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兩輪車上的亞洲》

紅燈。穿著套裝的OL、帶著長袖和口罩的中年阿姨,以及像我這樣的通勤機車族停在十字路口。這是台灣的日常風景。儘管大多數人都搭得起公共交通工具和汽車,但摩托車,或說機車,在台灣仍然很受歡迎。人們不把機車當作買不起汽車的替代品,而是認為機車在短距交通上比汽車更方便。
隨著戰爭、帝國主義和全球化席捲全球,腳踏車穿越海洋和大陸。來自日本的兩輪車被台灣當地文化吸收並消化,並發展了自己的個性。結構和應用的排列組合五花八門的出現,以滿足當地人的需求。在開發中國家,腳踏車不像已開發國家用於賽車、長途旅行和越野活動。比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保的休閒活動,腳踏車更是貨物和乘客的運輸工具。這些腳踏車設計製造得堅固耐用,被台灣人稱為「鐵馬」,因為它們可以裝載重物並長距離行駛。
當時便加入了馬達應用,但直到50、60年代,這些重型兩輪車才受到歡迎。隨著國內經濟成長和消費力提高,摩托車的需求量也跟著增加。而後,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就業市場,女性上班族需要比腳踏車或公車更合適的車輛。為女性設計的更輕的機車加速機車的銷售。到了80年代,機車已成為台灣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至今依舊稱霸大街小巷。
文化與經濟地理因素
在東南亞可以觀察到類似的從腳踏車到摩托車的過渡。越南、中國和印度等國擁有摩托車的比例遠高於汽車。人們對機車與腳踏車的依賴表現在生活中的大小事,對腳踏車的特性做出最有效的利用。靈活的移動性和實惠的價格吸引消費者。摩托車和腳踏車易於維護且易於停放。然而,在交通紛亂的都會區騎車,可能不是好主意。行人擁有自己的專用道,而騎士則在高峰時段的混亂交通中掙扎求生。但人們正是為此駕駛這種小巧靈活的機車:在堵塞交通的汽車之間殺出一條路。
距離、天氣、收入、家庭組成、基礎設施、土地使用規劃等是影響選擇交通方式的原因。腳踏車和摩托車起源的地區,兩輪車文化已深植在生活中、地理和氣候適合騎行,且交通建設對腳踏車和機車騎士友善便利。而在國土遼闊的地區,由於人們從商業中心區搬出,並居住在郊區,因此上班族的通勤距離相對較長。加上氣候嚴峻、地形崎嶇的地區,機車與腳踏車的普及也容易受阻。
因此,腳踏車現在多用於市區觀光、職業運動和個人興趣。腳踏車和它的表親們,如帶有多個座椅的四輪車,協力車和人力車,主要用於旅遊和娛樂,不是日常交通。而越野車、重型機車和美式機車等則成為機車愛好族群的文化。
問題
機、汽車市場的變動與各國能源發展、經濟、建設等息息相關。都市規劃、人口問題和城市化導致交通擁堵。機動化的車輛消耗燃料,造成空氣與噪音汙染。其中牽涉各項法規、發展政策與經濟結構的問題。方便的摩托車不是人口稠密與大眾運輸失能的解決方案。
隨著環保意識興起,台灣因應新排放法規與響應減碳而推出電動車與電動機車。看似降低汙染,但對依賴摩托車的國家而言,腳踏車回歸的困難、電動車價格與充電維修問題,以及最重要的能源問題依舊懸而未決。河內當局也誓言將在2030年禁止機車上路並以大眾運輸解決交通問題,然而,如何疏導約五百萬輛機車使用人口,越南這個機車使用比例最高的國家,政府面臨的不光是政策執行上的困難,更是對機車文化的挑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