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黃金傳說:板栗(栗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很多人都吃過糖炒栗子,栗子獨有的味覺享受,香、甜、軟、糯,還帶有一絲絲溫情。那麼台灣有生產嗎?而天津甘栗又是如何誕生的呢?為什麼天津甘栗在中國的知名度遠不及日本?日本人鍾愛栗子更遠勝於中國到底又是為什麼?烘烤的栗子可當零嘴、可當作藥用,文人雅士也不免留下美妙詩句,本篇文章將帶你一窺栗子的黃金傳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7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71會員
244內容數
我是葉子,選擇了「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來作為寫作計畫主題。因為工作關係,我所經歷過的荒煙漫草之地、讀的、寫的,一直都圍繞在植物身上,那種不斷挖掘的新發現成了必要的一種核心。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會同時分享發現(遇見)的心境歷程——台灣這塊被稱為「Formosa」的蒼翠之島,其魅力是多麼無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山赤箭又稱「細赤箭」,植物體基因變異缺失,而缺乏葉綠素合成,一生都需要仰賴菌根真菌提供養分才能完成其整個生活史。生長於海拔一千五百以下森林或竹林底層,台灣從北部到南部均可發現,為少數廣布型仰賴菌根真菌的蘭花,在台灣野地也是最容易遇見的物種之一。花朵小,色澤相當接近表層落葉的色澤,因此也經常會被忽略。
南湖山蘭為台灣特有種,為稀有地生型蘭花,台灣主要零星分布南山村至南湖大山海拔二千一百公尺至三千三百公尺之間。葉片線形,單一或二片,未開花時不甚起眼,乍看下有點類似禾草或是莎草科植物。五月至七月開花,白色花朵亮麗清新且非常亮眼。
過去,我們相信台灣島嶼的獨特性讓台灣萍蓬草有別於其他溫帶地區產的萍蓬草而有所不同,將它視為台灣特有種。國內曾引進日本和中華二種萍蓬草,作為水生觀賞植物,然植物學家根據分子證據及其他分類特徵,將歐洲及亞洲地區的種合併為同一種,我們目前所稱的台灣萍蓬草基本上已是一個大家族,而不是僅產於台灣特有的萍蓬草。
水車前草分布中部和北部靜水域或流動水域中,六、七十年代可能常見於水田或埤塘中。由於大部分低海拔地區的土地開發利用、田埂水泥化,加上工業、農業廢水之排放或農藥污染,加速了它們的生存空間,而被評等為稀有植物。台灣原生種為開白色花,目前常見的開紫色花幾乎都是自國外引進栽培,多當作水族觀賞或教學用途。
民間以復育或觀賞用途名義引進三種紅樹林植物,老鼠簕為其中之一。這種植物與紅樹林植物非常不同,可以生長於潮汐地帶、也可以生長在海岸線或陸地。「紅樹林是海岸守護者,我們要一起保護它」是一般大眾長期以來被教導的觀念,受到這個政策影響,教育單位、公部門帶頭種植紅樹,導致氾濫成災,而引進該物種恐有逸出的可能。
「蠟燭果」在南亞熱帶地區是常見的紅樹林物種之一。民間引進作為觀賞用途,栽培於挖仔尾紅樹林、八里左岸觀海大道及屏東大潭濕地。台灣為一小型島嶼,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原本可透過天然地形屏障阻隔外來種的自然隔離作用,但今日,經濟貿易活絡,倘若真的在紅樹林繁衍,日後很可能演變成一個有害的入侵問題。
山赤箭又稱「細赤箭」,植物體基因變異缺失,而缺乏葉綠素合成,一生都需要仰賴菌根真菌提供養分才能完成其整個生活史。生長於海拔一千五百以下森林或竹林底層,台灣從北部到南部均可發現,為少數廣布型仰賴菌根真菌的蘭花,在台灣野地也是最容易遇見的物種之一。花朵小,色澤相當接近表層落葉的色澤,因此也經常會被忽略。
南湖山蘭為台灣特有種,為稀有地生型蘭花,台灣主要零星分布南山村至南湖大山海拔二千一百公尺至三千三百公尺之間。葉片線形,單一或二片,未開花時不甚起眼,乍看下有點類似禾草或是莎草科植物。五月至七月開花,白色花朵亮麗清新且非常亮眼。
過去,我們相信台灣島嶼的獨特性讓台灣萍蓬草有別於其他溫帶地區產的萍蓬草而有所不同,將它視為台灣特有種。國內曾引進日本和中華二種萍蓬草,作為水生觀賞植物,然植物學家根據分子證據及其他分類特徵,將歐洲及亞洲地區的種合併為同一種,我們目前所稱的台灣萍蓬草基本上已是一個大家族,而不是僅產於台灣特有的萍蓬草。
水車前草分布中部和北部靜水域或流動水域中,六、七十年代可能常見於水田或埤塘中。由於大部分低海拔地區的土地開發利用、田埂水泥化,加上工業、農業廢水之排放或農藥污染,加速了它們的生存空間,而被評等為稀有植物。台灣原生種為開白色花,目前常見的開紫色花幾乎都是自國外引進栽培,多當作水族觀賞或教學用途。
民間以復育或觀賞用途名義引進三種紅樹林植物,老鼠簕為其中之一。這種植物與紅樹林植物非常不同,可以生長於潮汐地帶、也可以生長在海岸線或陸地。「紅樹林是海岸守護者,我們要一起保護它」是一般大眾長期以來被教導的觀念,受到這個政策影響,教育單位、公部門帶頭種植紅樹,導致氾濫成災,而引進該物種恐有逸出的可能。
