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總編說書│山之生,跑那麼遠登高讀書,到底為什麼

文:葉美瑤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其實不斷有人問我:你怎麼會想要爬到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去讀書會?言下之意,不免懷疑這趟出版史上最高海拔讀書是噱頭。
慶幸的是,詹偉雄大哥從來沒有質疑過我這個想法。我猜想因為這本書呼應著他這四年多來從事登山時不斷提到的:閱讀的身體性。
我在閱讀《山之生》時,讀到雪柏德寫她透過身體五感去領略活生生山體的山風水雪,細膩程度讓人驚奇。也深深嚮往這位蘇格蘭女性在山中用身體獨立認識世界的模樣,同一座山,她數十年來來去去,沒有冒險瀕危那類熱血敘事、沒有山間傳奇英雄遭遇,有的就是不斷開發的感官之旅,一層一層。所以對我來說,讀此書而不登山,簡直像沒有拿到讀進去此書的通行證。
只是我沒想到詹哥因此帶著我踏上了我的第一座百岳。不爬山的人多半跟我一樣想法:「百岳這種事,跟我的人生沒關係。」當我們確認要去合歡山,最初還上網查到這座山吃好住好爬得少,用這個鼓勵自己。但光是攀高,我在行前兩天開始有喘不過氣的恐懼,接著又怕冷怕頭痛怕身上的裝備不齊(還有人怕登山裝太醜,哈哈)......典型被文明世界保護(限制)過多的城市人。
特別謝謝詹哥,這趟登山一開始是為了讀書,在總是墊底慢爬的過程中我常常看著前面思索,同行有七個人(含攝影記者)都沒爬過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詹哥卻完全不把我們當新手,他比我們還相信我們的身體能力,不鼓勵我們吃高山症藥物、簡要的提醒緩和我們的恐懼。讓我們得以在每一步艱難後,相信自己的身體,甚至躍躍欲試地想:下一次。
雪柏德在寫給她的作家朋友信中說:人應當用「整個身體去指導精神」。這簡單的道理,我因為閱讀《山之生》而重新想起,並準備一點一滴嘗試做下去。

《山之生》,英國作家娜恩‧雪柏德(Nan Shepherd)自然寫作經典
3月27日,台灣中文版首度登場
這樣一本傳奇之作,背後是一個終生與山為伍的女子。住在凱恩戈姆山區的雪柏德,寫詩也寫小說,二戰時期,她為自己長達數十年捕捉山群、流水、霜雪、鹿鳴和光影變化的足跡留下文字,在她筆下,登山不為攻頂紀錄,而是深入山的整體,也深入自己。


【Reading Mountains /展讀群山】系列講座 
──從蘇格蘭Cairngorms、臺灣奇萊,到Karakoram K2
張元植與呂忠翰將於今年七月遠征巴基斯坦Karakoram山區,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兩本探討山岳冒險與個人情感教育的經典書籍《山之生》與《心向群山》,也分別於今年上半年出版,它們深刻的內容── 一個來自身體現象學,另一個來自意識文化史── 恰當地詮釋了兩位登山家遠征K2的心靈企圖和時代意義,於是在詹偉雄的號召與同為登山人陳德政支持下,新經典文化與K2 Project 張元植X呂忠翰八千計畫將兩樁任務結合起來,於全台灣舉辦十場巡迴講座,與所有喜愛山的讀者和朋友們,一齊探討我們心中的戀山情懷──最深刻的理解,就是最強力的應援集氣。
系列講座資訊總覽 (各場次請點選下方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新經典文化強調創新與經典價值並存,並在選書、整稿、翻譯、裝禎設計上回歸慢工出細活的舊價值,在企劃行銷上面引進新創意。期待在大量出版與電子書風潮將至的時代,展現編輯主導的優質出版所蘊涵的能量,不追求大量製造而回歸出版的精準選題與操作。我們期許自己跳出舊式出版概念,迎向新出版時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