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若能開店,我想開一間販賣體貼的店

在這個世界上,當今的社會中,充斥著太多太多的算計、憤怒及不滿;缺少的卻是理解、體諒與同情。也因此造就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到惋惜的事件。人非聖賢,總有七情六慾;人不可能無過。正因如此,每個人的生活當中也就充滿了各種形形色色的負面情緒、壓力需要理解,想要抒發。
過去當在面對需要心理衛生諮商的個案時,總會下意識第一句問他:「你通常如何排解你的負面情緒與壓力?」通常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運動、閱讀、聽音樂、旅遊或是其他各種類型可以轉移或釋放當下壓力或負能量的行為。但事後想想,當自己真的採行了這些舒壓方案時,情緒與壓力真的得到釋放了嗎?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見。但可以預見的是,往往在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心裡頭念茲在茲的還是工作、壓力以及種種當下不愉快的情緒。雖然透過這些活動可以讓你暫時遠離這些煩惱與無奈,但並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
那麼,問題是什麼?過去我總認為這樣的問法以及解決方案是另一種逃避。是把當下的情緒、事件、壓力放置在一個暫時看不到的地方,先滿足自己需要(或想要)完成的事情後,再來面對這些事情。若是願意面對並解決事情,或許是個負責任的方式。但僅限於事情得以解決的外顯事件上,例如工作、課業或是只要付出時間與精力就可以完成的事項。但是另一個層面呢?心情!
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個工作狂,心情好不好完全取決於工作上能否獲得成就感。這色人約略可以分為兩種:其一是不問報酬、不問工作時長,心情好或不好完全取決於工作能否達到心裡預設的標準與目標。遇到困難與壓力或許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解決,或許會有暫時逃離的狀況,但是一但找到解決方案,回到崗位上自然這些困難、壓力與煩悶自然迎刃而解。另一種是藉由工作逃離生活中的其他壓力,這些壓力或源自於家庭、經濟與人際關係,對這些人來說,單純的處理工作是開心的,是可以不用面對這些煩人的事情的。當回到家中面對著逃離了一天的其他事情,便又藉口埋首工作;這類人在某種層面上來說與透過前述的運動、閱讀、聽音樂、旅遊或是其他各種類型所謂舒壓行為其實無異。都是藉由另一個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逃離原本應該面對與處理的事件。
那麼造就這些問題的成因又該是什麼呢?缺乏理解、共情、同情與體貼。每個人總認為別人應該理解自己究竟遭遇了什麼事情,並且有著即使不予協助也不應落井下石心態。但當雙方彼此之間都出現著同樣的心理之時,隨之而來的往往是爭執。「你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到底懂不懂為什麼我要生氣?」、「我受夠了,為什麼每次與你溝通都會是同樣的結果?」這一類的話語往往是源自於希望對方理解自己、懂自己心中的煩悶與壓力所拋出的一個又一個看似輕巧卻又傷害極深的話語。而當接收到這樣訊息的另一方也有著相對性的壓力與情緒時,其結果不是爭吵就是逃避。如此無盡循環,問題永遠得不到解答。
事實上,這是另一種「我認為這樣對你比較好」的家父長心態的延伸,也就是「你為什麼都不聽我講,我認為這樣對我們都好」。也就造就兩邊都不願意傾聽、理解、共情、同情與體貼。不斷惡化的狀態之下,即使其中一方在經過深度思考後一度願意理解並同情,但只要想起自己從未獲得相應性的回應之時,便又將此善意回收。我想這在家庭成員之間會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取而代之的就是一次輕輕說、兩次不耐煩、三次就吵架的一次就一次的爭執。
如果要追根究柢的去找尋原因,事實上會回到兩個人的身上。也就是當兩個人面對到不同的情緒、壓力或挫折時,當面對到可以抒發或發洩情緒的那個人時,往往一股腦的會將所有的情緒堆疊與加總。若此時對對方也有怨懟、或是對方也有相同的情緒時。大戰往往一觸即發。
過去若我自己心情不好,我通常拒絕回應任何需要照顧他人心情的諮商、傾聽或活動。因為在無法給予自己體貼的狀態之下,往往回給別人的只會是更負面的回應。
回到主題,「若能開店,我想開一間販賣體貼的店」。事實上,我並不是要提供任何的體貼服務,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把體貼放在自己身上,先體貼自己之後才能體貼他人。因為人往往都是理性且自利的,所以只有把自己的心情照顧好了,學會了或者買到了對自己的體貼,也才能理解、共情、同情並且體貼他人。若不然,連自己的心情都照顧不好,更遑論自己可以照顧他人的心情。那麼也就一次又一次的逃。又能逃到幾時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