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系教數學的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技術譯者的基本功〉中提到,技術譯者必須做的一件事情,是回頭把一些基本知識溫習一下,而不一定要在網上急著找答案。

這一點獲得了不少讀者的認同,甚至有人表示因此願意回去重拾書本。當然「重拾書本」只是個說法,總之就是回歸基本面,把基礎打得更好。
既然如此,我就順便來說說自己的一點經驗。

出版業的改變

我在某大學中文系教了幾年書,教的是出版。一般來說,中文系畢業生除了教書、做學問之類的本行,或是從事寫作之外,有許多會進入出版業擔任編輯。
過去,只要文字能力好,外語和雜學在一定程度以上,就可以勝任愉快;至於美術編輯、印刷、銷售通路方面,只要公司夠大、有專人負責,編輯不懂這些也沒什麼關係,工作照樣可以做好。
不過,大約從2008年以後,出版業有了一些根本上的變化,例如:
  1. 紙本書籍的印量和銷售量都開始明顯下滑,小出版社越來越難生存;
  2. 數位出版的形式開始多樣化、市場慢慢(而且很慢)崛起。
第一點我也無能為力,暫且忽略不談;至於第二點,如果我們都同意,以後的編輯有一部分會往數位出版發展,不管是做網站、出電子書或雜誌、甚至經營個人線上品牌也好,都需要有些跟傳統編輯不一樣的知識。

舉兩個例子

我最常舉的例子,是圖片的處理原則;在印刷當道的時代,用電腦處理的圖檔原則上是「在與畫質成正比的前提下越大越好」,以便於印刷時呈現更多細節,所以單檔超過100MB的大小並不罕見。
但在數位出版的領域中,這個原則卻是「畫質不變的前提下,圖檔越小越好」,否則可能會影響下載和顯示的速度。
懂點電腦的人就知道,決定圖檔的適當顯示尺寸、適用的格式、並且盡可能處理到最小,就已經是一門學問;而背後的道理,更牽涉到各種格式(JPG、PNG等等)的壓縮原理和演算規則。
此外,大家也知道,在電腦上(尤其是網路媒體上)標示色彩的方式,很多時候用的是類似「#1a336c」這種形式的色碼;當然,即使不明白這個原理,還是可以從軟體上或色碼表上找到顏色,但如果希望能「看到色碼就知道大略的顏色」、或是「直接寫出指定顏色的大略色碼」不是更好嗎?

基本功夫

這並不是非常難的事情,但無論是瞭解圖檔格式的演算、或是用頭腦直接解譯色碼,都必須對於「計算機數學」有些基本認識;而計算機數學的基礎則是「2進位數學」、然後再進階到「16進位數學」。
如果能在腦中做簡單的16進位運算,上述的兩個基本功課就不那麼難了。就算不能,只要把基本原理弄懂,至少不會看到「#1a336c」就開始手忙腳亂、捶胸頓足。

於是,我開起了數學課

為了讓我的中文系學生對於數位出版的基本知識有更多瞭解、也為了讓他們未來進入出版業之後比別人更加出色,我總會在學期中至少花兩個小時上數學課,然後再講授資料壓縮原理,最後才教他們如何選擇和處理圖檔。
如此一來,別人做出來的電子書可能要500MB,但我的學生可以在50MB之內解決,而且無論載入和翻閱的速度都更加流暢;即使他們做的是網頁,顯示速度也比別人快、也比較好看(因為不受限於軟體提供的色盤,可以更精準的指定想要的顏色)。
當然,我知道,在課程中學生往往是怨聲載道的;許多學生進了大學之後就沒再碰過數學,讀的又是印象中仙風道骨、文青典範的中文系,為了一堂混五斗米下鍋的出版課,又得開始跟數字奮戰、而且還是可能一輩子沒聽過的「16進位」,苦不堪言啊。

分工,也不分工

說起來,在出版業還是有分工的;在文字運用方面,中文系或外文系的學生多少有些優勢;文字是出版的基礎,如果文字令人食不下嚥,其他都是空談。
所以,文編確實不是誰都可以做的、也不是其他職位的人可以輕易取代的。
但不公平的是,在數位出版的時代,由於傳統出版後端的排版、製版、印刷流程整個不見了,換成了寫程式、管伺服器的工程師;甚至在一些地方,連原本的美術編輯都不見了,文編必須扛起幾乎所有的事情。
(傳統出版業的美術編輯,往往在轉到數位出版時有嚴重不適應、難以重新學習「#1a336c」的問題,但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所以,文字編輯學習數位和網路出版工具,是難以避免的趨勢和負擔,也是我不得不惹學生背後嫌棄,在中文系開起數學課的原因。
在課堂上當場無法聽懂、或是上完課就忘記的學生,我也幫不上太多的忙,終究自己的出路是得自己負責的;但如果他們往後「有幸」進入出版這一行,而又在工作上的關鍵時刻想起當年數學課的一絲半縷,那麼我身上背著的這堆嫌棄,也就算有點價值了。


