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什麼是健康碼?剝奪自由的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日武漢肺炎再度爆發,香港政府又藉此想推出健康碼,究竟甚麼是健康碼呢?這個政權背後又有甚麼盤算以及動機呢?如何透過健康碼剝奪人生自由?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
健康碼是2019冠狀病毒病中國大陸疫情期間,所啟用的一種應用程式,作為個人的電子通行證使用。經讀取後可確認與證明持有人的健康情況,並以之出入需要出示該證明的場地。申請人通過填報個人資訊健康狀況、旅遊史、居住地、及是否接觸過疑似或確診肺炎病患等問題自動生成二維條碼,分紅、黃、綠三種顏色,動態顯示個人疫情風險等級。截至2020年4月,中國大陸已有200多座城市啟用基於支付寶平台的「健康碼」,另外基於騰訊平台的防疫健康碼則落地近20個省級行政區,覆蓋300多個市縣。
2020年2月7日,因應當地復工之後爆發群聚感染事件,中共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在防疫例會上提出要推出市民健康碼。2月9日,騰訊公司在深圳市推出「防疫健康碼」,深圳亦成為全國首個推出「健康碼」的城市。 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子公司螞蟻金服與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開發健康碼,做到分類有序復工復產。 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推出「防疫健康資訊碼」,該資訊碼逐步與廣東、上海等各地健康碼對接,實現跨省互認。
中國民用航空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要求在特定國家居住的中國公民回國前第14天起每日填寫個人資料和健康狀況,未按上述要求填報的或填寫虛假資訊的或將被拒絕登機。 杭州市衛健委召開專題會,推動健康碼常態化利用計劃,擬定在原搜集的健康碼中,整合電子病歷、健康體檢、生活方式管理的相關資料,把用戶的健康指標和健康碼顏色聯絡起來,建立個人健康指數排行榜。
簡單來說,「健康碼」是一種QR code軟件,進行疫情監控,許多城市的民眾無論要進出超市,坐巴士、搭地鐵、坐計程車、上班,都必須掃碼,有代表健康的「綠碼」才能通行。《紐約時報》分析了這個程式,質疑會與公安共享信息用作社會監控,在杭州高鐵站出入閘除了要車票,還要靠這個應用程式,有綠色二維碼,出入公眾地方才可暢通無阻,申請人要提供身份證,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並申報位置,以及有否接觸過武肺病人,健康碼其中一個程式編碼表明會將資料匯報予公安,令當局可追蹤用戶行蹤。
案例
一名準備由安徽安慶返回杭州工作的男子,健康碼突然由綠轉紅,在高速公路兩度闖關都失敗,另一名沒有症狀的女子,突然健康碼變成紅色,只因她回到湖北祖家。《端傳媒》訪問到人在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名受訪者,她初領健康碼時,拿到的是紅碼,當她持續隔離、打卡到第14天,好不容易打卡到紅碼變黃了,睡了一覺醒來發現又紅了。很多網友表示,就算只是出門搭公車,騎共享單車、去超市購物,隨時都有可能經過「高危險地區」,導致健康碼轉紅,但是,系統沒有說明是通過怎樣的算法判定,讓綠碼轉紅,也沒有說明使用者該如何避免經過「高危險地區」。
健康碼表面用來防疫,背後好可能是極權的一個「監控工具」,健康碼風險計算方法不透明,導致許多民眾都有「健康碼突然轉色」的經驗,也有人權組織擔憂,健康碼會傳送訊息給警方,未來可能成為政府監控工具。跟社會信用系統一樣,你分數高低,完全由黨控制,當有人可以決定你的健康碼變成甚麼顏色,這個人就可以操控你一切個人自由,所以,健康碼任意決定個人行動自由引發問題愈來愈多。在新疆地區,公安機關近年來持續未經同意收集當地居民的生物辨識數據,包括指紋、DNA等生物樣本,決定他們可以獲得多少行動自由,如今又多了健康碼,跟本就是社會信用系統2.0
這件事如果大家不阻止,好快就會在香港發生,個人被賦予顏色後,幾乎沒有什麼覆核或申訴的途徑,中共就在疫情期間靠這種手機應用程式,決定誰該被隔離,中共進行科技監控一事早已不是新聞,且因缺乏隱私保護法、新聞自由、活躍公民社會,或獨立司法系統的制衡,所以受到爭議。林鄭已經準備好用疫症做原因來長期執行政治任務,最初六點之後不可以堂食(內用),大家會說:「病毒六點之後才出來嗎?」,之後林鄭就說:「那全日都禁止堂食。」當林鄭說在交通工具上必須帶口罩,大家會說:「病毒只在交通工具出現嗎?」之後林鄭就說:「那全部地方都必須帶口罩。」最後大家就會抱怨說不停的禁止,強逼,非常麻煩,影響生活。之後林鄭就說:「那全民檢驗吧。」之後就會有健康碼,你健康碼綠色就可以外出,當大部分人都有健康碼,而你堅持拒絕做DNA檢疫,得不到健康碼,政府就會在每個商場,地鐵站,巴士安裝QR CODE掃瞄器,沒有健康碼不能進入。最後健康碼就可以用來控制大家的人身自由。誰是綠色?誰是紅色?由政府說了算。
喜歡我的文章不妨給個讚,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果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共諜,即是共產黨為求達到某些目的,從事秘密刺探情報或是進行破壞活動工作的人。他們會安排在不同崗位收集情報,以便進行共產黨的滲透活動。戒嚴時期的台灣,經常可以看到「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標語,提醒人民「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要求人民主動檢舉匪諜,因此台灣社會將「匪諜」、「共匪」視為禁忌。
