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裡投影美好的光】從愛電影到編雜誌到辦影展——金馬影展編輯統籌楊元鈴|講座側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電影院長大的楊元鈴,自有記憶以來就是「每天不進食足夠的影像,不會滿足」的影癡。從創辦台灣最早的網路影評之一《小電影主義》電子報,到長年參與金馬片單的編輯設計,再到策劃光點台北一系列的文學影展,她把對電影滿滿的愛,變成令人羨慕的生涯,而且總是滔滔不絕、想跟更多人分享浸淫在電影裡的幸福感。
元鈴就讀文化影劇(文化戲劇系影劇組)時擔任金馬影展的工讀生,這同時也是她的第一份影展工作,負責 35 釐米影片的拷貝。因為這份試片的工讀,似懂非懂地接觸了許多電影,憑著對電影的癡迷,也慢慢讓她走上了影展這條路。同時她也開始嘗試寫作,投稿當時的《影響》雜誌,也因為文化影劇的背景做了紀錄片影展的編輯,自此之後便大量地閱讀與吸收和電影相關的資訊。「現在的觀眾是非常幸福的,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大量地閱讀,這樣的資訊量是以前的我沒辦法想像的。」也因為資訊量的轉變,近十年金馬影展開始有「選片指南」,「以前我們那個年代是沒有所謂選片指南這件事的,基本上沒有那麼多片給你選,看到喜歡的就趕快去看了。相對地以前選擇沒有那麼多、影展沒有那麼多的時候,金馬是唯一的養分來源,變得它餵什麼,我就吃什麼。現在的觀眾很幸福也很可憐,選擇太多了。」
影展人的工作秘辛

元鈴形容影展人的工作性質就像候鳥,每年到了一個時間就會歸巢,開始努力工作、努力地將整個影展拼湊起來,塵埃落定之後便開始四處遊玩、四處觀影,待來年的七月再回來。

金馬影展中近兩百部的電影,都得先進行第一手的確認,從前期的看片、邀片,到七八月開始確認影片資料,有時候喜歡的片子未必能邀請到,開始洽談之後便會遇到各種問題:被別的影展邀走了、被片商買走了、提早上映了。如果和別的影展同時競爭某部片也順利地搶到了,接下就必須思考該如何將這部片放在最合適的單元讓觀眾看到。這些片就像生肉,要料理這些未烹調的食材:給予中文片名、找寫手撰寫影片簡介、找相關資料、確認在邀片之後這部片參加過哪些影展、導演的個人介紹,或者進一步的發展⋯⋯。譬如焦點影人或是影片的專題,都得先進行一連串的資料確認,如果想要放某位導演的相關影片,就要開始去搜尋這位導演還有沒有什麼電影沒放過?或者已經放過,但是搭配某個主題會適合讓觀眾在金馬影展看到?

元鈴開玩笑地說,推片就像賣藥,而且整個賣藥的過程不是只有在選片指南上而已,從辦公室內部就開始了一番格鬥。畢竟同事們也都是電影專業人士,得先說服同事某個單元或某部片是有趣的,說服之後還得思考:是不是只有同事們會感興趣,一般觀眾可能沒有興趣呢?金馬影展雖然或多或少已經被影迷認可為重要的影展之一,但還是有著些許的票房壓力。假如觀眾有興趣,接下來還得看這部片在坊間是不是唾手可得?或是片商已經發行,還需要金馬影展的專題和推薦嗎?
如此層層疊疊之後,編輯統籌就要開始處理後續的編輯及文稿呈現。從校對到定案、打樣、圖片搜集、美術設計⋯⋯逐漸構成金馬專刊。除了金馬專刊,還有相關文宣品、新聞稿、媒體合作等,都是從一開始的生肉,慢慢煮成五分熟,這個五分熟的肉再到各個地方被各自烹調成不同的料理。