「蠟燭果」在南亞熱帶地區是常見的紅樹林物種之一。民間引進作為觀賞用途,栽培於挖仔尾紅樹林、八里左岸觀海大道及屏東大潭濕地。台灣為一小型島嶼,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原本可透過天然地形屏障阻隔外來種的自然隔離作用,但今日,經濟貿易活絡,倘若真的在紅樹林繁衍,日後很可能演變成一個有害的入侵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蔥油餅源自中國大陸山東省,但中國大陸有學者考據發現,蔥油餅最早是中國大陸湖北省的風味小 吃,由茶聖陸羽喜歡吃的支公餅演變而來。傳至台灣之後;台灣演變為大尺寸的蔥油餅與蔥仔餅。台灣各地也有不少蔥油餅店、這篇介紹佳元蔥油餅鋪。 佳元蔥油餅鋪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忠孝東路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牛軋糖」不會太甜,又不黏牙,是大家喜愛的糖果。可是何以名之為「牛軋糖」?一般人往往不甚清楚。   相傳明代浙江考生「商輅」,某夜夢見自己跪於文昌殿前,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突然顯靈,對著供桌,手臂一揮,只見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一一飛入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對本土語文的重視,所以知道了春捲的台語要讀做潤餅𩛩(lūn-piánn-kauh),「𩛩」這個字,除了用作包春捲的動詞,同時也做春捲的量詞使用,由此啟發了我對南宋食譜《山家清供》的「勝肉𩛩」的理解與複刻。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唐朝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來不少人把紅豆拿來代表相思,以物抒情。而來到日本,許多甜點當中都加入紅豆,最中餅、大福、銅鑼燒、餡蜜以及數不清的和菓子,都能看到紅豆的身影。
Thumbnail
前幾天ㄤ兌現承諾帶我去逛了夜市,實在很久沒逛夜市了,現在夜市賣的東西相似度真的很高,很多雞蛋糕、滷味、炸物,選擇變得好像少了,沒有以前那種可以挑選特別食物的感覺。 ㄤ知道我很愛吃偏甜的食物,所以每次逛夜市都會買糖炒栗子回去剝給我吃。這次我們也一樣,吃了幾道不錯的菜色跟點心後,看到糖炒栗子買了一包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蔥油餅源自中國大陸山東省,但中國大陸有學者考據發現,蔥油餅最早是中國大陸湖北省的風味小 吃,由茶聖陸羽喜歡吃的支公餅演變而來。傳至台灣之後;台灣演變為大尺寸的蔥油餅與蔥仔餅。台灣各地也有不少蔥油餅店、這篇介紹佳元蔥油餅鋪。 佳元蔥油餅鋪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忠孝東路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牛軋糖」不會太甜,又不黏牙,是大家喜愛的糖果。可是何以名之為「牛軋糖」?一般人往往不甚清楚。   相傳明代浙江考生「商輅」,某夜夢見自己跪於文昌殿前,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突然顯靈,對著供桌,手臂一揮,只見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一一飛入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由於教育部對本土語文的重視,所以知道了春捲的台語要讀做潤餅𩛩(lūn-piánn-kauh),「𩛩」這個字,除了用作包春捲的動詞,同時也做春捲的量詞使用,由此啟發了我對南宋食譜《山家清供》的「勝肉𩛩」的理解與複刻。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唐朝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來不少人把紅豆拿來代表相思,以物抒情。而來到日本,許多甜點當中都加入紅豆,最中餅、大福、銅鑼燒、餡蜜以及數不清的和菓子,都能看到紅豆的身影。
Thumbnail
前幾天ㄤ兌現承諾帶我去逛了夜市,實在很久沒逛夜市了,現在夜市賣的東西相似度真的很高,很多雞蛋糕、滷味、炸物,選擇變得好像少了,沒有以前那種可以挑選特別食物的感覺。 ㄤ知道我很愛吃偏甜的食物,所以每次逛夜市都會買糖炒栗子回去剝給我吃。這次我們也一樣,吃了幾道不錯的菜色跟點心後,看到糖炒栗子買了一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