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譯者的基本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幾件事情,是從事專業翻譯工作,尤其是產業技術譯者的基本功。功夫越深,就能做越難(通常代表報酬越高)的案子。你,練就了多少?

(本文原寫於2009年11月11日,2017年4月1日增修)

曾經有讀者問過我一個問題:

……我在科技公司做翻譯。我的英文能力還夠用,但是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卻非常貧乏。

雖然公司裡的人都很好,在工作上會盡量幫我解答,不過我還是希望有天能獨當一面,不要麻煩他人,所以一直在想辦法增進自己對於資訊科技的認識。

每天上網看文章,好像只是讓我比較熟悉一些名詞,我還是沒有半點基本概念。例如我說不出處理器、繪圖晶片、匯流排……這些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因為沒有概念,翻譯時常常卡住。

……能不能請您推薦一些能幫助我建立基本概念並加強相關知識的書籍或網站呢?(自己搜尋感覺像是亂槍打鳥,也不知道看到的是對或錯,品質好或壞)或是有什麼建議的作法,能幫助我更紮實地累積自己的工作實力?!

雖然我很想快速幫上忙,不過想了想之後還是只能說,幹這一行沒有捷徑,需要的就只是努力和時間。

以下所說的不是在炫耀什麼資歷;相反的,只是在證明我沒什麼了不起、也不是天才,還是得花時間一步一步慢慢走。

針對資訊科技方面來說,我玩電腦超過30年、在相關產業和出版業也近30年;而且這麼久以來除了「玩」之外,也一直保持著大量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後來也在幾個相關領域累積了一些工作上的實務。

此外幸運的是,我接受過一些學院派的資訊、行銷、以及管理教育來搭配工作經驗。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要我建議加強基本概念的書籍或網站,可以快速提昇功力,說實在話是有點困難;如果真有這樣的東西,我自己就不用做功課做得那麼辛苦了。

先把講背景知識的書讀通

或者換個方式說,如果對於處理器、匯流排之類的產業專有名詞很頭大,那麼我想問的是:這位讀者讀通、並且完全弄懂過任何一本「計算機概論」或「作業系統概論」的教科書嗎?

過去五年之中,詳閱過多少關於資訊科技的報導、論文、書籍、或是網站文章?

我這樣問,並不是在提出挑戰或責難,而是很認真的在釐清一些累積產業知識的基本要求。

很多資訊產業的東西,只要熟悉一些很基本的背景觀念,例如「處理器是怎麼工作的?」、「作業系統的本質是什麼?」、「匯流排是做什麼用的?」;如果可能的話,再多讀點科技發展史,要弄懂新東西就不是那麼難。

但如果對這些「過去的東西」不是很瞭解、或者因為覺得沒用而不想去瞭解,要跟上現在的進步就會事倍功半。

也許現在再回頭去讀這些教科書很枯燥無聊,但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捷徑」;打通任督二脈之後,練起武來就會發現日有進境。

如果馬步沒有蹲好,就投入這個真真假假的資訊洪流之中,甚至被廠商的大量行銷語言包夾,會覺得辛苦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善用線上查詢工具

如果一定要找眼前可用的捷徑,我的建議是,如果英文能力許可、也應該知道一些專有名詞的英文寫法,請多利用Wikipedia的英文版

雖然Wiki的東西不保證絕對正確,但一來技術性的東西爭議比較少、二來看到垃圾的機會也比較低,參考價值算是比較高的;而且萬一在裡頭看到不懂的專有名詞,也多半有連結通往說明的頁面。

但更重要的是,有去看要看懂、看不懂要查資料、查不到要問、問了要記下來,最後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有了這些基礎、再加上持續不斷的吸收,到處看網站、看文章應該就比較不容易發生「沒有概念」的情形了。

我以前當雜誌主編的時候,常常跟小編輯說:「我可以坐這個位子,並不是因為比你們聰明,而是因為比你們用功。」也許每個人工作上的出發點都不一樣,但投入的時間和心力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啊。

