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槍.寶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莫言的小說集,共有18篇小說,但地點都不離他的家鄉山東高密東北鄉。若不是張愛玲我也不會碰上莫言,這樣講似乎有點唐突,不過這本書是我用張愛玲的《半生緣》交換來的,有時候覺得換書很有趣,就跟二手書的購買有些許的雷同,就在於那種偶然間能得知他人的思緒的痕跡,畢竟在心靈上我們很難真的去認識他人的認識(如T. Nagel《What is iti like to be a bat》),但是在二手書上卻有時能看到他人的痕跡,包括畫線還是眉批,最浪漫的是在書末署名簽下閱畢年月日,而換書也是能從此得到驚喜,知道他人的閱讀偏好,而有時在這過程就能產生了巧遇,跟作者的巧遇,這就是我怎麼遇上莫言,而在知道名堂之後才知道原來是諾貝爾文學獎2012的得主,巧幸巧幸。

不過著實地在閱讀之初是有點摸不著頭緒的,畢竟在虛實交差之間,在現實與魔幻之間轉換與相連,是有些找不著方向的,但不得不說的是文字的粗實,在閱讀間對於中文的讀者是有相當的親和力能去進入作家所構作的世界—想像的土地:山東高密東北鄉。小說中,有著能纏腰柔軟如麵的寶刀;有鋪天蓋地而來的蝗禍;有三匹能讓妻離家垮的駿馬;有掛在杏樹上被道士拿來當作秀具的狼;有對蒲松齡的巧遇;有傳世的老槍。或許這些並不實存於高密東北鄉,但是這些並不只是幻想,自從出現在莫言的想像到具現在文字裡,這份著作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在這裡,這些都不再是虛構。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是《兒子的敵人》,說著孫馬氏有二子,孫大林與孫小林,而大林死在戰爭中,而小林也因為兵源不足必須充兵去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而在這期間只剩下唯一依靠卻必須充兵去的孫馬氏朝夕念佛,希求兒子能平安歸來,不料某日卻是衛生員與兩位民夫抬著用門板做成的擔架,呼著要孫馬氏來應門,聽著此當心落,沒有好事而只可能有壞事,面對這種事硬直的雙膝也只能癱軟。惟卻在開蓆驗屍時,「一道燦爛的綠光隨著蓆筒的張開突然地流瀉出來。她的哭聲一下子堵了,小桃的哭聲也停止了。她看到,那些積聚的綠光像輕煙散盡之後,一個身穿綠衣的士兵鮮明地出現在眼前。她聽到從眾人的嘴裡發出了一片驚嘆。菩薩啊,她的心歡快地跳動著,不是我的兒子,他們抬來的不是我的兒子!」那身綠軍裝還竟是敵軍的軍服,這讓衛生員無奈地還必須被民兵隊長給刁鑽了兩會,然而在裝蓆的當時卻是明明白白的看見裝入的是小林啊!而原先當然不是人就不驗正的,而雖才沒數日,孫馬氏卻越想越不記得兒子的長相,這時卻聽及那有著俊美臉龐的亡兵的低語:「大娘,我不是您的兒子,但我請您說我就是您的兒子,否則我就要被野狗吃掉了,大娘,求求您了,您對我好,我娘也會對您的兒子好的...」這樣折騰一陣後,終於是這具死屍被當作小林(或就是小林)留在了孫馬氏的家中,而在清理屍身時小林的面貌卻又漸漸地浮上了記憶的表層,而這和面前這句屍體又是多麼地相似,而在要將這個小林入土之間,胡同裡又冒出了個聲音:「孫馬氏,你出來!」又與昨日相同的衛生員,同樣的馬燈,同樣的宗牛皮挎包,同樣的白毛巾,同樣的搪瓷罐,又是兩位青衣民夫妻,又抬著一副擔架,又上面有個蓆筒,衛生員又是問了同句話:「這裡是孫小林的家嗎?」

本篇分成三段,第三段是短且促地收在這裡,這讓我有像看完《Predestination》的那種無限輪迴的震駭感,仿惚這是場不會結束的戰爭,也不會結束的哭喪,也不會結束的問屍,時間可能就停留在那日,每日每日的重複著同樣的行程,就像一個離不開的時間詛咒。這樣的故事並不是那種明顯的虛構,讓人可以在解開於現實之外安心無虞的閱讀,卻是那種勾纏著現實,實虛之間難分捨地無從辨別究竟這種混淆錯亂是否發生,而這就是莫言的魔幻之處,我想。
