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生活態度實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January 5, 2019
文|黃瑞茂
爬梳「社區營造」相關論述發展,關鍵不在「什麼是社區營造」?而是在我們從一步步的過程中,累積了什麼經驗?下一步目標又是什麼?2018大選啟示在於自我反省,如何從我們「要」何種生活方式,轉變到我們「選擇」何種生活方式,在行動步履中邁向下一新世界。
我們「要」解放權力,但想像力與自我意識的不足,沒有在協商過程中發展理想的生活共同意識。而面對氣候與社會改變的挑戰,資源有限,我們需要謹慎以對,秉持智慧「選擇」我們可以怎麼做。
關於未來,如何提供更多的機制以供新的世代選擇或是開創不同的道路與作為。需要從過去的經驗中好好思考,或是以臺灣經驗與世界對話找到可能的闢徑。其中富含科技應用與社群社會關係重構思維的「群眾募資」,是一個被實踐也積攢些許成果展現的機制。當中的有限經驗,所釋放出逐漸完整的思考,與小眾所共享的一種生活態度,已經成為社會聯結圖像一角,正在發酵作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目前群募尚無專法規範管理,其中社區營造的提案是由社區利益出發,是否涉及公益而該有勸募字號的問題目前遊走在公益勸募條例的灰色地帶。為此我們邀集了一群全臺最熟稔群眾募資的各平台代表,與長期關心募資與在地的余宛如立委、黃瑞茂老師一同探討。
2018年12月,我們舉辦了一場社造集資論壇,邀請募資前線工作者,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書豪、鹿港今秋藝術節敬業、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張雅琳、黃瑞茂老師、紅龜群募平台創辦人群洲,聊聊社區營造結合群募的心得。
目前群募尚無專法規範管理,其中社區營造的提案是由社區利益出發,是否涉及公益而該有勸募字號的問題目前遊走在公益勸募條例的灰色地帶。為此我們邀集了一群全臺最熟稔群眾募資的各平台代表,與長期關心募資與在地的余宛如立委、黃瑞茂老師一同探討。
2018年12月,我們舉辦了一場社造集資論壇,邀請募資前線工作者,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書豪、鹿港今秋藝術節敬業、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張雅琳、黃瑞茂老師、紅龜群募平台創辦人群洲,聊聊社區營造結合群募的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社會的現狀以及個人面對生活與價值觀的挑戰。文章深入分析了身為臺灣人的情感與思維,包括性別、貧富差距及政治影響如何形成當前的社會挑戰。透過生活哲學的視角,作者提議即使在困難中,個體依然應該努力尋找自我實現與平衡。文章同時反思了社會中每個人如何在各自的生活中進行選擇,並應對外在環境的壓力。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本文從新自由主義的視角以及其中的政治力量切入,討論在現今的社會中,以觀光為主的地方創生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文章指出觀光發展可能帶來的分配不正義及新自由主義對地方創生的影響。最後,我們更將走入地方,探討實際的地方創生風景。
Thumbnail
本篇分享了關於社會新創以及中產階級危機的故事。作者在講座中分享了在日本的實踐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分析了中產階級面臨的危機和潛在風險,提出了中產階級需要找回信任的問題,並提出了場域營造的方法論。在2024年以後的日子中,作者希望能進一步累積新的實踐經驗和倡議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不斷地接受刺激的我,在思考中,漸漸畫出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更認識自己,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社會的現狀以及個人面對生活與價值觀的挑戰。文章深入分析了身為臺灣人的情感與思維,包括性別、貧富差距及政治影響如何形成當前的社會挑戰。透過生活哲學的視角,作者提議即使在困難中,個體依然應該努力尋找自我實現與平衡。文章同時反思了社會中每個人如何在各自的生活中進行選擇,並應對外在環境的壓力。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本文從新自由主義的視角以及其中的政治力量切入,討論在現今的社會中,以觀光為主的地方創生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文章指出觀光發展可能帶來的分配不正義及新自由主義對地方創生的影響。最後,我們更將走入地方,探討實際的地方創生風景。
Thumbnail
本篇分享了關於社會新創以及中產階級危機的故事。作者在講座中分享了在日本的實踐以及對未來的規劃。分析了中產階級面臨的危機和潛在風險,提出了中產階級需要找回信任的問題,並提出了場域營造的方法論。在2024年以後的日子中,作者希望能進一步累積新的實踐經驗和倡議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不斷地接受刺激的我,在思考中,漸漸畫出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更認識自己,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