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大學入學前購買的,是作為史學導論的選書。就整體而言,它的體積輕薄短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看完想想歷史之後再重新拾回本書閱讀,會由衷的佩服牛津出品。
從一開始是敘述了歷史學開啟的脈絡,從最初希羅多德開始,到最後隨著時代的變化歷史學隨之調整的過程一一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以及歷史學家製作歷史的手法之演變,從傳統的方式開始敘述起,在提到因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歷史學的本質和社會學的本質是不一樣的,他們同樣是追求真實,但歷史追求的是事件的真實,社會學要揭露的是關於整個社會的現象、趨勢的真相甚至於結構的真實。
但對於歷史學所追求的真相之定義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這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是怎麼生成的呢?一開始的歷史是為宗教服務的,前面提到了歷史本身是民族情結之一,不只是民族,它能凝聚人心,近代的民族國家的概念也由此而生。但就最開始,以及到現在,歷史這門學科只像是為某些事物服務的副產品,舉例來說為宗教、為政治,且我們在最開始的定義尚未分明的時候,要如何分辨這份文本的真實性、和神話及詩歌的區別、依據是什麼,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文藝復興的年代就被提出歷史學家所產出的歷史是值得懷疑的,這直到現在都還存有疑慮,
因為歷史本身是可以由不一樣的民族、政府、宗教所撰寫,因此歷史的真實性一直以來是我們必須懷疑的。
在此不將本書做摘要,於今年的我更能夠理解裡頭所敘述的哲理,對我個人而言,它是本需要分段看完的書,但每一章節都是信息量龐大、且是學習歷史學時會遇到的問題,比如說,老師們在教導我們史學耶就該抱有的態度是不能將個人的偏見帶入你的研究,但身為歷史研究者的我們就不能有立場嗎?就不能有自己的偏見嗎?其實在學完一年、看完想想歷史以及本書,我更加確定的是,比起不將自己的偏見或立場加入論調中,我們更應該要確認我的資料來源、文本是可信的,以及要說服別人我的解釋是可信的。俗話說:「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人類的複雜程度也造就了各式各樣的多元角度和論調。
也到了真的上過社會學的課程才真正認識到所謂「社會學」、「政治學」的差別,因為某天上完社會學的我因為韋伯的理論才去找教授詢問:社會學和歷史學的差別在何處?看完這本就會覺得我不該那麼早去麻煩老師的,「歷史」在我看來,其實算是個集合名詞,它包含了人類一切的活動,因此社會學和歷史學的差別其實就在於研究的方式,研究者想解決的問題類型,依據後世的標準才進行分類和職業化。
我會覺得《想想歷史》這本書著重在歷史學「職業化」和因應時代潮流所做的「全球史」的部分,但歷史學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告訴讀者「歷史」的發展脈絡和延伸,是兩本相似但有差異的書,總而言之,為推薦兩本一起服用,不論先看了哪一本,在看了另一本後有一定基礎也能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