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經典電影,電影中有許多價值判斷、人性考驗、道德倫理的問題,非常值得人們思考。
說實在的,我沒有特別喜歡這部電影,原因是故事情節與現實脫離太遠,沒有投入感,角色對白冗長,太多讓人眼花撩亂的特技,感覺電影重點一直放在拍攝男女主角的帥氣與美貌,還有過多無用的特技,最讓我失望的是,反派角色成為壞人的原因太過薄弱,因為為了讓世界注意波士尼亞人民的悲慘。
「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男主角憑著豐富的人生經驗,贏得了無數的名氣與獎金,在這個看履歷的時代,當人們丟下過往的一切學歷與獎狀,還會剩下什麼呢?有很多人,很多時候都為成績、為金錢而活,卻忘了為生命而活、為自己而活。
「有錢使得鬼推磨」,我十分認同這句話,雖然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就萬萬不能,有了錢就像擁有了一切,擁有一切就有如實現夢想。老闆創業是為了錢;你成為他的員工,也是為了錢;其他企業與你合作,還是為了錢。金錢就像萬惡之源,可怕卻迷人。 
這是一部香港的經典電影,相信香港人對這部電影都相當熟悉,但是從來沒有從管理的角度去看待電影裡的問題,以下我將會提出個人的見解。
共諜,即是共產黨為求達到某些目的,從事秘密刺探情報或是進行破壞活動工作的人。他們會安排在不同崗位收集情報,以便進行共產黨的滲透活動。戒嚴時期的台灣,經常可以看到「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標語,提醒人民「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要求人民主動檢舉匪諜,因此台灣社會將「匪諜」、「共匪」視為禁忌。
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經典電影,電影中有許多價值判斷、人性考驗、道德倫理的問題,非常值得人們思考。
說實在的,我沒有特別喜歡這部電影,原因是故事情節與現實脫離太遠,沒有投入感,角色對白冗長,太多讓人眼花撩亂的特技,感覺電影重點一直放在拍攝男女主角的帥氣與美貌,還有過多無用的特技,最讓我失望的是,反派角色成為壞人的原因太過薄弱,因為為了讓世界注意波士尼亞人民的悲慘。
「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男主角憑著豐富的人生經驗,贏得了無數的名氣與獎金,在這個看履歷的時代,當人們丟下過往的一切學歷與獎狀,還會剩下什麼呢?有很多人,很多時候都為成績、為金錢而活,卻忘了為生命而活、為自己而活。
「有錢使得鬼推磨」,我十分認同這句話,雖然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就萬萬不能,有了錢就像擁有了一切,擁有一切就有如實現夢想。老闆創業是為了錢;你成為他的員工,也是為了錢;其他企業與你合作,還是為了錢。金錢就像萬惡之源,可怕卻迷人。 
這是一部香港的經典電影,相信香港人對這部電影都相當熟悉,但是從來沒有從管理的角度去看待電影裡的問題,以下我將會提出個人的見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我們正面對著偉大的接管-全球治理/新世界秩序「大重置」 【第 1 階段】 △ 模擬威脅、製造恐懼 (2019年12月-2020年3月) > 在中國爆發疫情> 增加病例和死亡人數 > 從一開始就把「疫苗接種」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 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 Covid-19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在臺灣,購買保健食品時,需注意小綠人標章。本文介紹標章背後的意義、取得方式、審查標準以及費用相關問題。申請小綠人標章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但需仔細評估成本效益。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現代科技進步,健保署推出健保快易通APP,包含健康存摺等功能,但使用需謹慎。合理告知保險公司,並非所有就醫紀錄均應告知,需避免不必要的告知。網路謠言對投保保險無實質幫助,應積極查證,求專業意見。投保前應謹慎評估健康存摺內容對保險影響,若有疑慮可諮詢醫事機構,甄選專業人士進行保險規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我們正面對著偉大的接管-全球治理/新世界秩序「大重置」 【第 1 階段】 △ 模擬威脅、製造恐懼 (2019年12月-2020年3月) > 在中國爆發疫情> 增加病例和死亡人數 > 從一開始就把「疫苗接種」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 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 Covid-19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在臺灣,購買保健食品時,需注意小綠人標章。本文介紹標章背後的意義、取得方式、審查標準以及費用相關問題。申請小綠人標章可以提高產品競爭力,但需仔細評估成本效益。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現代科技進步,健保署推出健保快易通APP,包含健康存摺等功能,但使用需謹慎。合理告知保險公司,並非所有就醫紀錄均應告知,需避免不必要的告知。網路謠言對投保保險無實質幫助,應積極查證,求專業意見。投保前應謹慎評估健康存摺內容對保險影響,若有疑慮可諮詢醫事機構,甄選專業人士進行保險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