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解開生氣背後的秘密,掌握情緒控制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你是否曾經生氣過?又是對誰生氣呢?在那憤怒的瞬間,你是否想過你在想什麼,又是如何處理這些憤怒的呢?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其實是在表達內心的需求。我們需要被看見,需要被理解,需要被照顧。我們對他人的憤怒,往往是對自己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的投射。

生氣的7大原因?

1. 遭遇阻礙

人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阻礙,無法達成預期的結果,就會引起憤怒。例如,工作中遇到困難,或日常生活中碰到意外事件,都可能讓人心生怒火 。

解決辦法:分解目標,逐步解決問題
遇到困難時,試著分解目標,逐步解決每個小問題,而不是一次解決所有問題。此外,尋求他人的建議或支持,也可以幫助你克服困難。

2. 情感傷痛

生氣往往是次級情緒,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深的傷痛或情緒,例如悲傷、羞愧或無助。這些情緒得不到適當處理,便會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 。

解決辦法:正視情感,尋求支持
認識到憤怒背後的情感,如悲傷或羞愧,並試著表達這些情感,而不是壓抑它們。尋求朋友、家人的支持,也能幫助你處理這些情感。

3. 生理反應

生氣也是人類演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生理反應,用來保護自己,應對外界的威脅。當我們感受到不公平對待或其他威脅時,大腦會釋放腎上腺素和睪酮素,讓我們準備進行反擊 。

解決辦法:學會放鬆,調整心態
當感受到威脅時,試著進行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放鬆技巧,幫助身體和心靈放鬆。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定期運動和良好睡眠,也能減少生氣的生理反應。

4. 深層自卑感

一些人容易生氣是因為某些特定事件觸動了他們的「痛點」,這些痛點可能涉及內在的自卑感或過去的創傷。例如,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常常會引發強烈的憤怒 。

解決辦法:提升自信,改變思維
可以通過學習新技能、設立並達成小目標來增強自我價值。此外,改變負面思維模式,學會用積極的方式看待自己。

5. 情緒傳遞

有時候,個人的生氣情緒並非直接因眼前事件引起,而是因為其他人或事件引發的情緒未能釋放,進而遷怒於無辜者。例如,父親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回家後,可能會對孩子發脾氣 。

解決辦法:識別情緒源頭,尋求健康釋放
認識到情緒傳遞的現象,並努力識別情緒的真實源頭。找到健康的方式釋放情緒,如運動、寫日記或與朋友談心,而不是將情緒發泄到無辜的人身上。

6. 未滿足的需求與期待

當他人的行為或事件不符合我們的期待、需求或價值標準時,也容易產生憤怒。例如,對伴侶或孩子的期望未被滿足,會引起失望和愤怒 。

如果持續關心他人,卻始終得不到他人的關心,內心可能會覺得自己不被在乎,或是我們對人有期待,但因為對方沒有給予如預期般的回饋或反應時,這樣單方面的付出,容易漸漸衍生出憤怒的情緒。

解決辦法:調整期望,溝通需求
如果你常常覺得很難感受到別人的關心,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跟對方坦承,同時你也可以問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期待,以及害怕的事情。只要彼此有良好的溝通,相信就會漸漸減少恐懼和生氣的情緒。
此外,因人際關係而容易生氣的人,可能也不太懂得拒絕,即使心裡百般不願意,他們仍會為滿足對方需求,選擇犧牲自己的益處。久而久之,自然會變得情緒耗竭,這樣的人,應學會更愛自己,對自己更好一點,而別怪罪對方欺騙或是利用自己。

7. 情緒抑制與壓力

長時間壓抑自己的情緒,或是承受過大的壓力,也會導致情緒爆發。壓抑不會讓情緒消失,反而會累積,最終以生氣的形式釋放出來。另外一種情況是,即是生氣,但選擇用不破壞對方關係的方式宣洩情緒,這被稱為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ve,或稱消極攻擊)憤怒。舉例來說,情侶吵架後,當男友想要找女友聊天,因為女友還在生氣,所以隨便敷衍了事,甚至冷戰不回應。

解決辦法:定期釋放情緒,減壓放鬆
當有任何不滿時,最好用溫和方式,誠實地說出來,這樣對方才能清楚明白。可以通過運動、興趣愛好或與朋友交流來減輕壓力。


生氣背後更深層的探索

憤怒表面上是對他人的責怪,認為他們犯了錯。然而,你有沒有想過:

  • 為什麼你在乎的是這個人的錯,而不是其他人的錯?
  • 為什麼你對這個人的錯特別在意?
  • 這個人的錯和你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讓你如此介意?