自己親手玩

不管是寫作者也好、翻譯者也好,「自己下來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翻譯電腦相關文章,沒有自己組裝、操作、升級、修理、或是使用不同類型作業系統的經驗,碰到實務文章當然只能瞎子摸象;處理汽車相關的文章,如果自己不會開車、或是沒開過相關品牌的車,當然更會有些隔閡。

如果是經常接觸不同領域文章的譯者,最好更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稍微)精通:品酒、木工、露營、美食、財經、機械、電子……,至少摸過大象,才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

如果沒有把握、或是沒有時間,那麼專精於象腿或是象鼻,只做這方面的文章,也是個合理的選擇,但仍然需要摸摸看就是了。

跟個好師父

對了,還有另外一個捷徑是,跟到一個好師父會很有幫助。

如果有個功力高深、學問淵博的師父帶進門,雖然功力高的師父不一定教得好、也不一定願意傾囊相授,但往往還是可以省下好幾年的摸索時間。

懂一種以上的外語

這一點無論對一般譯者、或是技術譯者都是一樣的。或許我們對第二種以上的外語不具備完整的翻譯能力,但至少在某些場景下,可以節省許多時間,以下是幾個例子:

  • 在英語文章中出現法語名詞時,不需要另外查書、也比較不易弄錯那個詞在上下文中的語意;
  • 在對譯自德文的英文文章有疑義時,可以參閱原文、彼此比對;
  • 當英文中出現「Tokugawa Ieyasu」之類的日文名字時,可以馬上翻出「德川家康」,不致於只能用譯音、或是翻錯名字。
  • 反過來說,在撰寫英文文章的時候,可以適時加入「外來語」,以加強語意、精準描述、而且抬高自己作為譯者的身價。