avatar-img
83會員
388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應該是張曼娟最著名的小說集了,曾經她被認識並不是以張曼娟被認識,而是以海水正藍的張曼娟被認識的,這是在他的研究所碩士時付梓出版的文集,可以見到最初的她的文字,而那是些許憂傷的。另外,也必須要提及的是,或許是因為1985年以及籍貫來自中國的關係,有些文字在現代的我的立場看來是有些不習慣的,
本書主旨不在於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而在哲學中重要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問題的提出,這刺激了思辨與更深層的思考,把或許所有人都曾有過的疑惑以清晰的方式表達而出,進一步使得所有人有機會去重新思考該問題。另外,附上英文書名是因為英文書名較能作為進入內容的前導,否則中文書名實在太容易被當作
又翻起張曼娟的書,是不知不覺的想靜靜心,或許是因為閱讀了《青春》而產生的感動,而覺的她的書有些許的療癒性,而就這樣追著找到了她的第一本散文集。 本書是以「緣」為主旨,與父母的緣分、與學生的緣分、與地景的緣分,或是與自己的緣分。就像作者說道書架上的古著也是李白老莊等的心情書寫,而這本散文吉也是
本文投稿 女人迷 womany 獲刊,先予致謝,並分享如下: (按:女人迷將本文標題使用為:張娟芬《愛的自由式》:愛是自由,也是多元,一併附上) 前言 知道張娟芬這位作家,是從死刑開始的,是從我受贈於一位教授《十三姨KTV殺人事件》這本書開始,同時,該書也是我「課外書」閱讀的起點。相隔十年的兩本
所謂發條橘子,在作者的引言《再吮發條橘子》中提到,「它代表了把機械論道德觀應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機體上去。」而這也就是故事的主旨,機械是國家,橘子是人類。知道這個作品是來自約兩年前電影重新上映,號稱三十年禁片解禁,這當然讓我忍不去去影院一探究竟,而今閱讀完原著,其實電影幾乎如實地翻拍了整本作品,
這本書除了書名的吸引人之外,因為推薦的關係以及閱讀過作者森炎的另一本著作《冤罪論》而覺觀點特別,故購入閱讀。然而,雖然旁徵博引不少如有康德、班雅明、奧古斯丁、杜也妥夫斯基等等,但在作者所分立討論的所謂正義論(按:指刑罰的倫理學基礎)上幾乎是草草帶過幾句就批評為偽根據而不值得一採,進而無從探究死
這本書應該是張曼娟最著名的小說集了,曾經她被認識並不是以張曼娟被認識,而是以海水正藍的張曼娟被認識的,這是在他的研究所碩士時付梓出版的文集,可以見到最初的她的文字,而那是些許憂傷的。另外,也必須要提及的是,或許是因為1985年以及籍貫來自中國的關係,有些文字在現代的我的立場看來是有些不習慣的,
本書主旨不在於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而在哲學中重要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問題的提出,這刺激了思辨與更深層的思考,把或許所有人都曾有過的疑惑以清晰的方式表達而出,進一步使得所有人有機會去重新思考該問題。另外,附上英文書名是因為英文書名較能作為進入內容的前導,否則中文書名實在太容易被當作
又翻起張曼娟的書,是不知不覺的想靜靜心,或許是因為閱讀了《青春》而產生的感動,而覺的她的書有些許的療癒性,而就這樣追著找到了她的第一本散文集。 本書是以「緣」為主旨,與父母的緣分、與學生的緣分、與地景的緣分,或是與自己的緣分。就像作者說道書架上的古著也是李白老莊等的心情書寫,而這本散文吉也是
本文投稿 女人迷 womany 獲刊,先予致謝,並分享如下: (按:女人迷將本文標題使用為:張娟芬《愛的自由式》:愛是自由,也是多元,一併附上) 前言 知道張娟芬這位作家,是從死刑開始的,是從我受贈於一位教授《十三姨KTV殺人事件》這本書開始,同時,該書也是我「課外書」閱讀的起點。相隔十年的兩本
