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1/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釀專題|如露如電珍奇櫃──《地球最後的夜晚》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金馬影展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金馬影展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畢贛繼《路邊野餐》之後的新作,如同「路邊野餐」取塔可夫斯基《潛行者》(Stalker)據以改編的小說之名,但故事與《潛行者》或該小說都無關,而比較只是把自己人生重要的事(創作)和鍾愛的作者連起來、這樣一個似乎是宣示性但更多是私密而親暱的動作,《地球最後的夜晚》的中文片名與波拉尼奧同名短篇小說/小說集,與英文片名「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之於尤金歐尼爾的同名劇作,亦兩者都與電影故事無關。
在《路邊野餐》之後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可說是高度自我重複的作品,這非關故事繼續發生在貴州凱里以及再度是那個過去現在未來疊合點的虛構的蕩麥小鎮,非關相仿的霓虹和潮濕,也非關曖昧不明的敘事且與前作一模一樣的發展和謎底,亦非關數場幾乎是從前作移植過來的戲(而因為一切是如此懸浮開放地不需要任何解讀,因此這些場戲也一點不會有不相容的問題),非關貫穿的七、八〇年代港台流行歌曲元素與大量詩句……(以上其實可看為某種一生已錨定於此的作者風格)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金馬影展
讓我感到前所未有困惑的作者之自我重複,在於那些在《路邊野餐》如此素樸、純粹甚至純真的、某種「試著說話,無論你能不能聽懂,能不能聽見」的執著,似乎因為《路邊野餐》的成功,讓這份帶著貧窮氣質的摸索毫不猶豫、亦無曾反思地被複製,直接裝進新一個不相稱的華麗容器裡──那些看來與《路邊野餐》如出一轍的微妙流竄的安靜的詩意,之於《地球最後的夜晚》裡的世界,其實是非常勉強而不自然的。
但與其說刻意或做作,不如回到最開始談片名的角度,畢贛的作品讓我感覺到,他的電影,就是他的小小的世界、全部的世界。他並不真有那麼多要對/可對他人訴說的東西,他有的是在孤單之中經閱讀、感受而來的自己版本的對日常與生命的浸泡與享受,一種不為亦不必為外人道也的饜足。畢贛的作品所透露的作者形象,更像是個耽愛收藏與玩具的影癡、書癡,一個耽溺的男孩,在出神與沈迷底提出時空蜿蜒層疊的一幅視界。畢贛的作品所給出的,也就不是由上而下地創造某個能如何深究的世界,而更多是給有那般迷戀的人們彼此間的感染和分享。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金馬影展
一些景觀,美麗的景觀,你可以發展各式遐想,但那與作者無關。畢贛有那個眼睛、有那個手藝,變出了乍看是謎但其實處處死路的珍奇櫃,那些關鍵字很難說是記號、符號,因為後頭並不真埋藏某個富有深意的體系。
在《路邊野餐》時,詩的字眼似乎像某種直覺又優雅地穿錯於那個時空折疊的低限的世界,但在《地球最後的夜晚》,詩同一模樣地在黑夜裡吟詠迴盪,仍那麼清脆又精緻,可世界明明已改變得這麼多。那不再說服我其中每一縷編織真在細密地構出一幢深刻的生存。我感覺到,自己因迷戀影像地對詩的追究像是,搞錯了什麼。我且連帶懷疑起《路邊野餐》的經驗,是否也只是自己過份熱心的誤讀?
但與其說自以為的解謎終成「創造性閱讀」的夢幻泡影、說這是國王新衣故事裡的俱是虛空,不如說,那些結晶一樣的字句,其實還是咒語,可只是它不是要變出哪個將臨的新異之地,而是跟著念,真可以走進作者的房間、書桌、衣櫃、筆記本與夢。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金馬影展
也許真的是這樣?放下找尋什麼、歸納演繹什麼的貪嗔癡,就能安心與男主角一同戴上 3D 眼鏡,在破敗的小鎮戲院裡,潛入長長、長長的夢的通道。
多聰明的設計啊,有什麼能比 3D 的封閉與黯淡更吻合一個沈鬱、無盡的夢?就像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以「未來 3D」(「每秒 120 格、3D 立體影像、4K 畫質」)來鏤刻一種極大化感官的鮮明心理視象。
然後,就別管太空人的詩篇了吧!那樣地從山城頂端驟然躍下,像熟睡時的呼吸一樣平滑均勻的飛行,不可思議的角度與尺度,像加斯帕諾埃(Gaspar Noe)的《嗑到荼靡》(Enter the Void)的靈魂的穿越與凝視。如此,無論那個夜晚那個蕩麥小鎮,究竟有沒有值得挖掘的時間與空間的秘密,都不再是重點了。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照/金馬影展
延伸閱讀:《時空封包及其越渡:路邊野餐》

地球最後的夜晚|中國、法國、台灣|2018|DCP|彩色|138 分 2018.11.08〈四〉19:00 豪華 1 廳 2018.11.14〈三〉21:20 豪華 1 廳 

【釀電影】2018年 11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