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下面一大包」到「玩笑開出包 」— 淺談better than博恩的政治正確

網路聲量是沒有分好與壞的。好與壞是相對的,並且由人所定義。
那只不過是一種數字統計,就像點擊率,你不會知道每個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人,他看完之後是感到舒服還是不適。有人曾說,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不管是批判或護航,只要是聲量,就等於知名度,這是硬道理,這是必要之惡。
說實在的,我不太相信一個連細微表情都會在鏡子前揣摩再三的人,會「不知道」什麼玩笑能開什麼玩笑不能開。最有可能的劇情就是:這是有意識說出來的。而且是寫手寫完還校對再三的段子。如果只有博恩一個人寫,那也許在缺乏多人討論的情況下容易出包,但通常他也不會在上台之前,沒有對任何別人表演過。
這「兩個鄭南榕先生」的玩笑或許踏到了所謂「政治正確」的紅線。
我認為這是有意為之,為了要搏眼球,求關注,其實走在危險邊緣的鋼索上,甚至不惜惹出點爭議,似乎蔚為一股潮流。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注意到,自川普的機關槍推特開始,臺灣的「發大財」乃至「撿到槍」,接著「你旁邊的人都在貪污」,這年頭不只網紅,幾乎可說是人人都在拚聲量,蹭熱度,出風頭。如果你只默默做好事(或是像這樣寫一篇不敢出錯的文章),那麼人家可能會連你是誰,都記不住。
政治正確,確實不是一種普世價值。開玩笑的拿捏標準,也是人人心中有把尺。
我記得曾經有一部是關於希特勒納粹在月球建造基地準備反攻地球的電影《鋼鐵蒼穹》,情節極盡嘲諷之能事。大家接受了。但是,在臺灣一群高中生在校園惡搞扮演納粹遊行卻被大量譴責,不只駐台北以色列辦事處發出聲明,甚至德國在台協會處長都對此表示難以置信。
你的政治正確,對他來說有可能是政治錯誤,「一芳兩制」的政治正確,可能跨越海峽之後就變成政治錯誤。就算是「一個博恩」,也能被「各自表述」。
事情總有一體兩面。
嘲笑喜憨餅乾諷刺總統口交醜化蘭嶼發電,我還能舉出更多譬如「肢體失調的海邊舞蹈」,這一系列看事情的角度,難道不是從一面倒的負面批判出發嗎?人類的大腦是這樣設計的,當你對一個刻板印象為壞的人,你很難去列舉出他的好,而慣性列舉他的壞來證明這個刻板印象是對的。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不自覺的偏見,源自大腦無法控制的「隱性歧視」》文章中就提到:「我們為何在潛意識裡藏有刻板印象,並非是因為我們天生邪惡,是因為我們演化來的心智,常常要在複雜的狀況下省力地快速作出判斷,那些無法有刻板印象快速省力地作出判斷的人,已經在演化的長河中被天擇淘汰掉了。」
博恩難道沒開過所謂「政治正確」的玩笑嗎?勞權罷工,農地工廠,甚至連肢體失調藝術的那一集,都是為了傳達政府補助與藝術創作的困境。結果,真正熱愛藝術的人,只看到「對作品完全去除原有脈絡,擅自嘲笑舞者的表演方式是思覺失調」,沒了。
我不是什麼「博學家」。
我當然知道什麼有可能是政治不正確。而「戲謔評論公眾」的本身,博恩的言論也變成了可受公評之事,所以,這是成為公眾人物或者想紅的必要之惡,你賺到了聲量,當然你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只是,我們要開始思考,當大家都在抵制某某某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可能從中去細看是在何種脈絡之下,才會讓我們、你們或者他們的處境,變得如此難堪?身處在「我們」的時候,當然抵制就變的完全政治正確了,可是那些的同理心跟感同身受呢?也許細細去品味那些脈絡,能夠讓「我們」變得更有智慧。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對作品完全去除原有脈絡,擅自嘲笑XX的表演方式」,那麼我們在評論博恩脫口秀中關於「這位民主先驅的玩笑」時,是否也要檢視自己,是否也「對作品完全去除原有脈絡,擅自批判脫口秀中關於某個橋段的玩笑是政治錯誤」呢?脫口秀表演的脈絡,乃至於對表演者本身的脈絡,是不是要縱觀所有的表演之後,才能夠做出更客觀的評論?
海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能納百川,言論自由之所以可貴,是因為我們能寬容彼此,理解,並去愛。民主並不是只有各黨各派互相攻訐,而是能夠在不同的背景以及信仰價值之下互相體諒並尊重。評論一件事情乃至於一個人的同時,我們也學習著如何去理解並同理那個人的想法。
有可能。我只是說有可能,博恩他自己也想知道,所謂「臺灣政治正確的底線」到底在哪裡,所以才不斷嘗試「出包」並且順便不小心獲得聲量吧。
我是個不喜歡惹爭議的配角,但我想我完全了解,「想紅」就必須付出相應代價的道理。不惹爭議的不沾鍋,總是很難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因為,從正面累積可能要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夠變紅、變有名、變有錢。時下的網紅經濟,所表現出的其實是一種「速成班」概念。
這也就是better than 博恩的政治正確。
客倌您認為呢?

★地方Justin需要您抖內支持→ 打賞文字這邊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