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看到一些台灣的戰略問題討論,是覺得大家願意正視問題很好啦,但也難免有點遺憾。地緣戰略概念太過深植人心,所以多半的人都是看著地圖想像場景,但對於活在其中的人,每個國家的狀況都不甚了解,這實在很可惜。不是說你研究戰略就得要去當將軍,戰略實在是一種很好的管理方法跟思維模式。
戰略上的思考,首要就是確認目標,這個目標要很明確,例如我們打算「在2020年前達成馬總統633的遺願」,而不是「在2020年前達成幸福快樂的人生」。筆者知道前面那個目標現在跟髒話差不多,但很顯然的後者沒辦法擬定任何有效的戰略。
確認目標後呢?當然是列出可執行的手段,以及每一種手段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不是只有錢而已,最重要的是付出此項代價,是否對我們下一步的戰略目標造成影響,影響的層面是否可為我們接受或是預期?當我們確認了這些手段與後果,並接受其代價,才會進行到更深一層的執行階段。
舉例,若我們今天列出的目標是「台灣獨立」,該怎麼擬定後面的計畫呢?
首先,這個目標是不明確的,因為台灣獨立要有具體的方向,是需要取得世界各國的認同,還是公投確定台灣跟中國兩邊兩國,亦或總統出來宣布台灣有獨立的意志跟力量,跟中國完全不同?以上這幾種差別很大,讀者務必要釐清之。
在我們擬定這目標後,要考慮台灣人民是否有那個意志,若不足夠的話,是否要加強教育跟宣傳,以及民族意識的啟發等等。若已經足夠,是否要將台灣人民渴望宣告獨立的意志,散發到世界去?
再者,國際關係中,台灣是否有那個天時地利人和,恰好處在最佳時機?中國的武力侵台可能性多高?美國保護其利益的意願有多高?如果中國有很高的機率要武力犯台,那台灣的軍備是否足以抵抗,若沒有的話該怎樣擬定建軍計畫?美國是否對台灣獨立這件事情有積極的態度,若不贊成的話,台灣要如何遊說與強化力量?
假設以上的手段,討論到最後是「現階段台灣獨立不可行」,那我們就該把計畫目標重新擬定,或是把計畫時程的長期、中程、短線擬出,至少要獲得階段性的成果,而不是除了口號以外什麼具體措施都沒有。
這些有非常多需要我們去討論的細節,今天純論軍武者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誤將軍事力量等同一切,忽略掉當地的經濟、文化性等各種條件。而國際關係不熟的人,會輕易地把美國哪一個黨主政,當成對台灣友好與否的指標,完全忽略美國兩大黨本身,各自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代表的美國民眾也不完全相同,將美國利益過度簡化。
讀者看到這邊頭應該會有點大,這很合理。因為戰略的規劃本來就是極為龐雜的管理,探討簡單的公司營運目標很簡單,國家的長遠生存超級複雜。所以我們才需要智庫、團隊長期的研究,也需要外交機關、情治單位多年累積對外的各種聯絡管道。
筆者之前已經大致講過台灣的地理位置,以及大致上的戰略情勢問題,所以這篇就不多說。這裡只想要再次強調一個極為嚴肅的事實,那就是不論我們有多少強大的力量或是各種可運用的手段,若沒有對目標堅定的意志與追求的渴望,講其他再多的都沒有用。
擁有自由思考的意志,是要比當威權餘孽的豬玀困難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