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想好好休息的時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想好好休息的時候,能療癒我的一種直接的管道之一,果然就是「文字」了。對於文字,我雖可說是熟稔,卻不至於癡迷,要自詡為「文青」或是「喜好文學的人」,還真有點不敢當,頂多是一位「如數家珍」的讀者吧。
  只是,之所以能在文字裡歇息,無非是它們所構築的世界令人心安──先不論閱讀的文字類型,那些文字所承載的思想和情感,光夠我在片刻之間聚精會神,一頭栽進雪白紙頁裡由累累方塊字體編織而成的世界,像顆卵一樣被孵育,或像蜷縮在母親懷裡的嬰兒被照護,便使我得以心滿意足地吐納。渾身鬆下戒備,發出沉沉的呼吸聲也無所謂,再無日常的瑣事俗務來打擾,也無蠻橫如獸的人發動奇襲。


Photo by hannah grace on Unsplash

Photo by hannah grace on Unsplash


  自認為閱讀無法集中很久;視書籍的類型與主題而定,長為一個鐘頭,短則數十分鐘吧。我也實在難以追究,這樣的閱讀習慣是因是果?
  畢竟,現代人的生活大多被各樣的人事物切割得零碎,步調也十足緊湊,於平日或週末,能夠有段完整的閱讀時間,儼然變得奢侈。
  平日下班回家,用完晚餐,洗過澡,約莫八九點左右,如無事情待處理,我便會從書櫃了抽出一本書,偶爾讀上一個小說章節、兩篇散文,或是三首詩;假日在家,則選擇情節與邏輯緊密聯繫的小說或者非文學類的書看。而我其實也喜歡在網路上觀看由文學經典改編而成的電影與影集──影片比起書籍,更輕鬆可親了。不過,若想凝神讓思緒沉潛,讓想像遨遊,同時斂起浮躁的情緒與乖張的脾性,書籍便優於影片了。


  讀的人同時可以是寫的人。當我翻閱自己的日記,這是最直觀的感受了。
  偶然在臉書上,看見自己兩年前的動態,提及自己正在經歷挑戰而備感煎熬,但是藉由一場畫展的豐富啟發重獲振作的力量。可我根本記不起當時到底遭逢什麼挫折,使我彼時的紀錄那麼「刻骨銘心」。拿出當時的日記一看,終於想起是為了什麼;邊寫邊讀,還有歷史的作用。後來又讀到於十一月某日所寫下的一段話:

  「關於冬天的心境呀,前年的像結出厚厚冰層的湖面,陽光很難照進湖底;冰凍的湖面看似靜止,湖底實則流淌著水。去年冬天的心境,則像松枝間凝結的霜,易墜的,卻是晶瑩的。今年的呢──冬天可還沒過完呢。」