您有任何關於寫作、編輯、翻譯的問題想要討論嗎?歡迎在文章後面、或是到Facebook社團「F叔叔的寫作教室」留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4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瑞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跟某位文章作者聊了一下,談到有些人的文章雖然內容好,但卻有點「難讀」的原因;在討論中提到了一些文字內容的組織方式,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前一篇寫到企業文件的「科技專業度」問題,其實還沒有講完;「編輯專業度」屬於另外一個角度的問題,所以放到這篇來寫。
我們往往可以從一些小地方,看出一家公司在資訊科技方面的專業度。這在英文中有個說法叫做「technological savviness」,但中文裡頭好像還沒有類似的詞兒,所以就暫時稱它做「科技專業度」吧。
「嘗試不靠臉書推文,暫時發覺難度頗高。」有位朋友在寫作社群中這樣說,以下則是我的加長版答覆。
這是篇內容不太紮實的感想文,寫的是從事編輯多年的一點體會、以及我至今仍喜愛這份工作的理由。因為不是很正經的文章,所以用了我最討厭的「農場體」來訂題目。 就往下看吧。
有幾件事情,是從事專業翻譯工作,尤其是產業技術譯者的基本功。功夫越深,就能做越難(通常代表報酬越高)的案子。你,練就了多少?
今天跟某位文章作者聊了一下,談到有些人的文章雖然內容好,但卻有點「難讀」的原因;在討論中提到了一些文字內容的組織方式,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前一篇寫到企業文件的「科技專業度」問題,其實還沒有講完;「編輯專業度」屬於另外一個角度的問題,所以放到這篇來寫。
我們往往可以從一些小地方,看出一家公司在資訊科技方面的專業度。這在英文中有個說法叫做「technological savviness」,但中文裡頭好像還沒有類似的詞兒,所以就暫時稱它做「科技專業度」吧。
「嘗試不靠臉書推文,暫時發覺難度頗高。」有位朋友在寫作社群中這樣說,以下則是我的加長版答覆。
這是篇內容不太紮實的感想文,寫的是從事編輯多年的一點體會、以及我至今仍喜愛這份工作的理由。因為不是很正經的文章,所以用了我最討厭的「農場體」來訂題目。 就往下看吧。
有幾件事情,是從事專業翻譯工作,尤其是產業技術譯者的基本功。功夫越深,就能做越難(通常代表報酬越高)的案子。你,練就了多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你學習任何數學, 都要問這哪個部分是微積分長出來的, 哪個部分是線性代數長出來的。 當然,你需要先把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學一次, 知道裡面有哪些內容, 接下來學任何新的東西,其實都是微積分跟線性代數。
數學系的訓練,與上面閱讀原始碼的優先順序,本質上是反過來的。在數學的訓練中,是先把函數定義的非常清楚,再進一步去看函數應用在具體的數據上會發生什麼行為,然後就到此為止,不太會再有進一步的討論。但如上面西尾泰和所述,工程師看事情的角度,是先掌握全局,然後再進一步細化每一層的細節。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深度學習比分數高低更重要。 以國中、小數學來說,我們現在已經拿掉很多內容,如果還沒辦法將單元中的觀念落實並生根,就很難銜接上去。 舉個簡單例子: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看時鐘,三年級就要弄懂12小時制、24小時制(時間、時刻的差異),四年級學時間的運算;這只要有一個環節不OK,就卡死了。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Thumbnail
可以的話,把「編輯」視為一個「統籌」的職務!你會要把關一本書從文字、圖檔、編排、印刷所有的細節,你要有能力統籌你所需要有人協助你一起完成的事!在那之前,除了「文字能力」外,請強化你所有在這個專業上的能力,那會使你工作、做書更有趣!
Thumbnail
文學創作和寫程式之間,似乎是兩件充滿衝突的事情,有時候我會有點難以解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種二元特性。以前國高中學習的時候,學科被分割成國英數社自五個項目,其實我最喜歡的科目是國文和數學,在高中要分類組的時候,因為感覺自己除了國文數學之外,還喜歡歷史,所以選了一類組。但是,如今回首從高中選組之後到現在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你學習任何數學, 都要問這哪個部分是微積分長出來的, 哪個部分是線性代數長出來的。 當然,你需要先把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學一次, 知道裡面有哪些內容, 接下來學任何新的東西,其實都是微積分跟線性代數。
數學系的訓練,與上面閱讀原始碼的優先順序,本質上是反過來的。在數學的訓練中,是先把函數定義的非常清楚,再進一步去看函數應用在具體的數據上會發生什麼行為,然後就到此為止,不太會再有進一步的討論。但如上面西尾泰和所述,工程師看事情的角度,是先掌握全局,然後再進一步細化每一層的細節。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深度學習比分數高低更重要。 以國中、小數學來說,我們現在已經拿掉很多內容,如果還沒辦法將單元中的觀念落實並生根,就很難銜接上去。 舉個簡單例子: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看時鐘,三年級就要弄懂12小時制、24小時制(時間、時刻的差異),四年級學時間的運算;這只要有一個環節不OK,就卡死了。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Thumbnail
可以的話,把「編輯」視為一個「統籌」的職務!你會要把關一本書從文字、圖檔、編排、印刷所有的細節,你要有能力統籌你所需要有人協助你一起完成的事!在那之前,除了「文字能力」外,請強化你所有在這個專業上的能力,那會使你工作、做書更有趣!
Thumbnail
文學創作和寫程式之間,似乎是兩件充滿衝突的事情,有時候我會有點難以解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種二元特性。以前國高中學習的時候,學科被分割成國英數社自五個項目,其實我最喜歡的科目是國文和數學,在高中要分類組的時候,因為感覺自己除了國文數學之外,還喜歡歷史,所以選了一類組。但是,如今回首從高中選組之後到現在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