金馬獎的評選

最早期的金馬獎,得是 35 釐米拍攝,且在戲院放映過才能報名。這樣的限制讓許多影片,尤其紀錄片,難以報名金馬獎。開放數位化之後,報名影片如潮水一般湧來。金馬獎有三個階段的評選,第一階段由初選評審品評,這些初選評審必須在很密集的一段時間裡,在某一個特別的辦公室對著電腦不斷地看報名影片,在沒日夜地看完好幾百部影片之後篩選出一輪,接下來經過第二輪複選評審的品評後,「入圍名單」才於是乎誕生。
編輯統籌最害怕的入圍名單公布
「十月一號是整個辦公室最恐怖的時候!金馬入圍影片那一整段在十月一號之前我們完全不知情也無從準備。哪些片落在哪一個頁數、哪一個版,一直都要到十月一號和全辦公室的人一起跟直播,才能進行接下來的工作。」
確認入圍影片之後,統籌必須緊鑼密鼓地進行文件歸檔、找劇照、確認文稿、排版、校對等繁瑣工作。
影展的觀摩與氣質

金馬影展的觀摩單元,每年選定的主題還有推廣的方向不太一樣。不同影展的觀摩單元會依據影展本身的調性而有不同的經營方向,譬如台北電影節這幾年注重在電影人或電影新媒體的發展;高雄電影節傾向比較另類和激烈猛爆的片;而女性影展早期側重介紹影史上重要的女導演作家,近幾年則開始希望帶動女性和性別議題上不一樣的手法媒介。不同影展有不同的經營要素與性格,金馬影展長久以來維持著「電影藝術年度雞湯」的氣質,作為每年藝術電影的養分補充。
如何挑片及選片
只要找到對的觀眾、放到對的單元,每一部電影都是好電影。一部電影可以被放在不同的單元,端看側重的方向。一部歌舞愛情片有可能談的是人生與宿命,或是底層階級的環境,如果側重的方向屬於文化、地域、空間、國別、種族⋯⋯這部片就會被歸類在不同的單元裡。「我很推薦大家可以跨單元自己挑選和組合一個屬於你自己的金馬影展,這中間展現的是你的觀點、嗜好和品味,這是我自己從讀書時期就很愛做的一個思考。如果你有心想寫影評,或是與電影相關的文字,在選片的第一階段你就已經為你自己找到一個脈絡了。這個脈絡其實是所有影展都在試圖經營的。」
影展是短暫的,但電影是永恆的
元鈴的金馬推薦片單
《你好,之華》
岩井俊二的風格移到中國之後和周迅的精湛演技揉合出一個很特別的東西。之華裡面比較沒有那麼多誤會的地方,不像《情書》。它的故事並不是純粹的青春戀情而已,還有隔代的遺憾,用比較成熟的角度回頭看過去那一切。推薦可以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你好,之華》這兩部中國電影串在一起看,絕對會感到非常特別。
《威靈頓超自然檔案》
這是一個六集影集的串連,有點像《吸血鬼家庭屍篇》的番外篇,最有趣的地方是紐西蘭那種喜劇式的無敵ㄎㄧㄤ和天然呆,整個系列就像X檔案的B靠片。
《鐵男》
日本正常中年男子走在路上被莫名其妙捅了一刀,身體開始金屬化,鐵化之後全身都變得如鋼鐵一般,不只是摧殘著他的身體,內心也遭受非常大的衝擊。這一整個看起來荒誕、怪力亂神、奇奇怪怪的故事,透過尖銳性的視覺呈現,展現前所未見的人體機械化。許多導演在討論的靈肉二元論,塚本晉也很直接地將這個討論視覺化。
《斬》
如果想看塚本晉也的電影,又怕太過刺激的話,《斬》或許會適合你。這可以說是塚本晉也近期的大成之作,先前身體與精神之間激狂的對立,似乎在《斬》這裡找到了一個折衷逃逸的出口。

