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如何將文章寫得夠「科普」?

一位讀者問我:「什麼樣的文章寫法叫做『科普』」?其實不難,只要記得以下的幾個簡單原則,你也能寫或編出不錯的科普文章。
大家都知道「科普」是「科學普及」的簡稱;要我來解釋的話,就是寫文章的時候,要記得讓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讀者也能盡量看懂。這一點不僅適用於「科學」內容,也適用於管理、文學、數學等專門知識,甚至一般的非專業文章都可以運用。
對於寫作者或編輯來說,所謂「科普」、或者說「好讀又不失豐富」,除了文字本身淺顯易懂不在話下之外,還可以加上這幾點:
  1. 說明的邏輯盡量單純,避免跳躍式的推論(即使技術上正確);要顧慮到非專業的讀者,用他們能夠理解的邏輯慢慢帶領。但有些文章(特別是新聞報導類)在這方面做得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寫的人自己也不懂。
  2. 專有名詞盡量少用。如果一定要用,可以按照幾個原則處理:非必要時少用、第一次出現時加原文或連結、篇幅差異不大時不用縮寫;
  3. 提供參考資訊:方法包括由編輯不著痕跡的補充在內文裡、加上附註、或是(在網路文章上)加資料連結。
以加資料連結來說,現在維基百科很方便,大致上也還算可信,是很方便的加註來源;勤奮一點的編輯透過這道功夫,自己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不過當然是要花費多餘的時間和力氣,這就看個人的責任感和學習欲望如何了。
但要注意的是,在加上資料連結時,必須讓文字維持易讀性;也就是即使拿掉連結(例如網路文章印成紙書時),整段文字還是容易閱讀、而且不失原意,只是少了原本的資料補充而已。
我自己編輯的文章多半都經過上述這幾道功夫處理,而這也是經常有作者覺得「編得不錯」的原因之一。
有一種說法是「加連結會變得不好閱讀」,這一點我並不十分同意;之所以這樣會變得不好讀,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1. 在加連結時忽略了連結名詞跟上下文的關係,結果「在《老子》和《莊子》中都有提到」變成「請看這裡和那裡」,當然不好閱讀;這純粹是文字功力和勤快與否的問題。
  2. 網站本身的設計,讓連結文字的顏色太顯眼;當段落中的連結比較多時,整段文字就會變得很「花」,讀起來就很傷眼。
所以,要將文章寫得「科普」並不難,只要為讀者著想、以及基本的潤飾能力,頂多再加上本文提點的一些原則,你也可以寫出不錯的(廣義)科普文章。

參考閱讀
關於資料連結和標點用法的進階討論,請參閱〈讓好雜誌「不好看」的兩個原因〉這篇文章:

後續增補
本文刊出之後,有讀者詢問了以下問題;在此連同我的答覆,作為本文的增補:
邱韜誠: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就是當想把文章寫的科普、讓無基礎的人也能懂的時候,發現必須不斷把名詞或概念往下拆,導致文章變的冗長、或略為破碎,想請問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呢?謝謝!(以下示意圖)
我的答覆如下:
文章變長是在所難免的,而如何在盡量不要太長的前提下、又能把話講清楚,則考驗了幾件事情:
  1. 寫作者的文字能力:是否具備以簡馭繁、用較少文字把話扼要講清楚的本事?
  2. 對話題基本原理的理解:理論上寫作者對主題的理解越深,其實越容易簡潔解釋;但這不是絕對的,還是要看題材深淺、方向、以及目標受眾的理解能力。
  3. 寫作者的「譬喻」能力:這一點實務上往往是最重要的;找到好的、貼切、易懂的譬喻,往往可以讓講解事半功倍。
以上圖的模型來說,最難的其實不在於拆解內容方塊,而是拆解之後的邏輯(如A1到A2)自己是否能自圓其說、並且表達給讀者知道(這似乎已經變成一個迴圈);很多作者在試圖說理時,往往問題就發生在這邊。
舉例來說(上面的第3點「譬喻說明」來了):有些作者知道用磚頭疊起來就是房子,但在解釋為什麼泥土燒一燒會變磚塊、或是除了疊磚塊為什麼還要有樑柱時,就會出現解釋不清、甚至邏輯錯誤的問題;因為這些跟「疊磚塊」本質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學問。
所以如果講得更深一點,甚至有時候我們自己要避免將邏輯切得太細,以免落入上述「自己挖坑給自己跳」的問題。
不過除了上述狀況之外,前面三點大多數時候還是適用的;如果真的沒辦法、或是讀者跟主題距離太遠的話,就只好分幾篇寫、寫成書、或是請讀者先去看別的初級教學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