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寄生上流看:「媽媽」間的隱性比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媽媽友是新名詞,舊時代的媽媽友可能單純是孩子同學媽媽之間的交流。現在,可能還在孕育寶寶階段的孕婦們,就會有交集。不管妳在媽媽教室、網路社團、社群網站或是LINE群組裡頭認識媽媽朋友,這些聚集點都象徵著有著相同身份的媽媽歸屬地。
網路、媽媽群組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同樣的也會衍生出許多價值觀的衝突、歧異。看完寄生上流後,我想聊聊我在這部片的小小心得,以下可能會有一點劇透,請小心服用。
電影一開始,就以「空間」直接了當的描述兩家貧富的差距;金家兄妹為了找鄰居的WIFI,鏡頭便流暢的帶完整個金家的格局。空間不僅狹小,甚至連上個廁所,頭都可能撞到天花板。而朴家又大又寬敞,彷彿遺世獨立一般靜謐。
電影寄生上流中社長家寬廣開闊美麗的居家空間 取自寄生上流電影劇照
藉由兩家的對比產生充滿生活感的衝擊 取自寄生上流電影劇照
空無一物和充滿生活感的衝擊
金家:全室開闊且沒有具有生活感的冗物,電影中可以看到有錢人家的生活似乎不需煩惱太多,許多家事和瑣事管家都可以搞定。片中很少看到有生活感的東西,反之還擁多許多藝術及裝飾用品。甚至,臨時約好的生日派對,大家都能從容隆重登場,顯現上流社會無須為生活操煩,過得隨心所欲的生活。
朴家:空間狹小,看得到許多維持生活的必需品。如調味料和疊得又高又多的比薩盒。偶爾到司機餐廳吃一餐buffet就是奢侈的享受。顯示底層社會的人們為了生活忙碌和填飽肚子,無暇顧及生活品質,更別論好一點的生活享受。
網路、媽媽群組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同樣的也會衍生出許多價值觀的衝突、歧異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家庭差異:媽媽們的比較
寄生上流除了描述物質上的貧富差距,也細緻的將兩者差距帶到氣味上。這讓我回想起當年當全職媽媽的時候,家裡堆滿了育嬰用品、童書和玩具,日復一日的重複同樣的整理動作,同時還要料理、洗衣、打掃家裡。生活充滿著忙碌,所以當看到網路上一些知名育兒部落格分享漂亮頗具設計的居家環境。然後,加入地方媽媽群組和共學媽媽們,也常見家裡環境較好、帶著幫手的媽媽們。我會羨慕她們可以不用操煩這麼多事,看似悠閒的育兒。
也曾有媽媽友跟我提及,覺得收入和家庭狀況沒辦法像某某媽媽那樣提供全方位的照顧和資源給孩子,所以覺得很對不起孩子或是感到自卑。也曾看過媽媽們在網路上討論:常看親子部落客分享的育嬰用品、玩具等等,大家大肆搶購,也覺得孩子一定要擁有,不能輸在起跑點。甚至,前陣子在PTT上還看到有媽媽為了想給孩子好的學習教材,不惜砸下20萬買下英文教材,而和先生吵架。
因為家庭差異而產生的比較一直不斷在生活中上演。當我們看到別人擁有這麼多時,也會嚮往這樣的美好。在網路上、別人外在呈現出來的總是最好的那一面,當妳沒有這些東西時很容易會有自卑、責備自己的想法出現,但每個家庭能給孩子的資源都不一樣,擁有了這些就能贏在起跑點嗎?答案沒有人知道。
我想父母那份愛孩子的心是確切的,比較是難免的,不過我們可以去思考的是:我們想要的真的是孩子要的嗎?還是只是想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想像達成願望時,要做什麼努力
當妳出現沮喪、自卑種種想法時,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達成了某個願望,理想生活就會實現嗎?要怎麼實現?比如:提供了一套昂貴的教材,理想的狀態是孩子唸了就會有一口流利的英文。不過完成的前提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導和陪伴。
這時要評估自己是否能挪出時間好好陪孩子閱讀,甚至計畫出用多少時間陪伴孩子,而這些自己都能做到,也許可以考慮購入。
或是,想要跟家境優渥的媽媽一樣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妳可以考慮看看聘請專業清潔或陪玩姊姊協助家事或陪伴孩子。但是可能要評估花費多少費用,根據預算來考慮要以鐘點或是定期聘用。
評估現有情況能做到多少去做努力,將心流化為金流或以勞力支出,想辦法去拼湊理想的家庭生活,將理想目標實體化時,心中的那份遺憾和沮喪往往能因曾努力過而減少。
如果妳想了解更多理想家庭生活如何計劃,歡迎您加入專屬媽媽們談心聊夢想的社團 覓態Me Time,尋找妳最好的姿態。
和我一起透過整理打造美感生活,顛覆妳對生活的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夢想和熱情是成就一件事的要素 人生總是需要一點熱情,才能把生活過得有意義。當妳對於生活感到枯燥、煩悶時你會做甚麼呢? 有些人會去旅行,有些人會選擇用工作填滿生活,有些人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是一個對事物都保持好奇和熱情的人,對於事物抱持著開放的方式。妳可能會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生活就是生活
工作和育兒的兩難是成為媽媽後最困難的決定 全職媽媽深陷兩難的決定 曾經當了四年的全職媽媽,這四年我很開心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也幫孩子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不過自從老二出生後,因為忙碌於接送和照顧孩子,我發現每天都在重複做一樣的事情,常常找不到成就感。 全職媽媽從起床睜開眼的那瞬間開始,就開始一天的
家人吃得健康安心,營造幸福的用餐時光 不管會不會煮飯,使用廚房一定是媽媽們常做的事情。以前還是全職媽媽時,我對烹飪很有熱情,不過現在因為工作繁忙,比較少做烘焙。對我來說,一個乾淨順手的廚房,是要不要做飯的關鍵。因此,每天我都堅持要把廚房收拾乾淨,物品歸位,這樣才會有動力繼續做菜給家人吃。  偶爾我
