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精神疾病圈子亂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精神疾病圈子裡,我們通常將紀錄疾病或是抒發負能量的帳號稱為「鬱帳」。
一部分是因為,裡面的人們大多罹患過憂鬱症,因此有「鬱帳」一詞出現。
不過,在我待在這個圈子兩年以來,我發現了不少驚悚以及可怕的地方。
鬱帳的病患大多落在14~24歲這個區間,也就是國中到大學這段學生時期。
而大家在自介個版時通常會打上一些「精神疾病圈子」的基本資料。
姓名、診斷碼、住院次數、自殺次數、自殘狀況(縫針過的就會寫縫幾針)
而許多人就會以這些來互相比較。
比較誰的診斷碼多,診斷嚴重程度,自殺未遂幾回,自殘誰割的深...諸如此類。
這是變相的在疾病的圈子裡互相比較,比較誰比較可憐,誰需要多一點的憐憫。
這是非常可怕的,許多人深陷在這裏面無法自拔,為的是想多點關注。
我也曾經一段時間深陷在內無法脫身,但當我意識到這樣無法對病情有幫助時,我選擇離開。因為我曾經一度靠著自殘的量來博取成就感,割得越多,似乎就越需要幫助,越需要被關注。當我發覺這件事的可怕後,我不再混這個圈子了。
因為這樣,我永遠好不起來。

而這個圈子會如此,也不難理解,實際上很多人都待在憂鬱的狀況下久了,而不想離開了,因為這是一個溫床,有正當的理由可以或許關注及同情,因此就不想好起來了。
到這裡,是我認為非常驚悚可怕的地方。
也期望,各位能用健康的方式生活及獲取幫助。
avatar-img
23會員
6內容數
事實就是事實,事實卻不是事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尹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木炭燒著,我強迫自己吸入更多的一氧化碳,用封箱膠帶密封住任何一處有可能讓空氣滲透的地方。
當被貼上某些標籤,就得花一輩子去證明自己的清白。
現在還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在「靠,再活一天吧」而沒有自殺走下去的。
「原來自己,太努力了。」
關於快樂和製造快樂,擁有什麼才能擁有快樂?
木炭燒著,我強迫自己吸入更多的一氧化碳,用封箱膠帶密封住任何一處有可能讓空氣滲透的地方。
當被貼上某些標籤,就得花一輩子去證明自己的清白。
現在還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在「靠,再活一天吧」而沒有自殺走下去的。
「原來自己,太努力了。」
關於快樂和製造快樂,擁有什麼才能擁有快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為了持續守護青少年的社群網路安全,Instagram 在亞太區各國陸續推出「青少年帳號」,提供由家長引導、更安全的青少年社群使用體驗。青少年帳號將自動開啟保護措施,包含與陌生人的交流限制、過濾不適當的社群內容等。
這裡來和大家分享 17 個關於演算法的技巧、成長秘訣和最佳實踐,幫助你更了解 Instagram,獲得更高的觸及率,並在 2025 年更快地成長。 第一點:Instagram 限時動態不會幫助你獲得新粉絲,但它是讓你的帳號快速成長的關鍵!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違反直覺,因為限時動態不會直接吸引新的人
Thumbnail
隨著 Instagram 預計在 2025 年停止特效功能,許多使用者擔心限動和貼文會消失。這篇文章提供詳細指南,教你如何快速下載並保存所有限動、貼文和 Reels 回憶。文章涵蓋從下載檔案、日期範圍到解壓縮檔案的步驟,幫助你輕鬆保留回憶,確保這些美好瞬間不會因政策變動而消失!
Thumbnail
只要你的帳號還沒有被拿去亂發訊息,先不要急著解除臉書帳號連結,或到帳號中心從被盜帳號移除已經綁定的email, 手機號碼。也先不要重安裝IG。這是我們還能取回的關鍵之一。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為了持續守護青少年的社群網路安全,Instagram 在亞太區各國陸續推出「青少年帳號」,提供由家長引導、更安全的青少年社群使用體驗。青少年帳號將自動開啟保護措施,包含與陌生人的交流限制、過濾不適當的社群內容等。
這裡來和大家分享 17 個關於演算法的技巧、成長秘訣和最佳實踐,幫助你更了解 Instagram,獲得更高的觸及率,並在 2025 年更快地成長。 第一點:Instagram 限時動態不會幫助你獲得新粉絲,但它是讓你的帳號快速成長的關鍵!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違反直覺,因為限時動態不會直接吸引新的人
Thumbnail
隨著 Instagram 預計在 2025 年停止特效功能,許多使用者擔心限動和貼文會消失。這篇文章提供詳細指南,教你如何快速下載並保存所有限動、貼文和 Reels 回憶。文章涵蓋從下載檔案、日期範圍到解壓縮檔案的步驟,幫助你輕鬆保留回憶,確保這些美好瞬間不會因政策變動而消失!
Thumbnail
只要你的帳號還沒有被拿去亂發訊息,先不要急著解除臉書帳號連結,或到帳號中心從被盜帳號移除已經綁定的email, 手機號碼。也先不要重安裝IG。這是我們還能取回的關鍵之一。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