我猜這位讀者應該比我年輕很多;也許以後到了我這年紀、有了更大的成就,回頭看今天這場對話,心裡會覺得其實也不過爾爾。

延伸閱讀


您有任何關於寫作、編輯、翻譯的問題想要討論嗎?歡迎在文章後面、或是到Facebook社團「F叔叔的寫作教室」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去懂得自己合作上會遇到其他職務的細節是件必然的事!也因為懂得與理解,那些龜毛難搞的堅持與固執,才能有更好的磨合,工作起來順暢、合作起來愉快,才不會花大把的時間在抱怨工作、厭世人生!(工作快快做好,快點去玩不好嗎?)
Thumbnail
去懂得自己合作上會遇到其他職務的細節是件必然的事!也因為懂得與理解,那些龜毛難搞的堅持與固執,才能有更好的磨合,工作起來順暢、合作起來愉快,才不會花大把的時間在抱怨工作、厭世人生!(工作快快做好,快點去玩不好嗎?)
Thumbnail
在兩種語言系統之間穿梭,在有限時間之內理清紛亂的脈絡,其痛苦並非常人所能理解。 專業、情商、和底蘊,都是這樣磨出來的。
Thumbnail
在兩種語言系統之間穿梭,在有限時間之內理清紛亂的脈絡,其痛苦並非常人所能理解。 專業、情商、和底蘊,都是這樣磨出來的。
Thumbnail
「理解」與「不理解」之間,有著名為「語言隔閡」或「知識落差」的鴻溝。 翻譯、編程、教學,都有著同樣的底層邏輯,都是企圖跨越這樣的鴻溝,促進個體之間的相互理解、學習、合作,甚至進化。
Thumbnail
「理解」與「不理解」之間,有著名為「語言隔閡」或「知識落差」的鴻溝。 翻譯、編程、教學,都有著同樣的底層邏輯,都是企圖跨越這樣的鴻溝,促進個體之間的相互理解、學習、合作,甚至進化。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趕稿而推遲發文的時間,感謝大家耐心等待。(鞠躬)兩年前我寫過一篇〈【翻譯講堂心得2】編輯為何那樣〉,當時分享了木馬文化英文書編輯的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延續上一篇,這次分享的是大田出版社莊培園總編輯的觀點以及我個人這幾年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趕稿而推遲發文的時間,感謝大家耐心等待。(鞠躬)兩年前我寫過一篇〈【翻譯講堂心得2】編輯為何那樣〉,當時分享了木馬文化英文書編輯的觀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延續上一篇,這次分享的是大田出版社莊培園總編輯的觀點以及我個人這幾年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第二場由電影譯者葛增娜、新聞編譯蔡云瑄、遊戲譯者林雯梅、書籍譯者林侑毅等四個不同領域的譯者對談,進行的方式是由主持人先提出幾個問題,由四位譯者分別回答,最後有多餘的時間則開放回答聽眾的問題。 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從事口筆譯的工作? 關於這個問題,幾乎每位譯者都回答自己是邊做邊學。
Thumbnail
第二場由電影譯者葛增娜、新聞編譯蔡云瑄、遊戲譯者林雯梅、書籍譯者林侑毅等四個不同領域的譯者對談,進行的方式是由主持人先提出幾個問題,由四位譯者分別回答,最後有多餘的時間則開放回答聽眾的問題。 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從事口筆譯的工作? 關於這個問題,幾乎每位譯者都回答自己是邊做邊學。
Thumbnail
理解外語,經過層層淬鍊,優美的譯文得以產出。不過,並非每位客戶都追求「美麗」的譯文。
Thumbnail
理解外語,經過層層淬鍊,優美的譯文得以產出。不過,並非每位客戶都追求「美麗」的譯文。
Thumbnail
這一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產業大受衝擊,各出版社紛紛暫緩書籍出版計畫,只得咬牙苦撐。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書籍翻譯工作的需求嗎?當書籍譯者真的能填飽肚子嗎? 但我想說的是:「業界永遠缺一個好譯者。」
Thumbnail
這一兩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藝文產業大受衝擊,各出版社紛紛暫緩書籍出版計畫,只得咬牙苦撐。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書籍翻譯工作的需求嗎?當書籍譯者真的能填飽肚子嗎? 但我想說的是:「業界永遠缺一個好譯者。」
Thumbnail
在一般職場生涯的規劃中,跨行業、跨領域都會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而自己算是幸運(?)的跨了多次領域與行業,也有了多那麼一點點的心得。 史前時代 在第一份進社會的工作,儘管是以 Engineer 的職稱入職,但是關於技術類的工作其實最後僅為一個基礎,在當時除了輔導新產品到各個經銷通路時所需要的知識傳授
Thumbnail
在一般職場生涯的規劃中,跨行業、跨領域都會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而自己算是幸運(?)的跨了多次領域與行業,也有了多那麼一點點的心得。 史前時代 在第一份進社會的工作,儘管是以 Engineer 的職稱入職,但是關於技術類的工作其實最後僅為一個基礎,在當時除了輔導新產品到各個經銷通路時所需要的知識傳授
Thumbnail
上篇(4/17),提到這篇將分享:我如何用多維度的技能,去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其實我將這個模式套用在滿多項目上,這次僅是以接到「主廚書籍文學性潤稿與翻譯」案型作為分享:即用不太好的英文(點),去加乘其他擅長能力(線),形成獨特競爭力(面)。其實模式都是能套用的。 在此之前,我想先簡單分享我的背景
Thumbnail
上篇(4/17),提到這篇將分享:我如何用多維度的技能,去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其實我將這個模式套用在滿多項目上,這次僅是以接到「主廚書籍文學性潤稿與翻譯」案型作為分享:即用不太好的英文(點),去加乘其他擅長能力(線),形成獨特競爭力(面)。其實模式都是能套用的。 在此之前,我想先簡單分享我的背景
Thumbnail
有幾件事情,是從事專業翻譯工作,尤其是產業技術譯者的基本功。功夫越深,就能做越難(通常代表報酬越高)的案子。你,練就了多少?
Thumbnail
有幾件事情,是從事專業翻譯工作,尤其是產業技術譯者的基本功。功夫越深,就能做越難(通常代表報酬越高)的案子。你,練就了多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