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1 「玩轉職場的快意人生」分享會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風和日麗的星期六上午,我們聚集在創新質感的Space,聽Richard學長的分享,共同體驗了一場身心皆愉悅的風景。
學長跟大家分享他在職場上一路走來的歷程,也娓娓道來一個經理人的管理之道及每一次轉彎時,做出的正確及不正確的決定。
即使是不知道學長特地從馬來西亞飛回、不知道一位忙碌的總經理時間有多寶貴,都可以從今天的分享會中,聽到一位玩轉職場的強者,願意不藏私分享過去對的、錯的經驗;一位擁有快意人生的學長,還願意站在台上,燃燒體力、腦力及聲音,為的是讓台下臉孔陌生而眼神炙熱的學弟妹,能夠不勞而獲。
一段成功的職場人生,是單一的時間軸,曾經發生,然後成功了,沒有人敢說如果重來還會不會再成功,今天聽的雖然是我們無法再複製的人生,但是Richard學長進一步拆解了其中的成功的關鍵、失誤的原因,讓我們可以從這些經歷中學習。
從了解自己,訂定明確可執行的人生目標;到大膽走出去,面對文化的衝擊;乃至於運用正確的價值觀,開拓更寬廣的市場。
藉由回顧這些走過的足跡,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地方。
風光的經驗當然聽來精采,但我更敬佩的是學長提到一些艱困的時刻,在職念博士班的那五年;不得不解雇員工時的糾結;突然被裁員的失落;還有為了顧及家庭每周往返的奔波...在人生這些驚濤駭浪的時刻,我們往往深陷其中,覺得世界崩解,怎麼樣都過不去。現在說來雲淡風輕的曾經,在當時可能都是旁人無法體會的刻骨銘心。
而最後學長簡單總結成: 紀律/自律/勇氣,這六個字看似輕於鴻毛,背後卻有重於泰山的意義。
有另一段弦外之音在我腦中迴盪著,職場的經歷不就像人生裡的每一段關係。
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帶來利潤;正向地經營關係,才能超越虛華的外表,帶來穩定而正向的回饋。
沒有開除過人,不要說你會管理人;沒有痛徹心扉的分手過,不要說你懂得依存的關係。
沒有持續進修培養能力,挽起袖子下功夫,面對市場風波或是不同環境的衝擊,終會不堪一擊;就像經得起考驗的關係,都必須細心灌溉、用心耕耘。
所以當我們看著職場上的人生勝利組,或是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都不該只是讚嘆眼前這個單一時間點的光芒,過去起起落落的事件經驗,才是我們該推敲領會的真實樣貌。
之前學長跟老師口口聲聲說這場分享會不適合專業人士如醫療人員,慶幸當初我厚臉皮的留下了,才得以在今天的分享會見識到在職場與人生該有的高度與執著。
在會後餐會上,老師說,個人的風格與組織的文化,中間的距離不該是模組化、塊狀的技能,溝通、協調、談判、實踐等等的軟實力,才是讓這一切串成直線的催化劑。不管是哪一種職業的戰場,軟實力都是我們玩轉人生、保護珍愛最強大的武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會員
132內容數
在心臟復健領域二十年,經常遇見動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真摯的情懷、有勵志的決心、有生死的取捨,不僅療癒人心,更幫助我們在人生每一次的轉折,都能有所借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間。Jacqueline 的其他內容
當天平的兩端明顯不對等的時候,要如何解釋這次在看電影學談判課程裡看到的平衡?
20190310 「為自己而戰初階班」心得 就像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醫療糾紛也是醫病關係中必然存在之惡,因此學習醫療糾紛的處理,也就是每個醫療人員必須服用的苦藥。
當天平的兩端明顯不對等的時候,要如何解釋這次在看電影學談判課程裡看到的平衡?
20190310 「為自己而戰初階班」心得 就像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醫療糾紛也是醫病關係中必然存在之惡,因此學習醫療糾紛的處理,也就是每個醫療人員必須服用的苦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工作上很用心指導我的主管推薦Sunny閱讀《工作五年,辭職去》這本書。 很感謝主管能教我工作上的流程管理、溝通技巧,還有引導我思考職涯發展的方向,讓我仔細體會不同人、不同做事方法的差異,也讓我更細心的觀察週遭事物,並且反思如果是我會怎麼做。 《工作五年,辭職去》這本書是由日本咖啡連鎖
Thumbnail
在最近參加的企業管理的智慧課程中,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見解。以下是我在這次課程中最深刻的幾條體會: 視角與管理風格 課程的第一個活動讓我認識到,管理風格往往由我們的視角所決定。由於主管常常處理問題和異常,習慣了問題導向,容易忽略對員工的鼓勵。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很榮幸能參與今年第一場由Evonne Tsai講師主持的RYLA論壇分享,透過這次精彩的分享,了解到所謂 利害關係人影響力 以及 向上管理提案力 的兩大職場核心能力素養,我也認為這兩項能力是可以用於除了職場之外的生活方方面面。 我作為學生,時常有團體報告且有時候是小團體的團長,而要如何分配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次跨界溝通力的講座解答了許多我兩年前創業以來心中盤旋不去的疑惑,因為我是大學畢業後就創業,而身邊的同事大多是四十歲左右,在職場當中已有將近二十年的經驗,因此如何使他們願意聽我說話、相信我作為 CEO 的決斷,是非常大的挑戰。   在講座當中,老師對於能夠取得信任的溝通方法做了非常的細膩的拆分,
在這堂課中,深深打破了我對原本所謂「協調」、「共識」等的既定印象,以及有很多不同的眼界思維去思考,能影響我整個專案的利害關鍵人有誰,以及我應該去做什麼樣的應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工作上很用心指導我的主管推薦Sunny閱讀《工作五年,辭職去》這本書。 很感謝主管能教我工作上的流程管理、溝通技巧,還有引導我思考職涯發展的方向,讓我仔細體會不同人、不同做事方法的差異,也讓我更細心的觀察週遭事物,並且反思如果是我會怎麼做。 《工作五年,辭職去》這本書是由日本咖啡連鎖
Thumbnail
在最近參加的企業管理的智慧課程中,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見解。以下是我在這次課程中最深刻的幾條體會: 視角與管理風格 課程的第一個活動讓我認識到,管理風格往往由我們的視角所決定。由於主管常常處理問題和異常,習慣了問題導向,容易忽略對員工的鼓勵。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很榮幸能參與今年第一場由Evonne Tsai講師主持的RYLA論壇分享,透過這次精彩的分享,了解到所謂 利害關係人影響力 以及 向上管理提案力 的兩大職場核心能力素養,我也認為這兩項能力是可以用於除了職場之外的生活方方面面。 我作為學生,時常有團體報告且有時候是小團體的團長,而要如何分配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次跨界溝通力的講座解答了許多我兩年前創業以來心中盤旋不去的疑惑,因為我是大學畢業後就創業,而身邊的同事大多是四十歲左右,在職場當中已有將近二十年的經驗,因此如何使他們願意聽我說話、相信我作為 CEO 的決斷,是非常大的挑戰。   在講座當中,老師對於能夠取得信任的溝通方法做了非常的細膩的拆分,
在這堂課中,深深打破了我對原本所謂「協調」、「共識」等的既定印象,以及有很多不同的眼界思維去思考,能影響我整個專案的利害關鍵人有誰,以及我應該去做什麼樣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