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孤花盛綻 來自幽居女詩人的人生別裁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深居簡出是最好的防範之道。但很多人卻對兩三天宅在家裡、甚至是一天不出門,都會覺得如坐針氈,我倒是樂得成天在屋子裡讀讀書、看看影片、寫寫東西、想想事情、和妻子說說話,一點也不會覺得無聊,也許我已經習慣這種少與外界打交道的生活。

  要說「宅在家裡」,我最佩服的恐怕非美國女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莫屬,她讓我覺得「宅在家裡」其實也可以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初識艾蜜莉,是因為她的一首詩:「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當時讀這首詩,就覺得詩人有著與眾不同的細膩心思,在進一步了解後,發現詩人不只是女性,而且從二十五歲起就過著足不出戶、摒棄社交的幽居生活,長達三十年(五十五歲過世);在最後幾年,甚至沒有離開過自己的房間。

  這的確讓人驚訝,但她的宅在家裡,並非身心有毛病、逼不得已之舉;可能也不是出於什麼嚴肅或痛苦的選擇,而是自自然然、水到渠成地就過著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

raw-image

  艾蜜莉是個見過燦爛陽光的富家女,少女時代曾到華盛頓去找當國會議員的父親,住過林肯總統住過的賓館,參加過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也念過大學(但念了一年就不念了),愛過心儀的男人,也被不錯的男人所愛,但似乎沒有想要結婚的渴求,而在二十五歲時就息交絕遊,整天窩在家裡,除了偶而有訪客外,書信是她跟外界溝通的唯一管道。

  當然,要能在三十年間過著足不出戶的幽居生活,需要一些客觀條件的配合:首先,她出生而且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裡,不愁吃穿,生活瑣事都有僕婦代為張羅;其次,她住的應該也算是豪宅,即使不出門,也有很大的活動空間,艾蜜莉平日也喜歡種些花花草草。再者,她並非完全避不見人,除了家人外,她也會和家中訪客交流。但最重要的是她珍惜那些無人干擾的時光,用來讀書、寫詩、寫信、寫日記,去探訪內心深處的自己,並與之深談;一點也不會感到寂寞、無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2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8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寫字人住在遠遠的海邊。
Thumbnail
寫字人住在遠遠的海邊。
Thumbnail
〈又是一個人〉 又走了,不該來的,來了很高調,所以他走了 又走了,該來的,來的很低調,但他走了 他懷著崇高的夢想、理想,隨風而來 漸漸地那道微風也把俗世、欲望給帶來 美好的藝術品被丟棄在角落 他仍驕傲地在角落創作,那─── 「不容污點的藝術」 一道道黑黑、厚重的高牆 不僅把世俗欲望給阻擋 也 把善良
Thumbnail
〈又是一個人〉 又走了,不該來的,來了很高調,所以他走了 又走了,該來的,來的很低調,但他走了 他懷著崇高的夢想、理想,隨風而來 漸漸地那道微風也把俗世、欲望給帶來 美好的藝術品被丟棄在角落 他仍驕傲地在角落創作,那─── 「不容污點的藝術」 一道道黑黑、厚重的高牆 不僅把世俗欲望給阻擋 也 把善良
Thumbnail
寫作者的道路是孤寂的。在那樣每晚像犯了什麼強迫症一樣往記憶拚命掏,像希區考克《驚魂記》犯罪者的自白,在回憶中不間斷地重複殺人與被殺的情節,往往讓人有種死去的彌留錯覺。是死了嗎?沒死啊。可是為什麼還那麼痛啊?那麼,是黎明了嗎?不是啊,但為何已是長夜的盡頭了天還那麼暗,橋都走到底了,過境的小船還沒來?
Thumbnail
寫作者的道路是孤寂的。在那樣每晚像犯了什麼強迫症一樣往記憶拚命掏,像希區考克《驚魂記》犯罪者的自白,在回憶中不間斷地重複殺人與被殺的情節,往往讓人有種死去的彌留錯覺。是死了嗎?沒死啊。可是為什麼還那麼痛啊?那麼,是黎明了嗎?不是啊,但為何已是長夜的盡頭了天還那麼暗,橋都走到底了,過境的小船還沒來?
Thumbnail
在作者尤迦南達帶領瑜珈團隊前往洛杉磯的旅程中 一位衣著艷麗卻厭世的老人 因為最愛的丈夫去世而身陷哀傷之中 自艾自憐的她絕望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在作者尤迦南達帶領瑜珈團隊前往洛杉磯的旅程中 一位衣著艷麗卻厭世的老人 因為最愛的丈夫去世而身陷哀傷之中 自艾自憐的她絕望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狄金生》讓我不僅一次的思考,在剝除表象與膝反射式的反應後,我們現在所認為是想當然爾的種種社會制度與主流價值,一定都是正確的嗎?會不會五十年後或一百年後,我們現在對婚姻、感情,以及方方面面所堅定劃分的是非黑白,在幾十年後,也會有更多樣、更包容的樣貌?
Thumbnail
《狄金生》讓我不僅一次的思考,在剝除表象與膝反射式的反應後,我們現在所認為是想當然爾的種種社會制度與主流價值,一定都是正確的嗎?會不會五十年後或一百年後,我們現在對婚姻、感情,以及方方面面所堅定劃分的是非黑白,在幾十年後,也會有更多樣、更包容的樣貌?
Thumbnail
神有沒有名字?我們都一樣敬畏上帝,也享受著上帝的關愛,然而為何要互相殘殺來證明自己值得主的垂憐?又為何祂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子民受苦,而不施捨甘霖?而我們要用一輩子去追尋一個答案,值不值得放棄愛她來證明愛祂.....
Thumbnail
神有沒有名字?我們都一樣敬畏上帝,也享受著上帝的關愛,然而為何要互相殘殺來證明自己值得主的垂憐?又為何祂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子民受苦,而不施捨甘霖?而我們要用一輩子去追尋一個答案,值不值得放棄愛她來證明愛祂.....
Thumbnail
她說:獨特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為別人委屈自己? 其實離得越近越是迷惘,我一直猶豫這是否是我想要的生活,但猶豫的同時我在前進,但我想說的是 ,時間一定會把我們生命中的碎屑帶走 、漂遠, 而把真正重要的事物和感情替我們留下和保存。
Thumbnail
她說:獨特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為別人委屈自己? 其實離得越近越是迷惘,我一直猶豫這是否是我想要的生活,但猶豫的同時我在前進,但我想說的是 ,時間一定會把我們生命中的碎屑帶走 、漂遠, 而把真正重要的事物和感情替我們留下和保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