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1/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少有人走的路:愛與依賴

今天分享著名心理學家派克醫生(M. Scott Peck, MD) 在《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中對於愛與依賴的看法。這本書的宗旨在於告訴讀者,必須學會及時地修正自己的心靈地圖,從而走上愛與成長之路。
修正心靈地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讓童年缺少愛的人重新學會自愛和愛別人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假若你決心這樣做,那麼這本書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幫助。
作者提到,墜入情網的本質,是嬰兒時代「無所不能」的「自我界限」在成長過程中被客觀世界不斷修正限制的過程中,偶然遇到新的殖民地時的狂喜。這種狂喜是情感、心靈和獨立性的退化,遲早如潮水般退卻。
我們必須學會及時地修正自己的心靈地圖。圖片來源網路
我們必須學會及時地修正自己的心靈地圖。圖片來源網路
雖然陷入情網時自我與客體暫時合二為一的和諧感和愉悅感,與真正的愛極為類似,但兩者仍有本質區別:陷入情網是力比多推動下暫時的高峰體驗,讓自我界限短暫地急劇擴充(let go my ego boundaries),但遲早恢復原狀;而真正的愛是自我完善,可以讓自我界限緩慢擴充,長久地停留在「高原體驗」之上,不再退回原狀。
作者還指出,依賴者只會苦思如何獲得他人的愛,但無力愛他人,其行為無法帶來心智成熟。消極性依賴者(passive-dependent)為了盡可能維繫同他人的情感關係,寧願犧牲對方的獨立和自由,這樣一來,更容易使彼此的關係出現障礙。過分強烈的依賴感,多是來源於童年時期父母愛的能力的缺乏,且將不幸延續給下一代。
人類對寵物的愛,大多是看重寵物對主人的遵從度和依賴性;有些父母對孩子、乃至親密關係中,也常會出現將對方的遵從度與依賴性當作愛的必然要求的錯誤。「我們豢養寵物,只是希望它們永遠都不要長大,乖乖的陪伴我們。我們看重的,是寵物對我們的依賴。」
愛與自我犧牲
不合理的給予以及破壞性的滋養,都有一個共同特徵:給予者以「愛」做幌子,只是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把對方心智的成熟當一回事。受虐待狂者把忍受虐待視為真正的愛,只是他們尋求報復快感的前提,忍受虐待的動機,是來自恨而不是愛。愛永遠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愛。
愛不是感覺,不是內心戲,而是合理而持續的付出。一種典型的付出即為精神貫注。但其與愛的主要區別在於,精神貫注的對像不一定是人類,其出發點也不一定是對象的心智成熟;而真正的愛,須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獻,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愛的對象得到成長。體現關注,一種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傾聽」。在不同場合,對愛的對象的傾聽,需要在聚精會神地聽與完全不聽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盡可能滿足對象成長的需求。
愛與風險
1、死亡的風險:大多數有心理疾病的人,都不能清醒而客觀地面對死亡。我們不妨把它當成「永遠的伴侶」,想像它始終與我們並肩而行。在「死亡」的指引下,我們會清醒地意識到:人生短暫,愛的時間有限,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視死亡,就無法理解什麼是愛,什麼是生活,無法體味生命宏大的意義。
2、獨立的風險:獨立往往意味著對擺脫最親近的人的依賴,這個過程一般是痛苦的。
3、承諾的風險:做出承諾,是愛的基石之一。具體而深刻的承諾,即便不能保證情感關係一帆風順,也會起到很大作用。
4、愛的最大風險之一,是以謙遜的態度行使權利,這種行為最普遍的結果就是愛的衝突。這必然需要我們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自律,是將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約束,以此促進對方心智的成熟。
愛者與被愛者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付出真愛的人,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很多人卻無法做到這一點,由此導致身心的痛苦乃至嚴重的疾病。不把別人看成獨立的個體,無視別人的獨立和自由,這種情形最極端的體現,就是「自戀」,也即在潛意識裡將他人視為自我的延伸。
這個專欄是我的私人博客,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希望和大家一起,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或者覺得我為您帶來新的觀點,少許思考,請考慮付費訂閱,或者單次贊助我的寫作。我會把訂閱收益,全數捐給「612人道支援基金 612 Humanitarian Relief Fund」幫助香港的抗爭者。「612人道支援基金」是為所有在反送中運動中受傷、被捕或有關人士,提供醫療費用、心理/精神輔導費用,法律費用及其他相關的人道支援。我會在收到贊助的下一個月,第一篇文章公布捐款詳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