憤怒其實是在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種行為看似愚蠢,因為它並不符合我們應有的理智反應。你之所以對他人的錯這麼在乎,是因為他的錯影響到了你。如果他的錯沒有波及你,你根本不會在意。

換句話說,如果他沒有犯錯,你就不會受傷或損失。所以憤怒的本質是要求他人為你的感受負責。簡而言之,就是:「我需要你。

你為什麼需要他為你負責呢?因為你自己做不到。你不能保護自己,不能照顧自己,也無法對自己負責,所以你需要他來替你承擔這些責任。對別人的憤怒,其實是對自己無能感和自責的外在表現。因為我們無法面對對自己的憤怒,只好將這種情緒轉移到他人身上。



憤怒的表面意圖是責怪他人,但深層次的原因是自己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將責任轉嫁給他人。這種情緒轉移反映了人們對自身無能的無法接受,並試圖通過要求他人來填補自己的缺失。

  • 憤怒的根源在於自我匱乏:憤怒表面上是對他人的責怪,但實際上是因為自己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內心的匱乏感使得我們將憤怒轉移到他人身上。
  • 憤怒是對他人需求的表達:憤怒反映了我們對他人負責任的需求,因為我們無法自我滿足和保護自己,所以希望他人來替我們承擔這些責任。
  • 憤怒是自我責備的轉移:我們不能承認對自己的無能和匱乏感,因此將這種內在的自我責備轉移到他人身上,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



生氣時應採取的步驟

自製圖表

自製圖表

「8步驟」讓憤怒轉化為動力

  1. 嘗試生成以下的句子,並大聲朗讀出來:(標籤)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請你重視它!
  2. 這帶給你的感受和想法是什麼呢?
  3. 你有沒有重視自己的這個部分呢?你有沒有向別人表達過,你很在意呢?你是怎麼表達的?
  4. 對方是否接收到了你表達的在意?
  5. 如果可以為自己在意的這個部分說點什麼,來讓對方理解,你想怎麼去表達?
  6. 除了要求對方配合你實現外,你還可以為自己在意的這部分做些什麼?
  7. 欣賞自己的在意,你可以怎樣讚美自己?
  8. 道理我都懂,為何我還是會生氣?

小結

憤怒是我們內心需求未被滿足的外在表現,它揭示了我們對他人和自我的複雜情感。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實際上是在表達對被看見、被理解和被照顧的渴望。這些需求無法自我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

然而,這種憤怒的表達往往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我們因無法承認或面對這些內在的不足,而選擇以責怪他人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因此,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

只有當我們能夠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並積極尋求自我成長時,我們才能擺脫對他人的過度依賴,真正獲得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歡迎來到彼得的沙龍,在這裡,我將與你分享書籍精華的智慧、人際溝通的技巧、理財增值的秘訣,以及情緒管理的策略。不僅幫助你打好財務基礎,還能引領你在人生的每個環節中游刃有餘。如果你渴望成長,並追求更充實的生活,這裡就是你值得關注的空間。立即加入,與我一起探索成長的無限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為什麼一個人會生氣篇:其實會這樣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內心渴望被愛,因為想要表現出這種感覺博得別人的感覺,甚至得到更多的愛,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為什麼一個人會生氣篇:其實會這樣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內心渴望被愛,因為想要表現出這種感覺博得別人的感覺,甚至得到更多的愛,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生氣的時候,雖然生氣了卻不要生氣,高興的時候,雖然高興了卻不要高興。雖然有外物的變化讓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是可以在本質上不要有變化。 生氣了 雖然發生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東西被弄壞了,吃到讓自己拉肚子,或是車班延誤了,錯過了某件事情,還是遊戲被重生了,應該是氣炸了,狂揍一頓才對,至少也要生了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