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政治素人的產生與發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年國際政壇上備受矚目的話題之一,即是喜劇演員哲連西斯當選烏克蘭總統,轟動全球。同樣地,近來日本東京則有一群外型亮眼的政治新星,其中不乏歌手.主播……等,成功打入議會。由此可知,在當今民主社會的體制裡,民眾似乎越來越偏好紅極一時的新秀,而非傳統政黨出身的政治人物。

政治素人何以成功左右人民的選擇?

個人魅力:有趣的是,這些政治素人大都沒有任何的選戰經驗,常理來說,不論是經費來源抑或是背景人脈上,都不如其他候選人,因此在選舉時應該會比較吃力。但像是台北市新科議員呱吉就運用粉絲影響他們周遭的親朋好友,將其網路聲量化作選票;台北市長柯文哲則以其直言敢恕的風格獲得許多選民的青睞。由以上例子可以發現,這些政治素人皆能跳脫傳統桎梏,不論在個人風格或是行銷手法皆與過去截然不同,這很可能是他們能夠崛起的原因之一。
社會環境:以台灣來講,長期皆由兩大政黨輪流執政,但隨著時間與民主體制逐漸地成熟,國內的政治環境似乎愈趨惡化,貪汙抹黑等各種手段都屢見不鮮。於是,民眾似乎厭倦了這種生態,轉而尋求另一種可能,期盼能為台灣的民主及社會注入一泉活水。時代力量的洪慈庸立委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許多民眾由於當時對於軍中體制的不滿以及社會風氣的影響因此賦予其極大的支持。
或許我們能思考,還有什麼能夠助這些政治素人一臂之力?
可能是媒體為了收視率的炒作嗎?還是企業集團為了營利而贊助?

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

以前選舉時常見的面孔都是那幾個,再加上民眾對於絲毫沒有改變的民生經濟感到失望,使得台灣歷年來幾次選舉的投票率,都有不增反減的趨勢(表1)。但是政治素人的出現之後,似乎引起了人民的興趣,也更加地願意投入民主活動的參與,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立場。不僅如此,市場更是看準了這股商機,許多候選人的相關周邊商品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圖1)。種種跡象皆顯示了政治素人的出現確實有助於民主運動的活絡。
▲ 表1
▲ 圖1
圖片來源

