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早的事(發展篇)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心頭的刺不自覺升起,隨時會刺向任何一個人,分裂的社會,碎裂的片段,整個世界向來不是一個中心點,只不過是自我提升的關懷點罷了!如果真的可以——就算可以,世界和平也不會說到來就到來。要建立唯一的敵人,只要有我們共同的目標即可,只不過,這個敵人有沒有可能是我們自己?


你可能不會這樣想,你也從來不曾這樣想過,站在這裡,看著來來往往的人車,大多數的人只有想到自己的生活,不會共同思考一個標的:如何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好?我覺得那是個空殼話。台灣人的個性,改變也抱怨,不改變也抱怨,賣太貴被當成盤子,賣太低說沒有那個價值,這就是台灣人,一個狀況改變,例如馬路的擴寬或是縮減,如果(事先)告知,一定會有人跳腳說沒有收到通知。台灣人通不通人情?不通,你也可以說通,警察會幫你開道,只要你有危及生命之情事,警察會法外開恩,但不會因為你,特別幫你開倒車,很多狀況不能相提並論,但我們偏偏會,把任何事情放在一起比較,為什麼要這麼做?你明明知道,你還是會,只是因為相近?


我在台灣生活這麼多年,漸漸覺得台灣人的人情味也沒有那麼人情味,或者是看人的人情味。最美的風景是人,最討厭的風景也是人,光是「人」本身,我們好像也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想到我們是人。人有人性,有人類該有的本質,人應該不分性別,不分黨派,不分宗教或是種族,一律平等對待,但偏偏——就偏偏,加上了很多元素,我們會看性別,會看年齡,會看當局情勢,甚至會依當下情勢而作出錯誤判斷,就像博愛座的設計,是否已經變個調?立意良善,卻遭誤用,本意良好,卻惡意解讀,甚至曲解。人怎麼回事?是否真的就了解其本身,也只是看圖說故事?


我不期待社會會變好,性別會平等,如果真的平等,恐怕你早已化作塵土,不在人間。男女的議題,如今被無限放大,台灣的女權對比其他的亞洲國家,或許提升很多,但對比歐美女權,亞洲的女性在家庭與經濟的雙重夾擊下,她們都寧願選擇經濟,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原因?想必,我也不必再論述,畢竟,新聞頭條都有訴說,因為亞洲女性相比之下的歐美女性,更容易受到傳統家庭觀念,而相對下的男性,更難以趨於一種平衡狀態。歐美的女性對比歐美的男性,也相比之下,男性也不想談戀愛。全世界走入單身之餘,一人的終身生活是否真的會快活多?


或許吧?經營一個人的生活哲學,就像在自己的生活畫龍點睛一樣,需要增色才能添上不同的妝扮,就像單調的生活美學,就是少了點「顏色」,襯托出品味,你的儀式感,就像打扮好的精緻拉花,總要有「立體感」,加上擺盤,才是「一餐」。


你可曾有見過沒有擺盤好的餐點,讓你食不下嚥?畢竟就像超商廣告文宣一樣,看起來如此可口,如此點綴,如此精緻又如此美感的設計下,你才有食慾,你才會心動。實體上的蛋糕或是義大利麵,或是餐盒,或是烤布蕾,好像不是這一回事。


還是改個名字比較好?館長的 220 元便當被吵得沒完沒了,即使公布細節,鄉民還是不買單,當起酸民來。會相挺的仍相挺,不買帳的仍不買帳,好像每一個人都要人「餵」,被當成寶寶一樣呵護,忘記思考其相關細節,自己的生活自己買單,自己受寵,但別忘了,社會沒有這麼多人需要「被愛」,如果好聽的名字,就像佐醬料食材是一種華實的哲學,那麼我們真的太小看食物是怎麼會發生影響力,只不過那是便當,所看起來的「普通」菜色。


食物好吃嗎?應該是好吃,但不會難吃到哪裡去,你可以挑食,但挑來挑去,要不要乾脆吃你最愛的,剔除你討厭的,你的餐盤中只有蛋白質類,少許澱粉,沒有其他植化素,你吃得開心,吃得快樂,就忘記飲食的目的又為了什麼?整個食物群中,你大概也只有精緻類的食物清單,沒有多營養的食物類別,我看了太多的可口食物「美味」排行,高熱量與高脂肪,以及高甜度的食物容易榜上有名,而且容易佔據前幾名。


畢竟,我要你天天吃燻鮭魚,吃著綠色蔬果,喝著紫拿鐵果昔,然後加上瑜珈,一年不間斷的重複飲食,你會吃到瘋狂。偶爾來點「罪惡食物」不是罪,沒有人可以吃著如此高級健康的食物,然後身體健康檢查說一切功能正常,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沒問題。然而,食物本身是影響你的主觀意識本身,也就是你食物的基本投射出的意識形態,什麼是真正健康的?其實根本就沒有。我不是在說超級食物,而是就食物造就出的認知形式。







