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掃除,總是會挖出被遺忘的東西。
這天,媽媽拿了一台舊數位相機出來,說是Casio的,要我研究看還能不能加減用。
翻翻說明書,是1998年出產的相機,已經是20年前的產物了。
笨重的機身和大大的翻轉鏡頭,跟現在的相機差很多之外,再仔細看一下:
【高畫質 132萬】
100萬高畫質啊......今天連手機配備的相機都有1千萬畫素,最高級的甚至有裝4千萬畫素鏡頭呢。
【最大12.8秒動態攝影】
最大可錄影12.8秒,大約只等於一個限時動態的長度而已。
【記憶卡】
打開記憶卡,卡匣般的大小,一點也不像今日的輕薄,上面寫的8可不是8G,是8MB。
我用手機替他拍的這張照片,就1.5MB,所以現在的照片它只能儲存不到10張。
而且這台相機放太久,硬體也不行了,換了電池開機切到拍照模式,幾秒鐘就自動關機,根本無法拍照。
回頭對我媽說「你的手機拍照都比它好用喔。」
=======
說起來數位相機雖然在1980年就開始研發問世,但初期只是具備基本效能,影像解析度還嫌不足。
直到1990年Kodak以Nikon單眼相機的機身為基礎,使用1.3百萬畫素的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為影像感測元件,才大幅改善數位相機的畫質,成為日後數位相機普及的技術基礎
90年代後期,數位相機逐漸在一般家庭流行,出外遊玩拍拍紀念照已經相當實用且方便,還能省去購買底片、洗照片的時間金錢。
雖然當時在攝影界一直有底片和數位的爭論,在當時攝影師眼中,數位的畫質精細度還是比不過底片。
隨著時間技術不斷進步,Nikon、Canon、Fuji等大廠陸續研發符合民眾使用的消費型相機及專業型的高階數位相機。
進到2000年代初,數位相機的市場才正式超過傳統底片,就此底片逐漸走向被取代的命運。
=======
有人稱數位時代的電腦、手機都是快速產出然後被快速丟棄的垃圾,每隔幾年換個新技術、軟硬體升級,舊機型的馬上就沒有價值了。
就算沒有壞,充電還能運作,也幾乎等於「沒有用處」。
至於我手上這台舊相機嗎?
若是底片相機,復古跟韻味是還有藝術的價值,底片雖然小眾卻還存在於市場,且往專業攝影玩家發展。
像這種90年代的數位相機,如果想刻意追求低畫素的【復古像素】,使用濾鏡程式能夠仿製,也不會有人真的去找台舊數位相機來拍照。
說起來真是尷尬的時代產物。
我想它的價值,只存在於那些替20年前的人拍下的相片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