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寫作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試讀讀以下的段落:
母親確實是位很能幹的人,可是我也明白她不過是死扛這個重擔罷了,家族中有好些人患病而身體不適無法工作,母親不僅要支撐家裡的經濟更需要負擔病人的醫藥費。母親不是聖人,朋友也不多,因此她只能向我傾訴及抱怨,我——很心疼母親,我總是感覺到她生命中的苦澀卻很少體會到她的喜悅。
作者描述的到底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很能幹?死扛重擔?孤僻?心中多苦澀而少喜悅?還是把以上的都共冶一爐?我們描述一個人或一件事,當然可以有很多面向,而把所有面向都講一遍,是否能讓別人全面瞭解那人那事?敘事者或許對那人那事瞭若指掌,但對讀者和聆聽者來說,是否可以憑一個段落或在短時間之內,把所有資訊都接收並且消化呢?
作者描寫「母親」很能幹,是怎樣能幹呢?她為甚麼要獨自負擔家族裡的問題?她是個天生悲觀主義者,還是另有苦衷,使她人生毫無喜悅?這一切一切都是讀者的疑問,希望從作者的描述中得知的,但作者沒有再詳細描述下去,最後在讀者的腦海中,並不是那麼瞭解那位「母親」。
寫作貴乎簡約,意思並非說字數越少越好,而是經過精挑細選,再聚焦一個重點來仔細耕耘。
曾經有個學生拿著自己一篇描寫文給我看,請我給予意見。她的文章結構工整,文筆流暢,描寫之中帶有抒情部分,是一篇不錯的文章。其中有些描寫部分占了不少篇幅,我問她因由,她卻一時答不上來。這有兩個可能:一、她純粹享受描寫的過程,忘記了為何要花篇幅來描寫那些東西;二、她為了使文章讀起來更「文學」。創作的人要清楚瞭解自己的創作意圖,除非為了交差,否則無端浪費自己的筆墨,也浪費讀者的閱讀時間。敘事是一種人類獨有的溝通模式,而這種模式更是藝術性的。
曾經有一項科學實驗,有三件玩具放在同一處,一個年幼孩子想要實驗人員拿其中一件給他,人員表現出理解他的意思,並把他要的玩具遞給他。接著,年幼孩子想要另一件東西,人員指著他不想要的那件,告訴他不可拿那個,然後把他想要的那件遞給他。孩子告訴人員他搞錯了,表現出不滿意的表情。實驗結果顯示,孩子跟人溝通,不只想要正確拿到某些東西,還希望不讓人誤會自己的意思。人類學家托馬塞羅(Michael Tomasello)指出,孩子除了擁有想得到東西的目標,也企圖與大人成功溝通。(註)
大凡敘事的背後總有意圖,意圖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即使多複雜的意圖,也需要整理、琢磨,在過程中把意圖弄清楚,才能好好敘事。
維爾納.錫費:《敘事本能:為什麼大腦愛編故事》(台北:大雁文化,2019),頁47-4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許多家長都問我,孩子都不愛閱讀,其實他們不是不讀,而是把「讀」轉化為互聯網的「搜尋」(search)功能。只要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一滑再一點,想要甚麼文章故事都瞬間「躍然mon上」。怪不得文化理論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說後現代文化的特徵是碎片化、零散化,其中就包括閱讀。
    我喜歡在寫作班上跟孩子做一些跟寫作沒有甚麼關連的活動,例如「繪畫接龍」。我會先畫一個圓圈,然後請他們逐一在圓圈上加一筆,每次以一筆為限,而且完成後需要令人明白那是甚麼東西。結果往往出人意表,孩子盡情想像,並且
    廣東話「想創你心」意即「你想得美」,或指人妙想天開。「創」本身解作傷口,引申為開啟、建立等意思,有獨特的、首先的意味。沒錯,大凡創作,都是血淋淋的經驗,所謂嘔心瀝血,用心的創作人肯定明白箇中滋味。
    如何能把故事說得好,要視乎寫作人的技藝有多高。而技藝的高低,首先不是談論懂得運用多少種寫作技法,而是對故事本身有多深刻的洞見和感受。亞里士多德提出過一個永恆存在的問題:「人該如何度過一生?」故事就能為人提供許多可能性。法國劇作家尚.阿努伊(Jean Anouilh) (註2)說:「小說為人生提供了
    故事的角色可以叫任何名字,也可以是人或動物,甚至無以名狀的怪獸,無論如何,從他們天馬行空而佈局混沌的創作裡,或多或少都可以看見埋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自我,而從他們眉飛色舞、口沫橫飛的表現之中,感受到一種釋放,猶如把忍了許久的屁噗滋噗滋般放出來。
