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在我想好好休息的時候

  在我想好好休息的時候,能療癒我的一種直接的管道之一,果然就是「文字」了。對於文字,我雖可說是熟稔,卻不至於癡迷,要自詡為「文青」或是「喜好文學的人」,還真有點不敢當,頂多是一位「如數家珍」的讀者吧。   只是,之所以能在文字裡歇息,無非是它們所構築的世界令人心安──先不論閱讀的文字類型,那些文字所承載的思想和情感,光夠我在片刻之間聚精會神,一頭栽進雪白紙頁裡由累累方塊字體編織而成的世界,像顆卵一樣被孵育,或像蜷縮在母親懷裡的嬰兒被照護,便使我得以心滿意足地吐納。渾身鬆下戒備,發出沉沉的呼吸聲也無所謂,再無日常的瑣事俗務來打擾,也無蠻橫如獸的人發動奇襲。
Photo by hannah grace on Unsplash
Photo by hannah grace on Unsplash
  自認為閱讀無法集中很久;視書籍的類型與主題而定,長為一個鐘頭,短則數十分鐘吧。我也實在難以追究,這樣的閱讀習慣是因是果?   畢竟,現代人的生活大多被各樣的人事物切割得零碎,步調也十足緊湊,於平日或週末,能夠有段完整的閱讀時間,儼然變得奢侈。   平日下班回家,用完晚餐,洗過澡,約莫八九點左右,如無事情待處理,我便會從書櫃了抽出一本書,偶爾讀上一個小說章節、兩篇散文,或是三首詩;假日在家,則選擇情節與邏輯緊密聯繫的小說或者非文學類的書看。而我其實也喜歡在網路上觀看由文學經典改編而成的電影與影集──影片比起書籍,更輕鬆可親了。不過,若想凝神讓思緒沉潛,讓想像遨遊,同時斂起浮躁的情緒與乖張的脾性,書籍便優於影片了。
  讀的人同時可以是寫的人。當我翻閱自己的日記,這是最直觀的感受了。   偶然在臉書上,看見自己兩年前的動態,提及自己正在經歷挑戰而備感煎熬,但是藉由一場畫展的豐富啟發重獲振作的力量。可我根本記不起當時到底遭逢什麼挫折,使我彼時的紀錄那麼「刻骨銘心」。拿出當時的日記一看,終於想起是為了什麼;邊寫邊讀,還有歷史的作用。後來又讀到於十一月某日所寫下的一段話:
  「關於冬天的心境呀,前年的像結出厚厚冰層的湖面,陽光很難照進湖底;冰凍的湖面看似靜止,湖底實則流淌著水。去年冬天的心境,則像松枝間凝結的霜,易墜的,卻是晶瑩的。今年的呢──冬天可還沒過完呢。」
  這段文字,雖出於自己筆下,現在卻看得胡里胡塗──抽象得叫我難以指認,但是句子是美的,這是顯然易見的。邊寫邊讀,也有純然美感的體驗。
  中秋剛過,一下子轉涼的天氣,島民們不得不承認夏天終於離開得連尾巴都看不見了;這一次,夏天沒有絲毫眷戀,時機一到,捲起行囊背著就走了──現在呢,秋天才剛剛開始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