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這個新環境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跟大人在一個陌生環境,學習新事物的方法,有著許多的不同點。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像是一個白板依樣,在環境的改變與修飾之下,會慢慢在新的語言與生活方式下,塑造出他們的價值觀,與人的相處之道,還有表達自我的能力和看法。
這些發展,對於大人而言,並非陌生,然而,我們卻很難知道,孩子在遷徙的過程,在面對新的地理景觀與人物,這些新的刺激,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有哪些情緒的轉變,還有大人應該扮演什麼的角色。
其實,孩子有很多的情緒,但「清楚地」表達情緒,讓大人可以理解,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孩子表達的能力不同,學習表達的能力也不一,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做的,是哭鬧,是在爸媽意想不到的場合崩潰。很多時候,成人也很難理解這些情緒要怎麼處理,常常在面對新環境時,成人也有自己的壓力與挫折,是不容易察覺與面對的。
孩子可能在初期,會很安靜,靜靜地觀察,似乎是在放空,似乎是在思考。你問他們,今天在學校如何?他們總會回答:「我不知道」或是「我忘了」。
可能到了某個無關緊要的事件,孩子會莫名地潰堤、哭鬧,仿若從智人退化成野獸。剛開始,處理的大人會同情孩子,但當一段時間都無法溝通時,大人的怒意可能也會滿溢,接下來,便是一段時間的哭鬧與尖叫。
還記得,我第一次處理這樣的衝突時,恨不得自己往地底鑽個洞。在台灣,我可以在逼近抓狂的邊緣,找外公外婆換手,冷卻跟小孩中間的激烈情緒;但在德國,一切只能自己學習著處理,學習著從不同的事件中思考。
即便因此低潮過,但我一直相信:「孩子絕對有學習處理情緒的能力」、「孩子會慢慢長大,而我也需要不斷地進化」。在某次衝突過後,我對孩子說:「媽媽真的需要你的幫忙,如果我們沒有一起合作,我實在不知道怎麼繼續跟你開心地在一起。」我試著說著自己的困難,我試著用簡單地語言,讓孩子理解。有的時候,這個方法可行,但在孩子腦袋混屯的時候,真的需要簡單的指令,或是讓孩子在角落站著,冷卻自己爆炸的思緒。
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需要,也能夠發展出自己處理衝突的方法;然而,我們都要一直不斷地學習,訓練自己在衝突中,理解對方的情緒,了解衝突的癥結。
情緒,是個壓力鍋;然而,面對情緒的衝突,並沒有那麼可怕與痛苦。孩子需要在這些崩潰點,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生活的規矩,父母需要在這些時候,教育孩子那些在社會環境中所隱藏的潛規則。畢竟,如果連父母都不喜歡的行為,要怎麼期待其他人也能有相同的包容。
在這個新的環境中,孩子也慢慢發展出了洩壓閥:玩耍、音樂、畫畫、手作、烹飪、跳舞、運動;他們對於情緒的認識,就像是學習新的語言一般,絕對沒有完美或是熟練,而是在生活中,知道在什麼樣的狀況下,要用何種方式或話語應對。
也許,我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地長大、反省著自己的缺點、理解自己的不足。與其說是適應了環境,不如說是,我們都在這環境中,找到自己可以往前邁進的軌道,體認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在這過程中,喜歡自己的生活。
avatar-img
7會員
25內容數
關於我們的學習與那些小小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ewiss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到另一個環境生活,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對於陌生的人事物,會有哪些情緒? 人們常說,小孩很容易適應新環境,學語言也快,放他們在一個新地方生活,一下子就很會講了,不用擔心太多。可是往往對於現實,想像往往是比較圓滿.....
有很多教養的方式,但每個孩子都需要自己的家長,實驗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讓這些規範,可以一點一滴地成為生活的原則和習慣,讓孩子在碰到衝突和困難的時候,不會失去努力的目標。
孩子到另一個環境生活,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對於陌生的人事物,會有哪些情緒? 人們常說,小孩很容易適應新環境,學語言也快,放他們在一個新地方生活,一下子就很會講了,不用擔心太多。可是往往對於現實,想像往往是比較圓滿.....
有很多教養的方式,但每個孩子都需要自己的家長,實驗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讓這些規範,可以一點一滴地成為生活的原則和習慣,讓孩子在碰到衝突和困難的時候,不會失去努力的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