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義大利新寫實經典電影,就算沒看過也一定聽過《單車失竊記》(Bicycle Thieves),很難想像歷經大戰毀滅後的義大利,「一台腳踏車被偷了」竟然能構成一個故事,還拍成了電影!是的,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導演走過了砲火隆隆、百廢待興、經濟起飛的義大利,在「眼看那樓塌了」又「眼看他起朱樓」的歲月中,他以豐厚的人道關懷精神,透過電影時而尖銳批判道德與社會,時而在人物笑鬧聲中,抓出生活的悲涼以及溫暖。很多時候,新寫實電影其實乘載了這份人道關懷精神,透過狄西嘉的視角讓我們看到生命的酸甜苦辣。
「新寫實」這個詞彙開始在義大利影壇被視為一種新的美學範式,源自於維斯康提的《對頭冤家》(Obsession, 1943),一方面上承三〇年代文藝通俗片傳統,卻映照了彼時義大利的生活寫實樣貌。實景、定鏡長時拍攝、去戲劇張力美學,逐漸成為一種新的電影語彙。其中,「社會問題」成為影人聚焦著墨的題材,狄西嘉於 1944 年推出的《小孩正看著我們》(The Children Are Watching Us)便以兒童觀點訴說一名母親拋家棄子的故事。1946 年問世的《擦鞋童》(Shoeshine)再次從兒童觀點出發,刻畫義大利戰後兩名擦鞋童因故捲進詐騙事件,竟被送入感化院。想減輕彼此的牢獄之災,卻不小心反目成仇;也許打一架可以冰釋前嫌,豈料悲劇一發不可收拾。狄西嘉以其詩意的場面調度,生動而細膩地捕捉了兒童心靈脆弱瓦解的過程,和萬惡的大人(道德規訓、制裁者)嘴臉。這種內向心靈探索的作者筆法,貼合了寫實美學的規範,也逐漸將狄西嘉推向電影大師殿堂。人道關懷精神引領著他,兩年後推出《單車失竊記》,永恆經典從此影響世界影壇至今。
然而,狄西嘉稍早問世的《米蘭奇蹟》(又名:凡海慈航,Miracle in Milan, 1951)則是極為討喜、可愛、富有幻想色彩的作品。本片取材自劇作家薩瓦提尼(Cesare Zavattini)的小說《Totò il Buono》,描述一個從小被領養的小孩托托,被善良的老婦樂天教導。老婦死後,托托在孤兒院長大成人。滿懷誠意的托托,來到荒郊與眾貧民們建起了村落,一個不小心鑿開了油井,卻引來資本家眼紅,想把他們趕出去。老婦從天而降,帶來一隻許願鴿,有求必應。在上天保佑下,資本家被趕走了,托托率眾人騎上掃帚,飛向米蘭大教堂頂端。乘著飛翔的喜悅,一張字卡走進了我們心中:「迎向一個真誠對待彼此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