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美劇《狄金生》│拒絕當雛菊,開始成為太陽

2022/03/01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狄金生》讓我不只一次的思考,在剝除表象與膝反射式的反應後,我們現在所認為是想當然爾的種種社會制度與主流價值,一定都是正確的嗎?我們現在對婚姻、感情,以及方方面面所堅定劃分的是非黑白,在未來,會不會有更多樣、更包容的樣貌?
劇照來源:IMDB
Apple TV+上的美劇《狄金生》,講美國知名女詩人Emily Dickinson的故事。Emily Dickinson生於距今〈2022年〉將近兩百年前的1830年的美國麻州安默斯特,是一個類似梵谷這樣,死後才出名的創作者;她在世的時候,發表的作品很少,在網路上查的資料,有的說七首,有的說十首,總之數量很少,而且大部分是她身邊的人幫她發表,有些還是以匿名的方式;過世後,她的一千七百多首詩作,才漸漸為人所知,美國文學史上,將Emily譽為僅次於惠特曼的第二重要詩人。Emily過世前,其實曾囑咐妹妹Lavinia將她的作品全部燒燬,但Lavinia讀過之後捨不得,在與她們的嫂嫂,同時也是Emily的密友Sue討論後,決定作品發表,我們今天才有緣得見這些美麗又震撼人心的作品。
Emily終其一生,都住在她父親的房子裡,而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自己的房間內寫作,這麼宅的一位女性,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都是特別的,更何況是在她所處的19世紀,沒有電腦,當然也就沒有網路,女性沒有選舉權,也不能上大學;華人的封建時代裡有所謂的「三從」,「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19世紀的美國也不惶多讓,《狄金生》第三季的劇情聚焦在戰爭,呼應故事背景的美國南北戰爭,狄金生一家也發生內戰,Emily的哥哥Austin因為不滿父親Edward長期對他們的強勢掌控,跟父親決裂,Edward對兒子的冷戰,雖然覺得難過,卻也沒認真當一回事,父子冷戰前不久,Edward身體出過幾次大狀況,兒子對他開戰後,Edward開始著手身後事,請Emily當他的遺囑執行人,遺囑裡,他的三個孩子,只有他的兒子Austin能夠單獨繼承他所有的財產,Emily與Lavinia若在他身後仍然未嫁,那麼,她們的哥哥Austin就是她們姊妹倆的監護人,如果Austin過世,則由Austin的兒子繼承Austin所有的財產與權力,包括繼續擔任他的兩位姑姑Emily與Lavinia的監護人。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扯到不行的遺囑,但讓人咋舌的,不在財產分配的部分,即使是21世紀的台灣,在父權影響力仍大的傳統下,祖上的資產僅留給男丁,也不是罕見的事情,Edward的這份遺囑,不可思議的地方是,女性竟然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而必須附庸在男性之下。
Emily對於父親的這份遺囑非常憤怒,但她的父親卻覺得理當如此,就好像太陽本來就是從東邊升起一樣的自然,在19世紀的時代背景下,Emily的父親的反應並不奇怪,為了這份泯滅掉個人主體性的遺囑,而與父親抗爭的Emily才是違逆常道。
Edward是19世紀的標準仕紳,對內是家裡的國王,從妻子到三個孩子,都須完全接受他的統治,對外也希望藉由從政、參與公共事務,企圖獲取更多的名聲,希望他個人能名揚後世;Emily的哥哥Austin表面上是父權結構下的獲益者,擁有這個還算優渥的家庭裡,所有的資源與特權,事實上,在這個結構下,他的受害程度,並不亞於他的兩個妹妹,他渴望著屬於他自己的自我實現,卻被他的父親,這個更大的權力,緊緊的控制著,無法伸展。
你無法撲滅一種火,它能自燃,無須搧風
《狄金生》第一季的劇情,聚焦在Emily的日常,她與家人、朋友們的思維與生活。「做自己」在那個時代不流行,女性更不可能,Emily奔放的想像力、不在意主流價值觀的獨特思考與行事作風,卻在她的時代,鮮活的活出她自己;與Emily親近的幾位女性家人,看起來雖順服體制,卻也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掙扎著在尋求自我實現。
首先是與Emily關係有些緊張的母親,她的母親是傳統婦女,第一季第一集的一開始,就因「女大當嫁」的傳統,積極的強迫Emily相親,Emily拒絕婚姻,只想寫作,母女兩人因此有了很多正面衝突。
