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如何度過三個集中營?畫筆下的暗黑童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vatar-img
46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裸心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娃娃」的用途與象徵,令人難以捉摸......娃娃在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意義,除了是童年的重要陪伴,它們的形體、膚色、樣貌,甚至是被小主人用於什麼遊戲?其實藏有更多秘密。事實上,當娃娃又多了一層「種族意義」,當孩子把玩著另一種膚色的玩偶、日夜與它生活,實際上,操縱在掌間的是什麼?
Palais de Tokyo(東京宮)將在 5/5 邀請大家脫光光看展,可以真正「親身」與藝術接近,當然,為求公平起見,現場的導覽人員同樣一絲不掛!
「娃娃」的用途與象徵,令人難以捉摸......娃娃在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意義,除了是童年的重要陪伴,它們的形體、膚色、樣貌,甚至是被小主人用於什麼遊戲?其實藏有更多秘密。事實上,當娃娃又多了一層「種族意義」,當孩子把玩著另一種膚色的玩偶、日夜與它生活,實際上,操縱在掌間的是什麼?
Palais de Tokyo(東京宮)將在 5/5 邀請大家脫光光看展,可以真正「親身」與藝術接近,當然,為求公平起見,現場的導覽人員同樣一絲不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在任何國家裡,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受此迫害而坐牢的人,無辜的犧牲者,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所做的口述史和文字紀錄,就是活著的聲音,同時代人及其下個世代即依循這個歷史坐標,尋得恐怖政治體制的根源,並以此阻斷繼續受害和防範機制的基礎。   或許,有人不禁要問:不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沒有經歷過
Thumbnail
「我畫的女孩子們,基本上會在畫中從事『現實中被禁止的行為』。她們流血、點火、行使暴力、盡情大哭,也不會被任何人責怪。 我認為那成為了一種救贖,彷彿將我們從壓抑中解放出來,又像是對我們討厭的部份給予肯定。」──摘譯自《おままごとのつづき》(扮家家酒的後續)後記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創傷」不是每個人都想經歷的,很痛苦!很煎熬!很難受! 我有很多的創傷經驗,細數一下,我還真數不出來我有多少的創傷,不管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這些種種的暴力成為我一輩子的創傷,在我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必須全部承受下來。 我怎麼叫、怎麼哭,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來拯救我、抱著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前陣子到剝皮寮藝術街區參觀了一個小小的、但卻觸動我心的藝術展「此刻我在:機構長者藝術展」,是由楊純鑾到住宿機構帶領中度以上失智老人的藝術工作坊。記得以前看法蘭岑的一本書說,「失智就是一種慢性的死亡」。我很好奇,失智了以後,長者的世界還剩下什麼? 策展者設定了幾個問題「家是什麼?」「你最思念的人?」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二戰納粹的集中營主題,作為歐陸最令人髮指的事件,每幾年都有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其中不乏驚人的傑作,當你以為所有的角度都探討完畢之時《夢想集中營》出現了。 近年最令人壓力最大的集中營作品肯定是匈牙利導演 Nemes László 拍的《索爾之子》全片一鏡到底拍出了挖埋集中營屍體的絕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在任何國家裡,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受此迫害而坐牢的人,無辜的犧牲者,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所做的口述史和文字紀錄,就是活著的聲音,同時代人及其下個世代即依循這個歷史坐標,尋得恐怖政治體制的根源,並以此阻斷繼續受害和防範機制的基礎。   或許,有人不禁要問:不是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沒有經歷過
Thumbnail
「我畫的女孩子們,基本上會在畫中從事『現實中被禁止的行為』。她們流血、點火、行使暴力、盡情大哭,也不會被任何人責怪。 我認為那成為了一種救贖,彷彿將我們從壓抑中解放出來,又像是對我們討厭的部份給予肯定。」──摘譯自《おままごとのつづき》(扮家家酒的後續)後記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創傷」不是每個人都想經歷的,很痛苦!很煎熬!很難受! 我有很多的創傷經驗,細數一下,我還真數不出來我有多少的創傷,不管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這些種種的暴力成為我一輩子的創傷,在我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必須全部承受下來。 我怎麼叫、怎麼哭,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來拯救我、抱著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前陣子到剝皮寮藝術街區參觀了一個小小的、但卻觸動我心的藝術展「此刻我在:機構長者藝術展」,是由楊純鑾到住宿機構帶領中度以上失智老人的藝術工作坊。記得以前看法蘭岑的一本書說,「失智就是一種慢性的死亡」。我很好奇,失智了以後,長者的世界還剩下什麼? 策展者設定了幾個問題「家是什麼?」「你最思念的人?」
Thumbnail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二戰納粹的集中營主題,作為歐陸最令人髮指的事件,每幾年都有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其中不乏驚人的傑作,當你以為所有的角度都探討完畢之時《夢想集中營》出現了。 近年最令人壓力最大的集中營作品肯定是匈牙利導演 Nemes László 拍的《索爾之子》全片一鏡到底拍出了挖埋集中營屍體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