【釀電影】2019年 3 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釀影癡】訂閱限定專欄
《愛.欺》:穿著男人名字的女作家 by 希米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任何對《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 1992)進行歸類的意圖,都將成為徒勞。它既深邃且神秘,是政治、是愛情也是性別,彼此含括、界線流動,難以說清。但就承認吧,裘弟與黛兒兩個謎樣的角色,也勾住了你,就像他們勾住了費格斯一樣。他們有拆卸他人「本性」底線的本事,直到你溫柔以待為止。
《愛.欺》不是一個女人的隱忍故事,這是許多女人的生活現實;不是一個女作家難伸己志的故事,而是歷史上眾多女作家親臨的寫作困境;當然,也不是一個獨特的家庭荒謬劇,而是世上許多在各自屋簷下齊心隱匿的荒唐事實。
賊王心狠手辣,時有濫殺無辜,為什麼觀眾還會在電影的結尾感受到失落?〈讓一切隨風〉的旋律,在卓子強穿針引線的喜劇段落中就曾有變調出現,似乎在看似浮誇、一擲千金的尋人橋段中,就已經預示了結尾「一切隨風」的必然。飽滿的人物故事,最終都要回到時代背景底下,奇情的梟雄傳奇驟然急速褪色,浮現眼前的,都是現實。
這段時間,我失去了一位自己很喜愛的朋友。五月我們才一起吃飯,帶小狗躺在華山草原聊天,幾個月後她就選擇離開這世界。從小就感到死亡離我很近,沒來由地很怕死。但你避不掉恐懼的,甚至還忍不住一直偷看。電影中胡波像在說話,就如凱彤可以一直唱歌。在作品裡我們可以讓想念的人死而復生,但故事結束時,得再失去他們一次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我總算明白,或許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我們就像是桃花源唯一的闖入者,那些曾經呼喚過我們、令我們深信不疑的人事物,終究只有我們自己看得見。就像 E.T. 在告別的時刻並沒有説再見,只用手指點了點艾略特的額頭,承諾著「我會在這裡」。不需要哭,也不需要向全世界證明──只要我們相信他是真的,他就可以是真的。
任何對《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 1992)進行歸類的意圖,都將成為徒勞。它既深邃且神秘,是政治、是愛情也是性別,彼此含括、界線流動,難以說清。但就承認吧,裘弟與黛兒兩個謎樣的角色,也勾住了你,就像他們勾住了費格斯一樣。他們有拆卸他人「本性」底線的本事,直到你溫柔以待為止。
《愛.欺》不是一個女人的隱忍故事,這是許多女人的生活現實;不是一個女作家難伸己志的故事,而是歷史上眾多女作家親臨的寫作困境;當然,也不是一個獨特的家庭荒謬劇,而是世上許多在各自屋簷下齊心隱匿的荒唐事實。
賊王心狠手辣,時有濫殺無辜,為什麼觀眾還會在電影的結尾感受到失落?〈讓一切隨風〉的旋律,在卓子強穿針引線的喜劇段落中就曾有變調出現,似乎在看似浮誇、一擲千金的尋人橋段中,就已經預示了結尾「一切隨風」的必然。飽滿的人物故事,最終都要回到時代背景底下,奇情的梟雄傳奇驟然急速褪色,浮現眼前的,都是現實。
這段時間,我失去了一位自己很喜愛的朋友。五月我們才一起吃飯,帶小狗躺在華山草原聊天,幾個月後她就選擇離開這世界。從小就感到死亡離我很近,沒來由地很怕死。但你避不掉恐懼的,甚至還忍不住一直偷看。電影中胡波像在說話,就如凱彤可以一直唱歌。在作品裡我們可以讓想念的人死而復生,但故事結束時,得再失去他們一次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我總算明白,或許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我們就像是桃花源唯一的闖入者,那些曾經呼喚過我們、令我們深信不疑的人事物,終究只有我們自己看得見。就像 E.T. 在告別的時刻並沒有説再見,只用手指點了點艾略特的額頭,承諾著「我會在這裡」。不需要哭,也不需要向全世界證明──只要我們相信他是真的,他就可以是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撰文/聞天祥老師、張鈺玟;於 2024.05.08(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聞天祥老師與我們分享在金馬影展進行選片指南的經驗。 從享有各種資源的建中到當年電影風氣薄弱的輔大,聞老師決定自行向各種校外管道尋求滿足:從院線、影展到MTV,從觀影到收藏錄影帶。原本的獨善其身,意外在同學慫恿下
Thumbnail