Emily的母親認為家務是女性必須專精的專業,自詡為新英格蘭州最賢慧最會省錢的家事達人,對自己的要求高以外,也要求兩個女兒必須與她看齊;後來,Emily的父親為家裡請了一位女傭,Emily的母親便為此感到非常不快,仍然事必躬親,讓花錢請來的女傭無事可做。
看起來,Emily的母親是順從體制的標準婦女,但我覺得,她只是在她所長久習以為常的、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價值觀裡,尋求她個人的自我實現;只是,在父權的價值觀裡,一個女性無論多麼的努力與順從,都不見得能夠獲得她想要的稱許,因為,在這個架構裡,女性的價值,是由男性決定的;Emily的母親,努力到不能再努力,甚至想要把兩個女兒都雕塑成她認定的「成功女性」,她也沒有得到她所以為天的丈夫,給予她尊重與疼惜,之後,從幾個她小整丈夫的橋段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那份被硬生生澆熄的過度努力能量,是如何的化為失望與憤懣反撲在丈夫身上。
Emily的妹妹Lavinia,在前面的數集裡,是一個丑角型的人物,她迫切的想要結婚,當個制度底下的好女人,無奈姊姊未嫁,家人也不覺得有必要那麼早就為她找對象,她近乎是性飢渴般的豪放勾引幾位屬意的男性,卻一而再再而三遇到玩咖,甚至還有渣男把她滿滿愛心奉上的自繪裸體畫,在他們共同的朋友圈裡公開。
南北戰爭即將爆發前,生活圈裡到處都是激昂的政治議題討論,Lavinia與她的家人堅定地站在廢奴這一邊,Lavinia不僅對種族議題激動,也開始留意性別議題,加上她那非典型女性的姊姊Emily,對她的影響愈來愈深,她不知不覺得愈來愈崇拜姊姊,原本與母親一樣服膺父權體系傳統的Lavinia,後來被喜歡的對象求婚時,卻遲疑了,不斷的與求婚對象確認,結婚後,她還可以做她自己嗎?
至於Sue,她先是Emily的同性伴侶,兩人在身體與心靈上都有非常深入的交流,在《狄金生》劇中,Sue與Emily兩人有很多露骨的情慾橋段,但卻迫於經濟上的現實,靈肉分離,心靈歸屬Emily,但身體嫁給Emily的哥哥Austin,這段無愛的婚姻,後來對她與Austin兩人都造成了傷害。
在親友的眼中,不擅長家事、不渴慕婚姻與男性的照顧,以及鍾情於寫作的Emily是古怪的,甚至是違逆常道,讓她的父母感到憤怒的,但她的不隨俗流與跳脫傳統,卻一天比一天,讓她的哥哥與妹妹愈來愈欣賞她,喜歡她;而她的母親一輩子都在努力當一個好女人,努力討好丈夫與世俗價值,卻沒有贏得她想要的尊重。
劇中有兩個關於性別的橋段,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Emily的作品獲得刊物刊登,當Emily緊張又興奮的在晚餐桌上向全家人宣布時,父親卻勃然大怒,認為女性對外公開文字作品的行為,就跟妓女一樣可恥;另一個是,Emily的母親被來家裡拜訪的友人,誤以為在與丈夫在討論國家政治,被讚許是思想先進的女性,Emily的母親卻馬上臉色下沉,要友人不要這樣羞辱她。
看到劇中人物在面對各種事件時的決定與反應時,讓我不只一次的思考,在剝除表象與膝反射式的反應後,我們現在所認為是想當然爾的種種社會制度與主流價值,一定都是對的嗎?會不會五十年後或一百年後,再看我們現在的種種,也會覺得這是落後的、不符合人性的?就像Emily的父親把女性作家視為妓女、母親認為女性討論政治很羞恥?就像Emily與Sue之間的同性情感,其實沒有很久以前,這樣的感情,也是隱晦的、禁忌的,但現在已經愈來愈被視為平常,然而,這條從「不平常」到「平常」的路,走了好久好久,社會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激烈的爭辯,才漸漸讓愈來愈多人接受,愛,可以,也應該,不分性向;而我們現在對婚姻、感情,以及方方面面所堅定劃分的是非黑白,會不會在未來也會有更多樣、更包容的樣貌?
劇照來源:IMDB
名聲是易變質的食物,放在滑動的盤上
《狄金生》的第二季聚焦在創作與名聲,創作者需不需要名聲?名聲對於一位創作者的影響是利是弊?
劇情由Sue把Emily介紹給報社的編輯開始,編輯很欣賞Emily的作品,打算有計畫的刊出她的詩作,她卻迷惑了,甚至為此情緒大幅起伏。
在自媒體與個人品牌當道的現在,如何獲取更多注意,以及如何將流量與關注轉換為實質的利益,更是芸芸創作者關心的主題,我作為一位在網路上發表作品的作者,第二季的劇情,尤其讓我有感。
很喜歡第二季第四集裡,感到迷失,而且失去寫作靈感的Emily與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者,被譽為是美國景觀設計之父的Mr.Olmsted〈Frederick Law Olmsted〉之間的對話。
Emily:當你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怎麼辦?
