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相之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猶記得當年帶高三升學班時,考完統測後第一次上課,我興沖沖地帶著一疊題目卷進教室。
我:「快!我們來檢討考卷,把不會都弄懂。」
學生竟此起彼落地回答:
「都考完了,就算檢討也不會改變分數了」
「對啊!誰會想要檢討啦?」、
「我們要看影片、我們需要休息啦!」
「自息好不好,我們都唸了麼久的書了」
「短時間內我什麼書都不想看了,我只想耍廢。」
面對彷佛得了集體學習厭食症的學生,我試圖在人群中找出少數有學習意願的學生,結果連乖乖牌學生的臉上都寫著:「就放過我吧!」
我當下驚呆了,孩子,你們真的學「夠」了嗎?原來以前月考後的檢討,只為了老師不小心改錯的話,可以加分數?才高中就覺得自己唸了好久、好多書了?耍廢可以耍一輩子嗎?上大學不必再學英文嗎?就算明天就畢業,學識能力還是會影響你的求職、升遷甚至尋找人生伴侶,人都來了學校卻不願意學習,這是什麼邏輯?我不懂e世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不久之前,曾經讀到一篇網文,大意是說,現在連名校的大學生都很少能夠完整讀完一本書了。看了頗有一點難過,對於自詡為書蟲,一年至少可以讀完一百本書的我,看到這樣的數據,不禁有些感慨。 最近我在課堂上出了一些作業,卻發現學生連寫可以查書的作業,都不願意。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有的人上課與學習是為了尋找同類並相互支持、增進彼此。 有的人上課則為了在課堂上與同類較勁以彰顯自己的優越。 參與共修學習是為了接觸自己眼界之外的人生百態、看見更多世間萬物風貌,以培養我們內在的謙遜與和善之心,而非增長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心。 「我感覺上那些程度的課都在浪費時間跟錢...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国中的上课情形就是大部分的老师们都没在教课。教课的就真的只是教课,丝毫不理会到底有没有用心上课的同学。考试有同学明显作弊,老师甚至不在乎。
    Thumbnail
    「來!同學們,課本收起來,準備考試。」老師語畢,坐在台下的學生,眼神黯淡的望向他,發出陣陣比夜還深沉的哀號,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國文總是「好無聊」?
    Thumbnail
    一般在校的學習成果, 小考啊、段考啊什麼的, 家長與老師會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考不好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一直上不去呢? 但是, 在模擬考啊、學測啊的時候, 段考時擔心低分群考太低,模考時, 家長與老師就又會改為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排名前面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不能再更上去呢?。
    Thumbnail
    不久之前,曾經讀到一篇網文,大意是說,現在連名校的大學生都很少能夠完整讀完一本書了。看了頗有一點難過,對於自詡為書蟲,一年至少可以讀完一百本書的我,看到這樣的數據,不禁有些感慨。 最近我在課堂上出了一些作業,卻發現學生連寫可以查書的作業,都不願意。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有的人上課與學習是為了尋找同類並相互支持、增進彼此。 有的人上課則為了在課堂上與同類較勁以彰顯自己的優越。 參與共修學習是為了接觸自己眼界之外的人生百態、看見更多世間萬物風貌,以培養我們內在的謙遜與和善之心,而非增長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心。 「我感覺上那些程度的課都在浪費時間跟錢...
    Thumbnail
    高三升學陸續放榜, 班級裡"準大學生"愈來愈多, 學生上課收聽率愈來愈差、學習狀態愈來愈鬆散。 上課時老師一人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問自答的情景愈來愈常見。 孩子們現實地認為所學與所考上科系"無關" + 畢業學分數已足夠 + 已經有大學可念了,就紛紛棄課程而去。 『那我何必還要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国中的上课情形就是大部分的老师们都没在教课。教课的就真的只是教课,丝毫不理会到底有没有用心上课的同学。考试有同学明显作弊,老师甚至不在乎。
    Thumbnail
    「來!同學們,課本收起來,準備考試。」老師語畢,坐在台下的學生,眼神黯淡的望向他,發出陣陣比夜還深沉的哀號,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國文總是「好無聊」?
    Thumbnail
    一般在校的學習成果, 小考啊、段考啊什麼的, 家長與老師會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考不好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一直上不去呢? 但是, 在模擬考啊、學測啊的時候, 段考時擔心低分群考太低,模考時, 家長與老師就又會改為較集中火力擔心「那些排名前面的學生們」---怎麼成績不能再更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