在每一個宛如神經髓鞘的分佈上,快得讓我們忘其真正的勢力,如果你看過電影情節,其惡勢力不會第一時間讓你知道,都是主角見到已經長得不得了的傷害時,都已經來不及。









即使是超級食物,我們其對食物的錯誤認知,造就了各種「走鐘」的身材,還有各種類型的觀念綁在一起。性別觀念也是如此,甚至——被動地用政治本身將我們的身心全部緊緊綁在一起。很多人說台灣人與中國人不同,是沒錯,但整體的「認知」觀念,卻相形無誤,或是整個社會中,被形塑得相當正確。


黨派影響其一個人的政治思想,雖然在中國社會本身,容易有黨派篇章,但也不代表我們「中國人」普遍相信中國共產黨的謊話或是真話,反正翻牆不會其社會主流。後天的整體意識,不管是台灣社會,還是中國社會下,其後續的發展,其實都是國家下的集體思想集合,我可以說,不管是台灣人還是其中國人,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國家的主流意識不會正確其發酵過,如果你是中國出生的中國人,在其社會強大的主導下,你是真的相信不是如此,還是反對其沒有反對的餘地?同樣的,當你在台灣說你投靠中國,台灣人其本身絕對把你倒戈,要你滾回中國去。舔共或是舔台,難道沒有中間路線?台灣人出生在台灣社會,就是要愛台灣,相信台灣,挺台灣,就像對國家主義的認同,容易當成愛國主義的精神指標,就容易被放大解讀。在自己的國家掛上自國國旗沒錯,如果是五星旗,一定有人會說話,相形之下,掛上星條旗,或是英國旗幟,怎麼就不見有人指指點點,或是是說反對的聲浪比較小?


政治的風浪影響對於其政治其本色,就像我們是怎麼樣的人,好像無不被指著鼻子說,那是不愛自己的國家或只是被政治渲染的「受害者」?我只想說,台灣人無不被政治正確影響太多,那些政治下的偏見,染上了整個人的身心,從裡到外,遍地整個文化足跡。當台灣的新聞處處報導著「政治」正確的風向球,好像不指著自己的國家就是錯誤?我想到南韓的新聞報導,或是日本的新聞,少有這類型的新聞。美國的新聞也都偏向世界為主的新聞專題,我們處處的社會風向球,轉動著極為正確的走向,告訴我們的中心思想如此正確,所以這到底是教導我們的民意思想主流,而是天天酸向台灣的新聞政治實為絕對正確?我實在看不出來。


性別要平權,如我所言,性別不是放在同一直線叫做平權,貧富也是如此,教富人捐錢給窮人,也不能改變貧富差距的情況。我每天看著各種薪資在各種「貧富」之間的打轉,我實在不能想像富有的情況是多富有,貧窮又究竟多貧窮?一棟高級住宅是一輩子買不起的奢華感,要價上億元,然而台灣的窮人卻是一百萬也拿不出來,甚至五十萬也不行。不吃不喝幾十年才買得起台北的房子,卻還有各種傷透腦筋的事,除了金錢之外,買房不是「金錢」的事,而是生活上的事,幫你解決房屋的問題,也不代表後續不愁吃穿,問題不是在房價本身,而是後續的衍生本身。你的人生大小事依靠你的房子到最後死在這,事情的問題點,你可能都沒有想到過。


一點接著一點,世界的每天變化,就像突然快轉的一天,很快就一年,然而,回到正常的播放速度,你才發現,吃著一餐其實只是前天遺留下來的剩食,或是是說,貧窮的定義已經改寫,真正的身心貧窮——看著荒漠,看著不像樣的家庭,看著我們想要力求的「精緻窮」,只不過力求想要的完美上進,只是泡泡上的破裂,也是月初的華麗,對比上月底的吃土。


反貧窮的背後是不甘願這樣做,只是這樣做,稍微有認知型態的人們——負貧窮的努力,那麼我們只是盡力維持那樣的正常化,用相對的方式來說,凸顯在反貧窮之後的人們,負貧窮只是通膨下,克制自己下的正常完美,而放大版就是反貧窮。


如果你懂我的意思,應該也多少意識到,整體的社會要走向我們想要的平衡發展,常常就會忽視到其他的現象,只關注在大方向。就像觀察家的鉅作一樣,點出世界的趨勢,忽視小細節,就容易走偏,別忘了,小細節可是更容易擴張任何一點的爆炸張力,讓世界趨勢走向不同的發展。沒有人知道細節的始末是什麼,病菌太小,小到你不在乎,真正的世界走勢,更容易見林不見枝。因此,不管是性別,還是任何的走勢,在每一個宛如神經髓鞘的分佈上,快得讓我們忘其真正的勢力,如果你看過電影情節,其惡勢力不會第一時間讓你知道,都是主角見到已經長得不得了的傷害時,都已經來不及。


這會不會是遲早的事呢?