Mr.Olmsted:我會等。
Emily:等多久?
Mr.Olmsted:幾個月、幾年......我的作品會流芳百世,所以不能倉促為之。
Emily:現在我每次寫作都覺得迷失,只看到一張白紙瞪著我。
Mr.Olmsted:那聽起來不像迷失,而是你太在意自己跟周圍喧囂的世界,我說的是專心在做某件事時,專心到完全沉浸其中,忘了時間、空間和其他人,只有妳和妳的思緒,妳一定有體驗過吧?
Emily:但現在沒有了。
Mr.Olmsted:那妳必須迷失,徹底的迷失。
在創作與經營個人品牌的路上,跌宕起伏,或連起伏都沒有,長年處於不為人知的幽谷裡,都是常見的,除了少數的個案外,我相信,作品要能夠發光發亮,甚至轉換為至少可以養活自己的經濟利益,除了長期持續穩定產出有質有量的作品外,機緣與運氣,也很重要。
如何走過創作的低潮與幽谷,如果是以獲利為目標,〈方格子〉裡幾位大作者,如承熙吳心Minz 鄭閔之......的諸多文章,都能提供實用的建議;我作為一位網路上的小小作者,只能很不接地氣的建議作者,問問自己,創作的初衷是什麼?在眾聲喧嘩,不知何時才能讓自己被看見的茫茫網海裡,你有足夠的熱情與愛可以長期燃燒嗎?
我偶爾也會因為流量數字心情起伏,偶爾也有因為優秀作者的作品太多太好,對自己的文章自慚形穢,想要棄鍵盤的時候,而讓我持續寫下去的理由,是我理解到,閱讀與書寫是我生命裡的必須,生命裡幾次遭遇的低潮,是閱讀與書寫,幫助我走過痛苦的黑暗時刻,給我整個人莫大的安定力量,對我來說,書寫是來自生命底層的需要,既然都是要寫,那麼何不就在策略與形式上多做一點思考與努力,讓書寫化為可能的現實利益?
Mr.Olmsted對Emily說:
「意見是瞬息萬變的東西,會使人忽略你作品的美〈Opinion is a flitting thing. It’s a hideous distraction from the beauty of your craft〉」,
「讀者不重要,珍貴的是作品本身,而非它受到的讚譽,了解這點,妳就能登峰造極。〈The audience is irrelevant. The work itself is the gift, not the praise for it. Understand that and you’ll understand the mastery.〉」,
這兩段話對創作者來講,是很好的提醒,關於「讀者不重要〈The audience is irrelevant.〉」這一段,我覺得Apple TV+的中文翻譯不夠精準,我想,他的意思是,重要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讀者的喜好,讀者的偏好與輿論的走向,不是創作者能準確預料或掌控的,創作者唯一能操之在己的,就是專心做好自己的作品。
愈是獨創性的作品,創作者本身可能必須忍受更長時間的孤寂,但在分眾愈來愈細的現在,只要持之以恆的創作與發表,主觀上,無論看起來多麼古怪的內容,相信都會吸引特定的受眾,但能不能把這個特定的小眾吸得牢牢的,我想,關鍵就在於創作者是不是能夠忠於自己的人設,持之以恆的產出與人設一致的作品。
在《狄金生》劇中,Emily曾說,她覺得她好像生錯時代了,我想,Emily Dickinson如果生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發表並快速傳播的現代,說不定,不用等到死後才被看見,在世時,就可以變成詩界的J. K. Rowling也不一定。
《狄金生》讓我思索了很多主流價值的意義,也讓我因此有機會接觸Emily Dickinson的詩,被她那近乎直通靈魂的詩句震懾,而只要是創作者,看到劇中Emily源源不絕洶湧奔騰的靈感,一定也會跟我一樣,感到大大的羨慕。
看完《狄金生》接著再看《來自狄金生的愛》這部記錄《狄金生》拍攝幕後的小短片,因此得知,劇中的女性們穿著的優雅服飾,全部來自劇組用心的考究設計與手工縫製,而全劇都是在疫情期間拍攝,可想而知,克服了很多困難,才有這部精緻的作品。整部劇集三季共三十集的作品,雖然看起來集數有點多,但每一集的時間都只有半小時左右,每一集幾乎都是獨立的劇情,結尾沒有懸念,用日常的零碎時間,就可以慢慢的無壓力看完。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