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關於誤會

只要是人,都想趨近開心的事、避開不開心的事,哪些事會讓我們覺得不開心呢?有很多,其中與「誤會」沾上邊的事,多半都會產生不愉快,有的人對誤會,只是看看而已,不覺得誤會會影響到他們什麼,有的人會對誤會比較有反應,會難過、悲傷、委屈,甚至假裝無感,或轉為攻擊行為,例如生氣、憤怒。
誤會,顧名思義「錯誤意會」,誤會是天天都會上演的事情,天天都會發生「錯誤意會」他人,所以,人與人之間發生誤會,一點都不奇怪,不發生誤會,才真叫奇怪,畢竟,我們不可能完全了解身邊的朋友,所以理當也不能期待身邊的朋友完全了解自己,再者,大家每天都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在努力,所以每個人都會不斷成長,既然都會成長,那麼想法肯定會不斷更新,你覺得你有可能每天都追蹤到每個人的最新消息嗎?如果不是的話,是不是也開始覺得,被誤會好像也沒有想像中這麼嚴重了?
有的人被誤會,不會怎麼樣,但有的人被誤會,會比較有反應,這之中的差別在哪呢?差在他們對人際關係中的關注點不同,前者在人際關係中,優先考量的是「自己」,後者在人際關係中,優先考量的是「他人」,無論是前者也好,後者也好罷,飛飛在此認真且嚴肅的強調,這兩者沒有好壞之別,也沒有正確與否的差異,唯一差別只差在大腦判斷自我認同的「資訊來源」不相同,前者因優先考量「自己」,所以大腦判斷是否達自我認同的標準,是依據「自己」、「自己的感受」,後者因優先考量「他人」,所以判斷自我認同的標準,當然是依據「他人」、「他人的感受」,當然這也包含「他人的回饋」。
坊間不少文章總是倡導著:「不要把判斷自我認同、認可的決定權,交給他人」,在此飛飛有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在人際關係中,自己會優先考量的對象是「自己」還是「他人」,這是與生俱來的特質,像是原廠設定一樣,因為是本質,所以很難改變。若你是我先前提及的前者,那很恭喜你,距離你達到自我認同的困難度,相較比較低,因為你只需要克服你自己,倘若你是我前述內文提及的後者,在人際關係中,優先考量的是「他人」、「他人感受」時,難度確實比較高,因為在你真正建立起自信心之前,你必須先面對接踵而來的正負向的「他人」回饋。
不論你是前者也好,後者也罷,沒有哪一種最好,這也與象徵自信、不自信沒有關聯,只要是我們發自內心做出來的行為,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我們不需要因為他人言語,就老是惦記著要如何將自我認同、認可的決定權交回到自己身上,因為會優先考量他人感受,是與生俱來的特質,也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倘若你身邊有一位這樣子的朋友,你肯定會覺得他是個懂得「換位思考」的暖心人,與這樣的朋友相處,應該很舒服才是。
回過頭來談「誤會」,前述提及被誤會時,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有的人只會讓誤會,像蜻蜓點水一樣的快速拂過自己的心,但有的人會產生比較多的情緒,不論是哪一種反應都好,沒有反應、比較少的反應也都好,當然,若心理出現不舒服或其他負面情緒,也不代表比較差,這都只是一種現象,是根據我們的個人特質,而衍伸出來的現象。
有的人認為,人會害怕被誤會,是因為對人際關係有些渴求,渴求被人認同、被人喜歡,擔心如果自己被誤會了,那意味著他人不喜歡、不認同自己。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事是,不喜歡被誤會、害怕被誤會是正常、自然現象,但這些來自他人帶給我們的情緒波動想要有多少,自己是可以決定的,透過移轉目標,或是設下更明確的期待,會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更自在,也更能平常心的面對誤會,因為你最後會發現,糾結於他人的誤會,或是努力向他人釐清誤會,其實對於完成期待、目標,沒有太大幫助。
而我想,這也是上述提及前後者人的差異,前者人優先考量的對象是自己,因此理當對自己的渴望、期待是專注的,但後者人因要顧慮的事情相對比較多,因此,心力被分散,所以才有「移轉目標、設下更明確期待」的建議。
舉例來說,倘若今天你與朋友在一個共學的環境中,他對你的行為有些誤會,你大可有這樣的想法:「我們是一起來學習的,如果你今天仍然想這樣看待我的為人,那也沒關係,我透過主動提問,來學習我所不知道的知識,同時也加強自己的不足,我對自己的學習態度,問心無愧,最後也確實得到我想要了解的知識,這樣的結果對我來說已足夠,我不期待你的認同,我只要對我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目標負責即可」。
這是我最近的一些心情寫照,寫來與大家分享,期待大家在吸取他人文章觀點的同時,也可以更肯定現在的自己,認識自己的目的,不是要改變自己,而是要更理解、更接納現在的自己,共勉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