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LA青年國際經理人培訓計畫 2024/01/06 講座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次跨界溝通力的講座解答了許多我兩年前創業以來心中盤旋不去的疑惑,因為我是大學畢業後就創業,而身邊的同事大多是四十歲左右,在職場當中已有將近二十年的經驗,因此如何使他們願意聽我說話、相信我作為 CEO 的決斷,是非常大的挑戰。

 

在講座當中,老師對於能夠取得信任的溝通方法做了非常的細膩的拆分,首先由權威開始,再到認知的拉近與利益的整合,讓我之前從不同書籍與文章當中看到的隻字片語能夠有架構性的組合起來,成為溝通遇到阻礙時的一套完整解決方案。這與我在創新思維力講座後心得中提到的很像:也就是 RYLA 的講師們教的通常是一套「方法論」,而不是很多零碎的「方法」,這讓我們能夠清楚知道遇到溝通困難、要想出新點子時沒有靈感等這些情境下,可以如何先從「方法1」嘗試,如果不成功,就試「方法2」、「方法3」,並且對於這些解決方向之間為何有優先順序也有清楚的解說。事實上,我從大學畢業以後聽過的很多演講,都是一邊滑手機一邊打發時間,但是 RYLA 目前的三個講座我都很有興趣的聽完,並且直接有在生活中、職場上如何應用的啟發,真的感嘆 RYLA 講師的素質非常的高,也很用心在帶給我們的演講上。

 

雖然講師是從「專案經理」的角度出發,與我從「新創 CEO」的角度出發會遇到的困難有很多不同,但是關於借用權威、溝通利益等方向的介紹都讓我有不錯的感觸,也是我之前有嘗試過,但還不熟練的方法。整體來說,我認為最深刻的啟發是「溝通像攀岩一樣是一個過程」這點,當我們與想法不同的人進入交談時,想的不應該是「我要打敗對方」、「我要讓對方知道我是對的」,且在交涉當中落於下風,或未達到所預期的目的時,也不必想著「我失敗了」、「這場對話真沒意義」,而是可以積極的去想在這次對話當中找到哪些新的資訊,知道對方有哪些先前我自己未意識到的想法,而能夠成為下一次對話的墊腳石,以至於能夠在多次的對話當中,越來越了解對方、越來越知道雙方認知的出發點有何不同、想要的作法為何相左,而能夠在攀岩過程的最後達到「共識」。這就是「協調」的精髓,也是「協調」要如何做到「跨界」的一種質的昇華,對於我未來公司做到跨國時,要跟更多背景更不同的同事共處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體悟,希望我也能夠在跨界的協調力上,與 RYLA 的夥伴們時時精進!

#ryla

#青年國際經理人

FB/IG:@rylayou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凱鈞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張凱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02
今天個人品牌力的講師介紹了兩個很重要的框架,一個是如何分辨適合的行銷通路,另一個則是如何找到最為重要的顧客分群。
Thumbnail
2024/03/02
今天個人品牌力的講師介紹了兩個很重要的框架,一個是如何分辨適合的行銷通路,另一個則是如何找到最為重要的顧客分群。
Thumbnail
2024/02/03
這次領導力講座對我來說是五個講座主題中,除了 AI 應用能力外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因為我正是 AI 新創的經營者,因此「領導力」如何建立,對我來說並不是五年、十年後需要考慮的問題,而是每天工作當中的迫切需要。 因為我是以工程師的身份擔任新創的 CEO,年齡也不過二十幾,而帶領的團隊卻多由四十至五十
Thumbnail
2024/02/03
這次領導力講座對我來說是五個講座主題中,除了 AI 應用能力外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因為我正是 AI 新創的經營者,因此「領導力」如何建立,對我來說並不是五年、十年後需要考慮的問題,而是每天工作當中的迫切需要。 因為我是以工程師的身份擔任新創的 CEO,年齡也不過二十幾,而帶領的團隊卻多由四十至五十
Thumbnail
2023/11/21
AI 共融力講座 講座當中,講師說到一個常聽到的觀點:「AI 取代人類職位的順序預計會是一般白領->高階白領->藍領」,課後,我由此提問:「那麼 AI 會把更多人擠壓到藍領工作,這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方向嗎?」 一種美好的想像是 AI 能夠將重複、無聊的事務做完,而讓人類「發揮出創造力」...
Thumbnail
2023/11/21
AI 共融力講座 講座當中,講師說到一個常聽到的觀點:「AI 取代人類職位的順序預計會是一般白領->高階白領->藍領」,課後,我由此提問:「那麼 AI 會把更多人擠壓到藍領工作,這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方向嗎?」 一種美好的想像是 AI 能夠將重複、無聊的事務做完,而讓人類「發揮出創造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課程早已結束,最後的團體督導,伙伴們互相交流,來拿結業證書囉!
Thumbnail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課程早已結束,最後的團體督導,伙伴們互相交流,來拿結業證書囉!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能夠在大學畢業後還有機會做 public speaking,我想我要謝謝的當然是「系統」。除了學校的老師們教育我如何做人做事,系統的教育也讓我學習到待人處事該有的態度。
Thumbnail
能夠在大學畢業後還有機會做 public speaking,我想我要謝謝的當然是「系統」。除了學校的老師們教育我如何做人做事,系統的教育也讓我學習到待人處事該有的態度。
Thumbnail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Thumbnail
我因為有參與新創投資,所以很常被政府單位、學校和各大加速器邀請擔任創業導師,也稱為業師。中間看到一些場景,也讓我對於業師這個角色有點反思,希望可以帶給創業者或者是正在幫助創業者的業師們一些參考。 好比說,在創業簡報比賽或募資路演(pitch)這個場景,常常是創業者和業師們首先產生火花的地方。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