    語言從來都屬於人民的,文學創作者沒有不從人民的角度,寫出屬於人民的作品,那些才是流芳百世的活文學。林老師的肉身雖朽,而精神會長活於人心。
    許多家長都問我,孩子都不愛閱讀,其實他們不是不讀,而是把「讀」轉化為互聯網的「搜尋」(search)功能。只要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一滑再一點,想要甚麼文章故事都瞬間「躍然mon上」。怪不得文化理論家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說後現代文化的特徵是碎片化、零散化,其中就包括閱讀。
    我喜歡在寫作班上跟孩子做一些跟寫作沒有甚麼關連的活動,例如「繪畫接龍」。我會先畫一個圓圈,然後請他們逐一在圓圈上加一筆,每次以一筆為限,而且完成後需要令人明白那是甚麼東西。結果往往出人意表,孩子盡情想像,並且
    廣東話「想創你心」意即「你想得美」,或指人妙想天開。「創」本身解作傷口,引申為開啟、建立等意思,有獨特的、首先的意味。沒錯,大凡創作,都是血淋淋的經驗,所謂嘔心瀝血,用心的創作人肯定明白箇中滋味。
    如何能把故事說得好,要視乎寫作人的技藝有多高。而技藝的高低,首先不是談論懂得運用多少種寫作技法,而是對故事本身有多深刻的洞見和感受。亞里士多德提出過一個永恆存在的問題:「人該如何度過一生?」故事就能為人提供許多可能性。法國劇作家尚.阿努伊(Jean Anouilh) (註2)說:「小說為人生提供了
    故事的角色可以叫任何名字,也可以是人或動物,甚至無以名狀的怪獸,無論如何,從他們天馬行空而佈局混沌的創作裡,或多或少都可以看見埋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自我,而從他們眉飛色舞、口沫橫飛的表現之中,感受到一種釋放,猶如把忍了許久的屁噗滋噗滋般放出來。
    語言從來都屬於人民的,文學創作者沒有不從人民的角度,寫出屬於人民的作品,那些才是流芳百世的活文學。林老師的肉身雖朽,而精神會長活於人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從他的文章中,我好像可以猜想媽媽小時候的樣子,那樣的懷抱夢想卻有現實打壓的無奈,那樣的許許多多的愛卻無法溫柔展現,那是一個什麼樣壓抑卻又快樂的年代呢?
    Thumbnail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需要獨處時才能閱讀的書。 作者宋貞林在母親離世後,赫然明瞭曩昔中的母女日常既是平凡,更多的卻是珍貴與脆弱,臻至母親再也無法觸及時,她才驚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其實皆為母女生命裡絢爛的刻畫。因此,她決心提筆書寫這本《謝謝妳是我媽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跟著這本書揭開身世之謎,一切從複雜到簡單-只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而且是媽媽口裡的「下人」所生。所以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言語總和另一個仿若充滿性魅力的女人重合。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從他的文章中,我好像可以猜想媽媽小時候的樣子,那樣的懷抱夢想卻有現實打壓的無奈,那樣的許許多多的愛卻無法溫柔展現,那是一個什麼樣壓抑卻又快樂的年代呢?
    Thumbnail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需要獨處時才能閱讀的書。 作者宋貞林在母親離世後,赫然明瞭曩昔中的母女日常既是平凡,更多的卻是珍貴與脆弱,臻至母親再也無法觸及時,她才驚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其實皆為母女生命裡絢爛的刻畫。因此,她決心提筆書寫這本《謝謝妳是我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