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2/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理解市場的恐慌程度

投資的原則說應該趁市場恐慌時進場,眾人恐懼時才是該貪婪的時候,但人有時候都不一定能夠客觀理解自己的情緒了,如何能了解市場其他人是不是陷入恐慌?最常被認為市場瀰漫恐懼情緒的表現,應該是短時間內的大跌現象,例如農曆年後單日大跌近700點(跌5.75%),創最大跌點紀錄,是一種恐慌情緒的表現?其實當日外資賣超金額不到200億,還排不進台股單日外資賣超金額紀錄的前10名;2018年10 月11日台股單日大跌660點(跌6.3%),外資賣超302億也像是恐慌的表現,但2007年7月27日還曾經出現外資單日賣超623億(跌4.2%)的紀錄,而且當年8月1日外資再賣近490億,這更像是恐慌情緒蔓延,類似這樣的現象會是進場的好機會?
2018年10月份的下跌,確實出現近1~2年內股價指數的相對低點,但2007年的7~8月份更像恐慌情緒蔓延的下跌,卻是當時1~2年內的相對高點,幾乎是空頭的起跌位置,2007年短時間內的大跌無法視為是進場機會
股市短期內大跌不一定具有投資機會,理解市場是否陷入恐慌,要看市場的情境及對應的經濟情勢變化,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