來西門町若是不知道要吃什麼,或是不想花大錢吃火鍋、燒烤那一類的,很推薦可以到永富魚丸店品嚐傳統味道的道地小吃。
Thumbnail
來西門町若是不知道要吃什麼,或是不想花大錢吃火鍋、燒烤那一類的,很推薦可以到永富魚丸店品嚐傳統味道的道地小吃。
Thumbnail
我們從《藍毛衣》開始聊起。 這本書是賈桂琳.諾佛葛拉茲,知名公益創投基金「聰明人基金」,的真實經歷。 生在美國的賈桂琳在小時候生日時拿到一件藍毛衣,讓她愛不釋手,但是當衣服小到穿不下時,她將這個毛衣投進一個慈善舊衣中心。十一年後,她在非洲盧安達的街上,瞄到一位小男孩竟然穿著她曾經那件藍毛衣,衣領
Thumbnail
我們從《藍毛衣》開始聊起。 這本書是賈桂琳.諾佛葛拉茲,知名公益創投基金「聰明人基金」,的真實經歷。 生在美國的賈桂琳在小時候生日時拿到一件藍毛衣,讓她愛不釋手,但是當衣服小到穿不下時,她將這個毛衣投進一個慈善舊衣中心。十一年後,她在非洲盧安達的街上,瞄到一位小男孩竟然穿著她曾經那件藍毛衣,衣領
Thumbnail
臺北福州乾麵是臺灣的經典美食之一,深受臺灣人和遊客喜愛。這篇文章介紹了福州乾麵的來源和各地不同版本的製作方式,並分享了作者在臺北和宜蘭的推薦餐廳。閱讀這篇文章,您將會對臺灣特色美食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臺北福州乾麵是臺灣的經典美食之一,深受臺灣人和遊客喜愛。這篇文章介紹了福州乾麵的來源和各地不同版本的製作方式,並分享了作者在臺北和宜蘭的推薦餐廳。閱讀這篇文章,您將會對臺灣特色美食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家非常知名的平價小吃,位在新莊副都心商圈的宜品福州乾拌麵幸福店,這間是一家絕對不可錯過的美食餐廳,就位在新莊副都心最熱鬧的幸福路上,不論是步行、騎車或搭車都十分方便。 新莊副都心商圈幸福路非常熱鬧,店家也相當多,店租也不便宜,小吃店能開在一級戰區幸福路上是真的不容易,不是三兩三不敢上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家非常知名的平價小吃,位在新莊副都心商圈的宜品福州乾拌麵幸福店,這間是一家絕對不可錯過的美食餐廳,就位在新莊副都心最熱鬧的幸福路上,不論是步行、騎車或搭車都十分方便。 新莊副都心商圈幸福路非常熱鬧,店家也相當多,店租也不便宜,小吃店能開在一級戰區幸福路上是真的不容易,不是三兩三不敢上
Thumbnail
西方帶給非洲的不是現代文明,而是摧殘毀滅,過去的非洲部落生存無虞,不用種植栽培,野果食物充斥森林,動植物豐富,奴隸販賣大規模興起以後,非洲人口急劇減少,給社會生產力帶來嚴重的破壞。連綿不斷的部落間的獵奴戰爭,嚴重摧毀了非洲廣大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整個整個的部落被滅絕,倖存下來的也被迫從農業區
Thumbnail
西方帶給非洲的不是現代文明,而是摧殘毀滅,過去的非洲部落生存無虞,不用種植栽培,野果食物充斥森林,動植物豐富,奴隸販賣大規模興起以後,非洲人口急劇減少,給社會生產力帶來嚴重的破壞。連綿不斷的部落間的獵奴戰爭,嚴重摧毀了非洲廣大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整個整個的部落被滅絕,倖存下來的也被迫從農業區
Thumbnail
根據Financial Afrik報導,談了多年的摩洛哥與奈及利亞的天然氣管道,終於在今年9月15日簽屬了MOU。摩洛哥是通過「國家碳氫化合物和礦產辦公室 (ONHYM)」、奈及利亞是通過「奈及利亞國家石油有限公司」和「西非經濟共和體」,於 9 月 15 日星期四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簽署兩國之間天
Thumbnail
根據Financial Afrik報導,談了多年的摩洛哥與奈及利亞的天然氣管道,終於在今年9月15日簽屬了MOU。摩洛哥是通過「國家碳氫化合物和礦產辦公室 (ONHYM)」、奈及利亞是通過「奈及利亞國家石油有限公司」和「西非經濟共和體」,於 9 月 15 日星期四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簽署兩國之間天
Thumbnail
「非洲將比西方國家更富有。」——以太坊聯合創辦人、公鏈Cardano創辦人CharlesHoskinson,在前不久給出了這個驚人的論斷。 當下,美國、新加坡等地區是Web3人才的聚集地,但缺乏技術人才、經濟落後的非洲反而展現出了Web3浪潮崛起的強勁勢頭。 Web3宣傳手段:直白地把錢擺在第一位
Thumbnail
「非洲將比西方國家更富有。」——以太坊聯合創辦人、公鏈Cardano創辦人CharlesHoskinson,在前不久給出了這個驚人的論斷。 當下,美國、新加坡等地區是Web3人才的聚集地,但缺乏技術人才、經濟落後的非洲反而展現出了Web3浪潮崛起的強勁勢頭。 Web3宣傳手段:直白地把錢擺在第一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