  這段文字,雖出於自己筆下,現在卻看得胡里胡塗──抽象得叫我難以指認,但是句子是美的,這是顯然易見的。邊寫邊讀,也有純然美感的體驗。


  中秋剛過,一下子轉涼的天氣,島民們不得不承認夏天終於離開得連尾巴都看不見了;這一次,夏天沒有絲毫眷戀,時機一到,捲起行囊背著就走了──現在呢,秋天才剛剛開始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四郎-avatar-img
2019/09/21
每天都會寫幾個字 也分享一下吧 今天早上寫的: 有種美 是蔚藍天空下 一片金黃稻浪 沐浴著陽光
鴿白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19/10/03
這段文字讀來感覺在發光呢:D
avatar-img
鴿白妮的沙龍
45會員
103內容數
鴿白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馬克的完美計畫》(The Honest Truth)無論從小說情節,或其精神意涵而言,都是一部「絕處逢生」的故事。馬克,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大半人生都在抵禦病魔,生命對他而言如此脆弱,人們彷彿生來就大步邁向死亡……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20
兒童離家的冒險故事,不難聯想到童書著名的「情節公式」之一:「在家/離家/返家」(home/away/home)。不過,離家主題儘管普遍,隨著細節的不同,依然可見每部作品的特殊之處:小主人公來自哪裡?何故出走?目的地是何處?與誰同行?途經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還有,作家怎麼著筆,又怎麼詮釋這趟歷程?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2024/03/19
這個故事與羅德.達爾收錄於成人短篇小說集《啊,美妙神秘的生命》一書中的〈世界冠軍〉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只是一個面向小孩,一個取悅的是大人。而作家預設並期望的讀者,是文本呈現而經作者建構的讀者形象,稱為「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那麼,同一個故事作為兒童版與成人版,它們有何異同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幾天工作上挺忙碌的,因為要早起,深怕睡不飽,就得試圖早點休息,以免影響隔天工作效率。 回家時總覺得時間好不夠用啊﹗ 想著今天還有日更沒寫出去? 想著明天上班的事? 想著好想看書啊﹗時間怎麼這麼少? 上班時間又覺得好漫長? 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矛盾感呢? 好想看書啊﹗可是眼皮很沉重, 現在時間是要早睡
Thumbnail
這幾天工作上挺忙碌的,因為要早起,深怕睡不飽,就得試圖早點休息,以免影響隔天工作效率。 回家時總覺得時間好不夠用啊﹗ 想著今天還有日更沒寫出去? 想著明天上班的事? 想著好想看書啊﹗時間怎麼這麼少? 上班時間又覺得好漫長? 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矛盾感呢? 好想看書啊﹗可是眼皮很沉重, 現在時間是要早睡
Thumbnail
1. 與友會面,通常第一句是:“最近怎樣呀?” 然後老是答:“很好呀。” 究竟怎樣好呢? 2. 如果有第二句,必然是:“忙嗎?” 近期的官方答案是:“不忙,但要做的事沒完沒了。” 我喜歡這樣的狀態。 3. 時間管理是我的弱項。 我想寫雜文、我想寫小說、我想看書、我想看電影,有時單純賴在網上。 4.
Thumbnail
1. 與友會面,通常第一句是:“最近怎樣呀?” 然後老是答:“很好呀。” 究竟怎樣好呢? 2. 如果有第二句,必然是:“忙嗎?” 近期的官方答案是:“不忙,但要做的事沒完沒了。” 我喜歡這樣的狀態。 3. 時間管理是我的弱項。 我想寫雜文、我想寫小說、我想看書、我想看電影,有時單純賴在網上。 4.
Thumbnail
你曾在清晨時,享受著一個人靜謐的時光嗎?那段時間,沒有車水馬龍的轟轟聲;沒有人來人往的喧鬧聲;只有自己緩緩的呼吸聲。 這週開始,我與朋友約定好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挑戰 66 天早起的習慣,維持一週的我,觀察到自己大腦與精神的變化,也覺得好像比過往擁有更多的時間,因此今天想與你分享,我的冬日清晨:
Thumbnail
你曾在清晨時,享受著一個人靜謐的時光嗎?那段時間,沒有車水馬龍的轟轟聲;沒有人來人往的喧鬧聲;只有自己緩緩的呼吸聲。 這週開始,我與朋友約定好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挑戰 66 天早起的習慣,維持一週的我,觀察到自己大腦與精神的變化,也覺得好像比過往擁有更多的時間,因此今天想與你分享,我的冬日清晨:
Thumbnail
生活可以一陳不變 也可以隨興所至 也許,生活裡有很多限制 就像一張白紙上已經有很多線條、點點 不過,還是可以遊走在這些線條之間 跨越這些點點之上 試著去揮灑   生活裡,真的有很多大大小小、甚至煩心的事 不過,我喜歡從這間夾縫裡擠出一點點空間 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喜歡的事 尤其睡前,我常常把時間丟給
Thumbnail
生活可以一陳不變 也可以隨興所至 也許,生活裡有很多限制 就像一張白紙上已經有很多線條、點點 不過,還是可以遊走在這些線條之間 跨越這些點點之上 試著去揮灑   生活裡,真的有很多大大小小、甚至煩心的事 不過,我喜歡從這間夾縫裡擠出一點點空間 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喜歡的事 尤其睡前,我常常把時間丟給
Thumbnail
年輕時把「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奉為圭臬,所以包包裡書是必備的物品,而青春彷彿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慢活,香醇的咖啡、流轉的樂音、舒適的角落,才能好整以暇讀一本書,外面的世界暫時隔絕,心無旁鶩,我的目光只專注在滿天的文字裡。
Thumbnail
年輕時把「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奉為圭臬,所以包包裡書是必備的物品,而青春彷彿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慢活,香醇的咖啡、流轉的樂音、舒適的角落,才能好整以暇讀一本書,外面的世界暫時隔絕,心無旁鶩,我的目光只專注在滿天的文字裡。
Thumbnail
我很喜歡閱讀,曾聽過一位很喜歡閱讀的朋友說過:「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是「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而已,中間並沒有任何的媒介,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我世界中的理解與知識系統跟書本的系統進行資訊交換,在空中咻咻咻的飛來飛去,我想我就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吧!我常遨遊在書海中尋找自我
Thumbnail
我很喜歡閱讀,曾聽過一位很喜歡閱讀的朋友說過:「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是「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而已,中間並沒有任何的媒介,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我世界中的理解與知識系統跟書本的系統進行資訊交換,在空中咻咻咻的飛來飛去,我想我就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吧!我常遨遊在書海中尋找自我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電腦前面敲著鍵盤寫些什麼。 好些日子,我總以忙碌充當藉口換取一些寧靜。 那種感覺好像全世界與人連接的門都關了。說也奇怪,我一個人待在關上門的房裡,竟也自得其樂,覺得美好。 封閉的日子過慣了,我變得更加懶散,懶得和人打交道,懶得應酬,懶得和無關緊要的人說些無關痛癢的垃圾話。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電腦前面敲著鍵盤寫些什麼。 好些日子,我總以忙碌充當藉口換取一些寧靜。 那種感覺好像全世界與人連接的門都關了。說也奇怪,我一個人待在關上門的房裡,竟也自得其樂,覺得美好。 封閉的日子過慣了,我變得更加懶散,懶得和人打交道,懶得應酬,懶得和無關緊要的人說些無關痛癢的垃圾話。
Thumbnail
在我想好好休息的時候,能療癒我的一種直接的管道之一,果然就是「文字」了。對於文字,我雖可說是熟稔,卻不至於癡迷,要自詡為「文青」或是「喜好文學的人」,還真有點不敢當,頂多是一位「如數家珍」的讀者吧。
Thumbnail
在我想好好休息的時候,能療癒我的一種直接的管道之一,果然就是「文字」了。對於文字,我雖可說是熟稔,卻不至於癡迷,要自詡為「文青」或是「喜好文學的人」,還真有點不敢當,頂多是一位「如數家珍」的讀者吧。
Thumbnail
但其實懶廢多好,多麼節省,多麼保重,不花心思。生活裡覆返無止的路徑與念想,構成擲地有聲的小天下。我是愉悅而隱形的,耳朵長成了監聽器,眼睛長成了潛望鏡。於是我等,等一隻獵物,使我注視和細聽。我豢養,卻不再殺害。
Thumbnail
但其實懶廢多好,多麼節省,多麼保重,不花心思。生活裡覆返無止的路徑與念想,構成擲地有聲的小天下。我是愉悅而隱形的,耳朵長成了監聽器,眼睛長成了潛望鏡。於是我等,等一隻獵物,使我注視和細聽。我豢養,卻不再殺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