為何開始思考家事分工? 以前身為全職媽媽的我,常常覺得所有家事都是自己的責任。因為先生工作繁忙的關係,小孩出生後,我等於是家中的總管,所有家事都由我包辦。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而我也開始工作後,我發現負擔越來越大。因此,重新思考和安排家事分工是必須的。  原因一:培養孩子思考和實作能力、責任心和體貼的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夢想和熱情是成就一件事的要素 人生總是需要一點熱情,才能把生活過得有意義。當妳對於生活感到枯燥、煩悶時你會做甚麼呢? 有些人會去旅行,有些人會選擇用工作填滿生活,有些人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是一個對事物都保持好奇和熱情的人,對於事物抱持著開放的方式。妳可能會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生活就是生活
工作和育兒的兩難是成為媽媽後最困難的決定 全職媽媽深陷兩難的決定 曾經當了四年的全職媽媽,這四年我很開心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也幫孩子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不過自從老二出生後,因為忙碌於接送和照顧孩子,我發現每天都在重複做一樣的事情,常常找不到成就感。 全職媽媽從起床睜開眼的那瞬間開始,就開始一天的
家人吃得健康安心,營造幸福的用餐時光 不管會不會煮飯,使用廚房一定是媽媽們常做的事情。以前還是全職媽媽時,我對烹飪很有熱情,不過現在因為工作繁忙,比較少做烘焙。對我來說,一個乾淨順手的廚房,是要不要做飯的關鍵。因此,每天我都堅持要把廚房收拾乾淨,物品歸位,這樣才會有動力繼續做菜給家人吃。  偶爾我
為何開始思考家事分工? 以前身為全職媽媽的我,常常覺得所有家事都是自己的責任。因為先生工作繁忙的關係,小孩出生後,我等於是家中的總管,所有家事都由我包辦。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而我也開始工作後,我發現負擔越來越大。因此,重新思考和安排家事分工是必須的。  原因一:培養孩子思考和實作能力、責任心和體貼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觀點可在陸劇《玫瑰的故事》中窺知一二。   方協文的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長大,從戲裡的呈現以及與兒子的互動來看,可以觀察到「錢」在媽媽的觀念裡無比重要,甚至是衡量一切的根本。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華人與澳洲父母養老觀唸的文章,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分享了不同文化下對於養老觀唸的差異和思考。
Thumbnail
一個傳記的故事,記錄了作者在豪門家庭中當家教的經歷。書中描述了在富人圈中,家長們注重孩子的教育,並為他們提供各種教育資源以為其爭取入讀常春藤聯盟。這種教育模式雖能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但也對其帶來巨大壓力。文章提出了關於教育與成功的思考,讓人深思。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我就讀的是一所普通國中,裡面混雜著不同階層的同學,看似複雜但其實不然,只要深入探究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班級的地位跟家中經濟息息相關。我所在的班級裡唯有五位同學家庭經濟較為小康,其他人則是普通跟困難,而我在哪一層,我很清楚,因為在電話裡帶著感情唸著媽媽寫的要錢文章給父親一定不是甚麼令人稱羨的家庭模式。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電影<寄生上流>的故事梗概以及劇情中存在的有趣點。劇情中通過家教和家管工作,拉攏家人進入富人家庭內的故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觀點可在陸劇《玫瑰的故事》中窺知一二。   方協文的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長大,從戲裡的呈現以及與兒子的互動來看,可以觀察到「錢」在媽媽的觀念裡無比重要,甚至是衡量一切的根本。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華人與澳洲父母養老觀唸的文章,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觀察,分享了不同文化下對於養老觀唸的差異和思考。
Thumbnail
一個傳記的故事,記錄了作者在豪門家庭中當家教的經歷。書中描述了在富人圈中,家長們注重孩子的教育,並為他們提供各種教育資源以為其爭取入讀常春藤聯盟。這種教育模式雖能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但也對其帶來巨大壓力。文章提出了關於教育與成功的思考,讓人深思。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我就讀的是一所普通國中,裡面混雜著不同階層的同學,看似複雜但其實不然,只要深入探究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班級的地位跟家中經濟息息相關。我所在的班級裡唯有五位同學家庭經濟較為小康,其他人則是普通跟困難,而我在哪一層,我很清楚,因為在電話裡帶著感情唸著媽媽寫的要錢文章給父親一定不是甚麼令人稱羨的家庭模式。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電影<寄生上流>的故事梗概以及劇情中存在的有趣點。劇情中通過家教和家管工作,拉攏家人進入富人家庭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