所謂發條橘子,在作者的引言《再吮發條橘子》中提到,「它代表了把機械論道德觀應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機體上去。」而這也就是故事的主旨,機械是國家,橘子是人類。知道這個作品是來自約兩年前電影重新上映,號稱三十年禁片解禁,這當然讓我忍不去去影院一探究竟,而今閱讀完原著,其實電影幾乎如實地翻拍了整本作品,
這本書除了書名的吸引人之外,因為推薦的關係以及閱讀過作者森炎的另一本著作《冤罪論》而覺觀點特別,故購入閱讀。然而,雖然旁徵博引不少如有康德、班雅明、奧古斯丁、杜也妥夫斯基等等,但在作者所分立討論的所謂正義論(按:指刑罰的倫理學基礎)上幾乎是草草帶過幾句就批評為偽根據而不值得一採,進而無從探究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耽美圈最有名的校園文之一,最近更被翻拍成電視劇而引起熱議。盛望因父親工作關係在高中時搬到江蘇,盛望媽媽早已離世,盛望父親結識了新的女人並打算迎接她和她的兒子江添搬進來一起住。命運總愛捉弄人,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卻漸漸比兄弟還要親。
Thumbnail
🌿「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塵封的手箱,述說著家族的悲歡離合」 來賓介紹👏👏👏 -- 監製暨基金會執行長:李崗 -- 演員 飾演 顏惠民:蔭山征彥 改編自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原著《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我的箱子》 P.S:日本歌手一青窈就是一青妙的親妹妹唷!☝️
Thumbnail
兩個人回到莫思笛的房子內,瞧見桌上的書籍,莫思笛走向前拿起了神書,邊開口說道,「你看就是這本書,芸芸姑娘。」莫思笛藏不住喜悅像是急著與她分享般。 游芸芸看著莫思笛的模樣,心想著他的一舉一動著實可愛,也想到或許他就是自己多年前,無意間從湖裡救上岸的青年,想到這裡游芸芸,愈發感覺他更是格外親切了。
Thumbnail
回到家中的莫思笛往自己的木桌上,隨手就將「書籍」一放,他心想若這是神靈給的那此書不就是「神書?」 只是為何書籍上毫無此書的名諱,想到這裡,他突然想起這陣時日神靈、神廟,自己這陣子經常暈倒,種種事情,乍然想起在夢境裡,整個鎮都給滅了也成真。 「那麼游芸芸呢?她還好嗎?」他低頭嘀咕著。 莫
Thumbnail
這天,莫錚和眾師兄弟從外地趕回武當山,在強盜手中救下了一名樵夫,而樵夫執意要感謝救命之恩,在無法推辭之下,莫錚只好與莫斐將人陪同送回村裡。 兩人才陪著樵夫走進村子,就聽到了一陣奔跑聲,然後是婦人的身影直接朝這裡,幾乎是淚流滿面的飛奔而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前幾天,無意中在書店發現百歲作家莫蘭 ( Edgar Morin)近作《一個世紀的人生課》。他早就推出回憶錄,所以這本屬於「精簡版」,究其原因,背後連結第四任妻子的感情記錄。 聽到百歲人瑞,第一句話難免請教如何養生?莫蘭先生會侃侃而談,甚至強調人生就是一連
Thumbnail
一本書,可能出身自不同的地方。 【前情】一本活了六七十年的老書,名為《老夫》,即將被人類從倉庫抽出來。而《老夫》兩年前曾聽聞一本繪本「小繪」的偉大冒險。小繪曾經被買下,都進到了人類的家裡,卻被退貨了。原來,她並不值得......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Thumbnail
