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重視實踐,為台灣農業注入新血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陳祖傑 責任編輯:黃馨儀
農業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之一,但隨著工業發展,台灣進入都市化時代,年輕人紛紛到五光十色的都市裡工作,造成台灣農業面臨青黃不接的情況。有鑑於此,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在2011年推出「大專生洄游農村」計劃。鼓勵年輕人到農村體驗,並實踐自己的計劃。
過柯勇全跟在場民眾介紹洄游計劃。 攝影/陳祖傑

由淺入深-讓學生愛上農村
洄游農村計劃由三個活動組成:農STAY、洄游農村競賽以及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農STAY是一個五天四夜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寒假時接觸農村環境,了解農村產業。洄游農村競賽則是兩個月的中長期計劃,水土保持局提供每人(組)12萬補助金,讓學生深入觀察農村議題,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法。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只限定參與過洄游農村競賽的學生。他們可以延續之前的計劃,深入觀察,並培養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雖然隨著活動的推移,補助會越來越多。但計劃協同主持人柯勇全表示,找到「被需要的價值」才是這個計劃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的原因。統計顯示,超過8成的參與者表示在活動中獲得自我成就感。畢竟農村缺乏年輕人,對於學生們的創意跟想法,農民們都很歡迎。當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而且是被需要的,他們就有動力去學更多的技巧,進而回饋農村。在參與的學員中,有不少人在畢業後就回到農村,從事品牌行銷或產品設計等,為農村注入新血。

說到做到-不再紙上談兵
柯勇全說「有92%的學生覺得學校學到的東西,並不足以處理在農村面對的問題。」「實踐」是洄游計劃的核心精神,也是台灣大學教育不足之處。雖然近年來各大學越來越重視實踐,但受制於學科跟場域,學生的知識依然不足於面對實際情況。然而在洄游計劃裡,不只是要求找出問題、提出解決計劃的能力,更提倡勇於試錯、修正再進化的實踐力。事實上,有9成的學生覺得自己到了農村才學到新的技能,比如團隊協作、溝通力、技術面實戰經驗和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樣的核心理念,更讓洄游農村計劃在2015年獲得全球教育創新獎亞洲區銅獎的肯定。
柯勇全笑言「其實參加這次雜學校活動,是想跟大眾展示我們的成果,有點像是成果發表會」。在三天的展期中,洄游農村計劃都會安排不同的畢業學員與在場民眾分享個人經驗。他認為「雜學校」揉合台灣多元層面的教育模式,沒有正經八股的教科書,也沒有年齡族群的限制,所以他也想來「卡位」,讓大眾認識這個計劃。
第三屆洄游農村計劃學員廖怡雅。 攝影/陳祖傑

找回傳統工藝-苗栗藺草編織
廖怡雅是第三屆洄游農村計劃的學員,透過洄游農村競賽,她來到苗栗苑裡,發現鎮裡的藺草編織技術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在為期兩個月的競賽活動後,她選擇參加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劃,再次回到鎮上,將自己的計劃跟想法付諸行動。 廖怡雅意識到,像是藺草編織這樣在地的傳統老技術仍是相對封閉的,都是一代傳承一代,並不外傳給外地的人。於是,她先提出品牌行銷的方案,讓更多人接觸藺草作品、認識它的美好,而當地的阿嬤們能收到相較於過往更高的收入、也能將蘊藏於其中的深刻記憶傳遞出去給更多人。在取得當地老師傅的肯定後,她開始用圖案設計跟影片拍攝的方式,紀錄下藺草編織技術,也跟著做中學,將藺草的美化作身體的記憶。
今年3月,適逢水土保持局推出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劃,廖怡雅的計劃獲得肯定,讓她取得80萬補助金,進一步實踐自己的創業計劃。她在苑裡的一條老街開了自己的實體據點,同時協助販賣阿嬤們的作品,也開始基礎的技術教學。她笑言,自己的作品不敢拿出來賣,但在阿嬤身上偷師學藝,現在已經獲得對外基礎教授的肯定。未來她希望可以推出附上圖文說明的材料包,讓顧客回家也能自己動手做。
看到怡雅認真地向雜學校場內民眾介紹自己的計劃,舉手投足間散發出自信與堅定,相信她真如計劃協同主持人柯勇全所說,找到了自己被農村需要的價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