23會員
2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如何在社交平臺上交友的困難,尤其是性別角色的影響。作者深入分析了習慣與慣性之間的區別,並反思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與相互理解的重要性。透過實例,提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最終,文章強調需要更主動地思考人際互動和自我改變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了現代社會的極端現象以及個人生活中的不滿與遺憾。透過對生活的反思,作者質疑媒體所呈現的所謂人生勝利組,以及在物價上升和社會不公的背景下,真正理解和同情他人是何其困難。文章結尾強調了對生活本質的思考,以及改變並非僅靠神靈,而是每個人的努力與理解。
在數位化與個人主義盛行的當今社會,現代人所面臨的問題愈加複雜,從氣候變遷到溝通不良,各種挑戰亟需解決。儘管AI帶來便利,我們的合作意願卻減弱,甚至陷入誤解和距離。本文探討現代人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並提出如何在競爭與個人主義中塑造更具意義的社會關係。
文章探討了現代人交友的困境,特別是在婚友社和交友軟體中,許多女生不主動尋求對話與互動的現象。作者質疑社交方式的變化及其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呼籲人們重視彼此的互動與連結,並反思個體主義對社交的影響。最後,文章指出,主動性是建立健康友誼與關係的關鍵。
本文探討了自我認識與性別角色之間的複雜關係,反映出父權社會對性別觀唸的影響,以及當代社會如何看待這些問題。透過對愛自己的理解,文章深入審視了性別平等的意義,以及我們在這個人類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了對傳統觀唸的挑戰。
本文探討了性別在現代人際互動中的影響,分析男女之間的互動模式、社會期待和性別刻板印象,進一步思考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過程中,如何突破性別侷限來建立真實的連結。強調在性別話題中,理解與包容是通往更平等社會的關鍵。文章也涉及了社會其他不平等問題,如貧富差距和國際援助,意圖引發讀者對現實的深層思考。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如何在社交平臺上交友的困難,尤其是性別角色的影響。作者深入分析了習慣與慣性之間的區別,並反思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與相互理解的重要性。透過實例,提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最終,文章強調需要更主動地思考人際互動和自我改變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了現代社會的極端現象以及個人生活中的不滿與遺憾。透過對生活的反思,作者質疑媒體所呈現的所謂人生勝利組,以及在物價上升和社會不公的背景下,真正理解和同情他人是何其困難。文章結尾強調了對生活本質的思考,以及改變並非僅靠神靈,而是每個人的努力與理解。
在數位化與個人主義盛行的當今社會,現代人所面臨的問題愈加複雜,從氣候變遷到溝通不良,各種挑戰亟需解決。儘管AI帶來便利,我們的合作意願卻減弱,甚至陷入誤解和距離。本文探討現代人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並提出如何在競爭與個人主義中塑造更具意義的社會關係。
文章探討了現代人交友的困境,特別是在婚友社和交友軟體中,許多女生不主動尋求對話與互動的現象。作者質疑社交方式的變化及其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呼籲人們重視彼此的互動與連結,並反思個體主義對社交的影響。最後,文章指出,主動性是建立健康友誼與關係的關鍵。
本文探討了自我認識與性別角色之間的複雜關係,反映出父權社會對性別觀唸的影響,以及當代社會如何看待這些問題。透過對愛自己的理解,文章深入審視了性別平等的意義,以及我們在這個人類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了對傳統觀唸的挑戰。
本文探討了性別在現代人際互動中的影響,分析男女之間的互動模式、社會期待和性別刻板印象,進一步思考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過程中,如何突破性別侷限來建立真實的連結。強調在性別話題中,理解與包容是通往更平等社會的關鍵。文章也涉及了社會其他不平等問題,如貧富差距和國際援助,意圖引發讀者對現實的深層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這起社會事件引發各種輿論,反映了臺灣社會問題的複雜性。文章中提出了改善生命教育、提高危機意識、以及加強社工師薪資福利等建議,藉此呼籲社會正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您可以改變臺北的房價荒謬嗎? 您可以改變臺灣的雙語政策嗎?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這起社會事件引發各種輿論,反映了臺灣社會問題的複雜性。文章中提出了改善生命教育、提高危機意識、以及加強社工師薪資福利等建議,藉此呼籲社會正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Thumbnail
本文將深入分析媒體如何引領社會進步,以及《臺灣國際報》如何推動臺灣與世界接軌的使命。深入報導、國際新聞和多元媒體環境對於改變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您可以改變臺北的房價荒謬嗎? 您可以改變臺灣的雙語政策嗎?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