"蛙"  是由中國作家莫言,一位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 它是第一部深入關注現代中國六十年生育歷史的作品,堅決直視中國現實和人性的重要巨著。 中國大陸實行一胎化政策,這項措施意味著壓制人口增長,並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一政策違背了人性,因為中國人根深蒂固地秉持著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耽美圈最有名的校園文之一,最近更被翻拍成電視劇而引起熱議。盛望因父親工作關係在高中時搬到江蘇,盛望媽媽早已離世,盛望父親結識了新的女人並打算迎接她和她的兒子江添搬進來一起住。命運總愛捉弄人,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卻漸漸比兄弟還要親。
Thumbnail
🌿「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塵封的手箱,述說著家族的悲歡離合」 來賓介紹👏👏👏 -- 監製暨基金會執行長:李崗 -- 演員 飾演 顏惠民:蔭山征彥 改編自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原著《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我的箱子》 P.S:日本歌手一青窈就是一青妙的親妹妹唷!☝️
Thumbnail
兩個人回到莫思笛的房子內,瞧見桌上的書籍,莫思笛走向前拿起了神書,邊開口說道,「你看就是這本書,芸芸姑娘。」莫思笛藏不住喜悅像是急著與她分享般。 游芸芸看著莫思笛的模樣,心想著他的一舉一動著實可愛,也想到或許他就是自己多年前,無意間從湖裡救上岸的青年,想到這裡游芸芸,愈發感覺他更是格外親切了。
Thumbnail
回到家中的莫思笛往自己的木桌上,隨手就將「書籍」一放,他心想若這是神靈給的那此書不就是「神書?」 只是為何書籍上毫無此書的名諱,想到這裡,他突然想起這陣時日神靈、神廟,自己這陣子經常暈倒,種種事情,乍然想起在夢境裡,整個鎮都給滅了也成真。 「那麼游芸芸呢?她還好嗎?」他低頭嘀咕著。 莫
Thumbnail
這天,莫錚和眾師兄弟從外地趕回武當山,在強盜手中救下了一名樵夫,而樵夫執意要感謝救命之恩,在無法推辭之下,莫錚只好與莫斐將人陪同送回村裡。 兩人才陪著樵夫走進村子,就聽到了一陣奔跑聲,然後是婦人的身影直接朝這裡,幾乎是淚流滿面的飛奔而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前幾天,無意中在書店發現百歲作家莫蘭 ( Edgar Morin)近作《一個世紀的人生課》。他早就推出回憶錄,所以這本屬於「精簡版」,究其原因,背後連結第四任妻子的感情記錄。 聽到百歲人瑞,第一句話難免請教如何養生?莫蘭先生會侃侃而談,甚至強調人生就是一連
Thumbnail
一本書,可能出身自不同的地方。 【前情】一本活了六七十年的老書,名為《老夫》,即將被人類從倉庫抽出來。而《老夫》兩年前曾聽聞一本繪本「小繪」的偉大冒險。小繪曾經被買下,都進到了人類的家裡,卻被退貨了。原來,她並不值得......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Thumbnail
"蛙"  是由中國作家莫言,一位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 它是第一部深入關注現代中國六十年生育歷史的作品,堅決直視中國現實和人性的重要巨著。 中國大陸實行一胎化政策,這項措施意味著壓制人口增長,並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一政策違背了人性,因為中國人根深蒂固地秉持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