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說,《》這本書專門解決複雜問題的思考工具,然後發現更多問題。
作者Donella H. Meadows(唐內拉・梅多斯)為全球人口、經濟、環境問題的系統研究立下典範。同時也是《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聖吉的老師。
本書初稿完成於1993年,正著手出版的同時,作者卻已在2001年逝世。終於在2008年發行,2016年出版中譯本。雖是20年前的著作,但我認爲書中的系統模型非常受用,無論在金融、管理或任何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都能幫助釐清概念,突破不知如何下手的困境。
什麼是系統思考
世界很複雜,系統思考是一個簡化世界的工具,了解社會的動態,包括歷史軌跡到未來走向。
實體的系統概念例如:公司、學校、國家公園...
抽象的系統例如:人際關係、個人的時間管理、理財規劃...
它被廣泛運用在商業經營、股市投資、生態環境、國家政策.......
系統的組成
- 要素
- 連接
- 功能或目標
對於系統的構成,可以理解為:達到目標,需要每項要素互相連接。
以儲蓄為目標而言,哪些要素可以幫助達到目標?這些要素的連接關係是控制變因還是不可控制? 系統是一個流動性的、有因果關係的結構,我們不能因為系統龐大而忽略複雜問題,反而需要審視目標,根據目標界定系統的分析範圍,找出背後的影響主因。
流動性系統的指標:存量與流量
存量:能被觀察、感知、測量的任何東西
實體的存量有人口數量、書店中的書、銀行裡的錢...
非物質的存量像商品評價、知識量、對世界的美好想像...
流量:一段時間內改變的狀況
譬如出生和死亡的人數、書店中的進貨量與銷量、金錢的收入支出...
或者評價的好壞、成長或衰退、成功或失敗...
系統的特性
一個完善的系統會有適應性、自組織能力,及層次性,三者密不可分。能夠自組織、自行修復的系統就代表著能應對突來變化、適應新的結構,層次越複雜、關係錯綜盤雜的系統,相對越穩定。
1、適應性
有適應性的系統可能是經常動態變化的,相反地,一直保持恆定的系統其實並不具備適應力。
2、自組織
具有塑造自身結構、生成新結構,學習,多樣化和複雜化的能力。
3、層次性
十個零件組裝成一個穩定部件,十個部件組裝成更大的組件,十個組件裝配成一個完整體。
系統的功能
調節迴路 存量穩定,趨向一個目標進行調節或校正的作用,有動態平衡的特徵。調節迴路是保持平衡或達到特定目標的結構,也是穩定性和抵抗制改造的根源。 增強迴路 會強化系統本身的變化趨勢,呈指數曲線。如果A能引起B,那麼B是否也有可能引起A? 用系統思考觀察世界 本書以國際公共議題為例,說明系統思考的六大障礙及八大陷阱,我整理3個常見的思考陷阱。若不想錯過本書精華,也可參考我繪製的讀書筆記。(頁面右下角可縮放調整大小) 系統思考 - Plectica Start mapping your ideas with Plectica today 1、就事論事的假象 殺人者應該被判死刑嗎?
死刑是對重大罪犯的唯一解嗎?
死刑能降低犯罪率嗎?
從家庭關係、教育發展、人際關係、社會價值觀、心理狀態...會否都是潛在因素? 沈迷於系統產生出來的事件,卻很少關注行為歷史,因為這些事件通常伴隨著情緒,應該切割感情面,從行為的目的中發現線索,發現潛在的系統結構。 2、直線思考的陷阱 1958年毛澤東認為麻雀是害鳥,影響農業,因此發起「消滅麻雀運動」。
《人民日報》認為,這是人類向自然開戰,征服自然的歷史性偉大鬥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甚至文藝工作者也歌頌「這場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性偉大鬥爭」。 結果使農田當中的害蟲幾乎沒有天敵,而讓次年的糧食嚴重欠收,發生極為嚴重的饑荒問題。 看似合理的預期和推理,最後可能什麼也沒有。選擇干預系統前,應蒐集系統裡各個要素與連結關係,再根據目標進行調整。 關於直線思考陷阱,《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討論人類的思考偏誤也有相同論點。 3、身份認定的期望落差 身為一名漁夫,漁船是抵押貸款購置的,為了養家,但對魚群數量的狀況也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會過度捕撈。 又如軍公教的年金改革,長遠看來是為了國家的財政著想,但因為角色認定,多數退休的軍公教人員會一昧認為當權者有意挑戰軍公教人員應屬的權利(或福利),引發反彈聲浪。 受到資訊,動機,抑制因素,目標,壓力以及對其他角色的限制等因素影響,系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存在有限理性,這可能會產生促進系統整體福利的決策。儘管如此,仍可以透過精緻的設計,使其維持適當的功能。 界定系統的目標與邊界 系統思考的重點之一,就是必須建立關係圖,只有將這些要素連結起來,才能發現問題、設定目標、解決問題。 對不同的目標界定,有時可以省略流量為雲,但在這個案例裡,需要畫出「雲」的流向。(《系統思考》第173頁) 「雲」代表流入量與流出量 「方形」代表存量 「T型的水龍頭」代表影響因素,也是存量與流量的連結關鍵 如何活用系統思考? 面對難題時,把系統迴路畫出來。系統迴路即:問題本身、造成問題的可能因素、這些可能因素的相應對策、相應對策的執行難度與需求。畫出系統迴路後,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成本,選擇效率最高、或傷害最小、或最符合需求的對策。例如: 問題1:想要養成早起的習慣 不能早起、總是賴床的可能因素:太晚睡、睡眠不足、沒聽到鬧鐘、沒有早起的慾望 晚睡的原因可能是:工作加班累、孩子吵鬧無法入睡、晚上常有朋友聚會、晚上還要上課⋯⋯ 這些原因的相應對策:調整工作狀態、和孩子分房睡或約法三章、和朋友改成假日聚會、晚上課程後馬上回家睡覺不做雜事、鬧鐘音量調高放在伸手按不到的地方、把早上追劇當成早起的慾望⋯⋯ 相應對策的執行難度與需求:晚上的課程後不做雜事有難度、找不到提振精神的一件事⋯⋯ 最符合需求的對策是:調整工作狀態,規劃日程,為每件事設定截止日,甚至設定執行速度,減少加班。 問題2:不想盲從媒體風向 導致盲從的可能因素:不了解事情的始末、受朋友影響、不知道怎麼分辨訊息、被情緒影響⋯⋯ 這些原因的相應對策:蒐集資訊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朋友不一定是對的、對媒體訊息抱持懷疑的態度、和情緒性字眼做切割⋯⋯ 相應對策的執行難度與需求:沒時間蒐集資料了解事情、不相信朋友可能會失去友情⋯⋯ 最符合需求的對策是:和情緒性字眼做切割,如果媒體訊息讓自己有害怕、生氣、指責的負面感覺,就停止觀看這種訊息,看其他媒體訊息。 補充資料 關於系統思考在管理學上的應用,《經理人雜誌》2017年11月刊,有很大的篇幅介紹,並提供實踐步驟。 經理人 第156期:解讀經典著作《系統思考》,跳脫思考謬誤和盲點。 願閱讀成就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