操弄民粹的疑慮

無庸置疑地,許多政治素人若能成功吸引到自己的支持者,必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但令人擔憂的是,民眾是否能依照這個候選人的能力及日後對社會的貢獻而做出選擇,並非只是因為單純對其濃烈的喜好或一時的跟風。另一方面,這些政治素人正是因為缺乏經驗,所以應該要能著實了解選區正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明確且不模糊的應對政策及針砭。否則,一場場看似熱烈的造勢活動,只是淪為玩弄民粹的手法罷了。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源源不絕的素人政治出現究竟是好還是?
再者,當政治素人不再是素人後,
能否持續擁有剛開始一樣廣大的粉絲?
責任編輯:蔡耀龍 核稿編輯:陳柏健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佐科威為梭羅帶來一股新意,不僅基礎建設逐漸完整、開始建立公園、市場更新,也帶動經濟發展,讓投資者蜂擁而入,也為他的政治生涯帶來相當好的開始,接著也在2010的連任中,獲得高達90.1%的得票率,奠定深厚民意基礎。
近年國內軍警單位針對第一線執勤人員應勤裝備等皆有相當比例研改和調整,然而人員負傷、殉職的情形仍時有所聞。警察在執勤時為免自己於危險傷害中,使用警槍是自衛或逮捕歹徒選擇之一,而開槍所造成的誤殺誤傷卻可能使其必須獨自面對漫漫訴訟之路甚至負擔刑責,致使警察在執法時有諸多顧慮,影響了警察維護社會治安的士氣。
這週世界各地似乎都有示威遊行,無論是從香港還是到法國巴黎。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週年的日子,即便如此,對於香港的民眾而言,卻是一種國殤。眼看警民對立的升高,港府決定實施「反蒙面法」來遏阻示威民眾的衝突。而法國巴黎在最近發生了一連串示威遊行的活動,無論是警察、司機還是納稅人都不滿執政當局的作為。
2015年3月24日,一架載有150人、從西班牙巴塞羅那出發前往德國杜塞道夫的班機高速撞上法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谷,並旋即墜毀於此地。這起悲劇最初判定為意外事故,但在多日的調查後,法國官方最後發布的報告給出一個從未被納入可能原因的結論—這是一起人為的惡意墜毀事件。
司法,號稱正義,本應公正獨立裁決已是現代普世價值,但回過頭來看看七十年前的台灣,竟會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司法院大法官作為民主的底線、憲法守護者自居,應在國家機器違憲濫權時保護人民使其免受侵害而得以安居樂業,享受憲法所保障的權利。
街上有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三餐不繼,被熙來攘往的人們閃避唾棄;他們有很多名字,流浪漢、遊民、街友……他們是城市的「無家者」。透過認識無家者非主流的生存模式,及他們面對生命重大衝擊的生活經驗及豁達的生命態度,不僅可以打開文化視野,重新思索甚麼是人生中的必需,更可能了解每個無家者背後的「情非得已」。
佐科威為梭羅帶來一股新意,不僅基礎建設逐漸完整、開始建立公園、市場更新,也帶動經濟發展,讓投資者蜂擁而入,也為他的政治生涯帶來相當好的開始,接著也在2010的連任中,獲得高達90.1%的得票率,奠定深厚民意基礎。
近年國內軍警單位針對第一線執勤人員應勤裝備等皆有相當比例研改和調整,然而人員負傷、殉職的情形仍時有所聞。警察在執勤時為免自己於危險傷害中,使用警槍是自衛或逮捕歹徒選擇之一,而開槍所造成的誤殺誤傷卻可能使其必須獨自面對漫漫訴訟之路甚至負擔刑責,致使警察在執法時有諸多顧慮,影響了警察維護社會治安的士氣。
這週世界各地似乎都有示威遊行,無論是從香港還是到法國巴黎。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週年的日子,即便如此,對於香港的民眾而言,卻是一種國殤。眼看警民對立的升高,港府決定實施「反蒙面法」來遏阻示威民眾的衝突。而法國巴黎在最近發生了一連串示威遊行的活動,無論是警察、司機還是納稅人都不滿執政當局的作為。
2015年3月24日,一架載有150人、從西班牙巴塞羅那出發前往德國杜塞道夫的班機高速撞上法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谷,並旋即墜毀於此地。這起悲劇最初判定為意外事故,但在多日的調查後,法國官方最後發布的報告給出一個從未被納入可能原因的結論—這是一起人為的惡意墜毀事件。
司法,號稱正義,本應公正獨立裁決已是現代普世價值,但回過頭來看看七十年前的台灣,竟會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司法院大法官作為民主的底線、憲法守護者自居,應在國家機器違憲濫權時保護人民使其免受侵害而得以安居樂業,享受憲法所保障的權利。
街上有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三餐不繼,被熙來攘往的人們閃避唾棄;他們有很多名字,流浪漢、遊民、街友……他們是城市的「無家者」。透過認識無家者非主流的生存模式,及他們面對生命重大衝擊的生活經驗及豁達的生命態度,不僅可以打開文化視野,重新思索甚麼是人生中的必需,更可能了解每個無家者背後的「情非得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指出:「以民眾為基礎的人,就像把政治地基蓋在沙子上面一樣危險。」。領袖魅力,一開始令人目眩神迷,就像柯文哲崛起,是因為民意喜歡他的素人色彩,所以支持他。但如今,潮水退去,民眾才發現:他的所作所為,正是他當初所大加批評的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柯文哲和民眾黨成員在選舉失利後的反思和感謝。柯文哲則強調革命尚未成功,仍將努力。柯文哲這場選舉是公民運動,並思考未來的改進方向。柯文哲指出選舉經費可以不要太多,強調公民運動的成功。他也提到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新政治、新文化的象徵,並表示對年輕一代的期望。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Thumbnail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網路行銷策略。文章提到柯文哲在網路媒體的討論度遠超過其他兩位候選人,並分析了在YouTube、TikTok和Google上的搜尋聲量比較。作者也提到了短影片平臺對於候選人形象塑造的影響,以及在選民心中勾起興趣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探討了資訊真假查證的重要性以及市場變化對於行銷的影響。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投票前夕,柯文哲和吳欣盈在今天上午舉行了一場國際記者會,宣布他們的政見和對台灣未來的願景。柯文哲強調,這次選舉是台灣歷史上首次有代表第三勢力的總統候選人。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還有兩天就是臺灣總統選舉(沒有人再說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啦!),原本被視為陪跑的柯文哲好像突然間「很有當選希望」,會不會真的能打破藍綠兩黨的傳統勢力,成功建立第三力量?一切拭目以待。當然,柯文哲到底是代表改變和突破既得利益集團的新勢力,還是第三股爛勢力,真的是令人擔心。
Thumbnail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指出:「以民眾為基礎的人,就像把政治地基蓋在沙子上面一樣危險。」。領袖魅力,一開始令人目眩神迷,就像柯文哲崛起,是因為民意喜歡他的素人色彩,所以支持他。但如今,潮水退去,民眾才發現:他的所作所為,正是他當初所大加批評的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柯文哲和民眾黨成員在選舉失利後的反思和感謝。柯文哲則強調革命尚未成功,仍將努力。柯文哲這場選舉是公民運動,並思考未來的改進方向。柯文哲指出選舉經費可以不要太多,強調公民運動的成功。他也提到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新政治、新文化的象徵,並表示對年輕一代的期望。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Thumbnail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網路行銷策略。文章提到柯文哲在網路媒體的討論度遠超過其他兩位候選人,並分析了在YouTube、TikTok和Google上的搜尋聲量比較。作者也提到了短影片平臺對於候選人形象塑造的影響,以及在選民心中勾起興趣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探討了資訊真假查證的重要性以及市場變化對於行銷的影響。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投票前夕,柯文哲和吳欣盈在今天上午舉行了一場國際記者會,宣布他們的政見和對台灣未來的願景。柯文哲強調,這次選舉是台灣歷史上首次有代表第三勢力的總統候選人。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還有兩天就是臺灣總統選舉(沒有人再說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啦!),原本被視為陪跑的柯文哲好像突然間「很有當選希望」,會不會真的能打破藍綠兩黨的傳統勢力,成功建立第三力量?一切拭目以待。當然,柯文哲到底是代表改變和突破既得利益集團的新勢力,還是第三股爛勢力,真的是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