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成功企業必備的一堂課: 當責管理與團隊領導

    領導不是穿救生衣的人,而是尋求團隊最大存活機會的人。
    前陣子看了本說話之道的書,鼓勵講者多利用比喻的技巧讓聽眾馬上了解,清楚狀況。其中更引用了一段《聖經》裡的對話。弟子問耶穌:「對眾人講話,為什麼要用比喻呢?」耶穌說:「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這說來好像跟團隊有些岔題,但團隊的組成是「人」。讓人聽得懂人話,其實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目前的工作屬於業務開發性質,在一個龐大且知名的跨國企業裡工作,除了與公司內部許多優秀同仁合作之外,如何與公司外部的前輩及優秀經銷夥伴並肩作戰並達成業績目標,也是我的責任之一。在超過十五年業務相關的職涯裡,我發現唯有團隊的力量能讓一個企業成長,絕對不是單一明星球員的豐功偉業,更不是企業體質天生有多麼健全。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擔負著重要的角色,而如何利用每個人的特長並推動整個團隊前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身為一位專業的地方媽媽來說,如何確保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順利往下一個階段邁進,團隊管理也是必要的本事之一。
    團隊運作的四大指標:了解成員、有效溝通、感謝及肯定、讓團隊成長
    身處在台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在處處為職業婦女著想的幸福企業上班。大部分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是由保母、長輩、外傭帶大,我甚至還聽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分別飛往不同的國家打拼工作,久久才回台見自己的孩子一面。我也曾經看過一部Youtube上的短片,針對孩子的個人問題分別詢問父母及傭人,結果傭人答對的比例異常的高。所以父母親真的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瓶頸嗎? 答案不用說了我想大概也呼之欲出。
    如同我曾經在自己的臉書上分享過,雖然我的孩子只有六歲,但我經歷過孩子情緒起伏,也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了解他的人格特質。於是我明白,要讓他面對新的挑戰,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昧的把他往外推,而是必須停下腳步,牽起他的手告訴他我們會陪伴他一起前進。因此,唯有了解對方的需求及溝通模式,才能進到下一階段「有效溝通」。
    然而「有效溝通」這件事,個人認為要做到十分的不容易。我們太習慣有效率的說話方式,也太習慣指令式的說話內容。我永遠忘不掉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老闆永遠會將他的政策透過管理部公布在布告欄上,就算公告前找來各部門主管進行對話,但由於老闆的氣場太過強大,說穿了整場會議最後只有他一個人說話而已,其他人的意見則是被自動忽略,可想而知執行的內容及效果當然不如預期。還有一種情況是明明主管四處親自宣導過也溝通過,甚至白紙黑字的寫下會議紀錄給雙方,但人的記憶總是隨著時間過去而歸零。或是因為不了解該件事的重要性,所以無法準確執行交付的工作內容及要求。所以清楚的傳達及理解交付事項,也是一個雙方可以努力的共同目標。
    (節選自《說話有趣逼得每個人都愛你的62個技巧》)
    「別再提到棍子跟胡蘿蔔,因為你其實兩個都沒有。」
    在Alex老師過去經營企業的經驗中,發現企業為改善現況而制定的規範大多是懲處員工,像是扣薪。但實際上抓出那些表現比較不佳的員工,企業並不會因此理解員工疏失的原因,進而得以改善這些員工的表現。相反的,當企業運用一些有趣的團體活動,不僅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並進而增強團隊的凝結力。套用在與小孩的互動上,就像是老師交代每首鋼琴曲至少要練三次,與其每天嘮叨孩子提醒他去練琴,倒不如用「練完就可以跟媽媽合唱一首喜歡的曲子喔!」來誘導他練琴,或許還比較有效。
    當責者:激發改變、找到解答、承擔責任、正視現實
    回到課堂最終的重點之一,老師提醒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將公司的發展重點與自己目標連結。不要只在意自己的KPI,而是將高度提升並連結到公司的發展目標。
    此時我忽然想起前輩說過的一句話,「或許我們現在做的不被看好,對於眼前的績效也不會有讓人為之一亮的地方,或許我們未來也不一定會在同一個地方任職,但只要我們是在做對的事,那就值得了。」
    即使身為團隊中不起眼的一份子,都應該努力並相信組織能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好。因為組織就是我們的船,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船上的一份子!
    #一談就贏 #鄭志豪的談判教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