撰文/張鈺玟;於 2024.04.24(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好威映象的負責人孫宗瀚與我們分享電影產業中的發行與行銷。 ➤ 電影產業簡述 電影產業包含上游的「製作」與下游的「行銷」。上游負責產出電影,過程中包含尋找電影開發的資源、完成劇本、找劇組人員和演員、後製剪接等。下游則是負責
Thumbnail
這篇分享將介紹室長心目中的第一名展覽,種子は語る(Seed Stories)by Thierry Ardouin。
Thumbnail
小時候的紙紮,長大的紙偶逐格動畫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重要獎項,2023年是第60屆。為了培育更多華語地區新銳編劇、導演、攝影師,15年前,侯孝賢導演創辦金馬電影學院,每屆招收來自華語地區,完成兩部短片以上,具創作潛力的新銳編劇、導演及攝影師。集結在台灣,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相互激發創意、分享彼此經驗與
Thumbnail
你有多喜歡電影?喜歡到能夠不斷看著重播的電影?《新天堂樂園》主角是一位放映師,從小就在電影院長大(小孩看電影不用錢),甚至偷偷看著電影是如何被剪接的(電影從來不放接吻的畫面),以及偷偷帶著被剪掉的膠片回家對著燭火自導自演,配音想像著會動的畫面。後來小男孩當了放映師,談了一場戀愛,卻發覺,看了那麼多的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
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從來不是容易製作,我不是影評人或電影工作者,沒有很多例子可以參考,只記得為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十週年而拍攝的《每當變幻時》,亦有三年前為紀念日本松竹電影製作公司創辦一百周年的《電影之神》,其實也並非特別令人深刻的製作。作為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也許我們應該從別的角度去評價⋯⋯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撰文/聞天祥老師、張鈺玟;於 2024.05.08(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聞天祥老師與我們分享在金馬影展進行選片指南的經驗。 從享有各種資源的建中到當年電影風氣薄弱的輔大,聞老師決定自行向各種校外管道尋求滿足:從院線、影展到MTV,從觀影到收藏錄影帶。原本的獨善其身,意外在同學慫恿下
Thumbnail
撰文/張鈺玟;於 2024.04.24(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好威映象的負責人孫宗瀚與我們分享電影產業中的發行與行銷。 ➤ 電影產業簡述 電影產業包含上游的「製作」與下游的「行銷」。上游負責產出電影,過程中包含尋找電影開發的資源、完成劇本、找劇組人員和演員、後製剪接等。下游則是負責
Thumbnail
這篇分享將介紹室長心目中的第一名展覽,種子は語る(Seed Stories)by Thierry Ardouin。
Thumbnail
小時候的紙紮,長大的紙偶逐格動畫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重要獎項,2023年是第60屆。為了培育更多華語地區新銳編劇、導演、攝影師,15年前,侯孝賢導演創辦金馬電影學院,每屆招收來自華語地區,完成兩部短片以上,具創作潛力的新銳編劇、導演及攝影師。集結在台灣,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相互激發創意、分享彼此經驗與
Thumbnail
你有多喜歡電影?喜歡到能夠不斷看著重播的電影?《新天堂樂園》主角是一位放映師,從小就在電影院長大(小孩看電影不用錢),甚至偷偷看著電影是如何被剪接的(電影從來不放接吻的畫面),以及偷偷帶著被剪掉的膠片回家對著燭火自導自演,配音想像著會動的畫面。後來小男孩當了放映師,談了一場戀愛,卻發覺,看了那麼多的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
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從來不是容易製作,我不是影評人或電影工作者,沒有很多例子可以參考,只記得為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十週年而拍攝的《每當變幻時》,亦有三年前為紀念日本松竹電影製作公司創辦一百周年的《電影之神》,其實也並非特別令人深刻的製作。作為帶有紀念性質的電影,也許我們應該從別的角度去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