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保守主義 讀書心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看了劉軍寧的 [ 保守主義 ] 一書之後, 在網路上搜尋資料竟然發現連維基百科的編者對保守主義的理解都存在著不少的誤區. 所以打算根據自己所讀内容和理解簡單介紹一下保守主義.
英國保守黨黨徽
首先需要澄清的地方是保守主義和保守派守舊派是不同的概念, 保守主義保守是對傳統和經驗的保守, 直接的對立面是激進主義和理性主義. 保守主義成型於17世紀的英國, 所以說保守主義的保守是對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的傳統的生活習慣的保守. 而當時英國的生活方式的核心恰恰就是自由, 所以保守主義是誕生於古典自由主義和傳統主義也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保守主義的真理觀偏向無知論, 保守主義認爲知識内容是隨著人類的探索和認識在不斷變化, 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體系, 即人類無法掌握所有的知識, 沒有人可以真正準確而全面地理解世界. 較爲悲觀的真理觀反映了保守主義對人的局限性的認識, 至上真理的不存在也就證僞了依靠一個無所不管的組織來對全社會進行絕對控制和指導的合理性.
同時保守主義對於理性算計的態度也是保留的, 不否定對社會的發展進行理性的推演的行爲. 但是對社會學上的理性算計抱持懷疑. 保守主義基於全知的不存在性, 提出了理性推演極大概率會和實際的脫節并且產生極大的偏誤的結論. 保守主義相較於腦中對社會的推演, 構建一些烏托邦般的美好社會, 更加關注現實. 保守主義者更在意的過去傳統的成功經驗和當下的社會的生活方式和規則模式. 他們相信那些被歷史檢驗過的一些傳統規則是重要而有意義的, 過去被證明可以成功促進發展的習慣也是值得敬畏應該被繼承的. 社會任何時候都不是完美無瑕, 保守主義者自然也正視著舊制度需要改進的問題, 擁抱合理的進步. 複雜的社會是各種的因素交織在一起, 進行運行的巨大系統, 而不是零件簡單拼凑而成的機器. 因爲他們深知人對社會系統的認知有限, 因此保守主義者反對激進的徹底性革命, 進行零件更換式的改變, 更傾向於漸進緩慢而穩定的變革. 社會如未知水域上的航船, 緩慢的調整可能會讓船遲一點換上更快的航綫, 但是相比激烈調整造成的巨大顛簸和傾覆, 穩健的政策確實更加安全.
在人性方面, 保守主義明確反對性善論, 但是也并非是性惡論的支持者. 不認爲人是純粹的惡, 但是對人性的善良並沒有信心, 對人性本質中間偏向消極. 更加强調潛惡, 即對潛在的惡行的警惕和防範.
惡的來源方面, 保守主義的看法也和左派的看法不同. 保守主義不主張將人的動物特性和社會性進行區分理解, 不讚同將人性的惡歸結到社會組織的失敗和罪惡上. 人和動物的區別并非社會性, 主要是思考力方面. 社會性只是生物的活動的一種組織的形式, 將其和動物特性分開并不恰當. 既然在社會之外還有思考等因素影響著人的行爲和心理, 那麽惡的來源也就不單單是社會了. 進一步, 其他主義改造社會粗暴地消滅階級來杜絕人的惡的想法也就不成立了. 保守主義者現實地意識到惡是沒法消除的, 負面的存在是社會的必然, 任何人都有作惡的可能性. 因此更加關注政治制度上惡的可能性對社會的影響, 限制政府的權力, 減少權力最大的政府機構作惡的可能性, 無意事實上也沒有可能通過政權的力量塑造至善來解決惡.
在政治上, 保守主義提倡自由經濟和小政府. 上文的真理觀和對惡的態度決定了保守主義者不相信全能全知機構和至善的存在. 無人可以算清經濟活動的一切可能性, 所以保守主義選擇遵循傳統盡量不做干預, 竭力保證自由經濟的秩序. 與之類似, 不相信至善存在的保守主義者不會允許政府擁有較大的權力, 來避免政府作惡. 即如果公民可以做, 政府就不要插手; 如果公民可以以更低成本做, 政府就不要做 ; 如果公民無法做而且此項事業是必要的, 政府應該接手從事, 填補滿足民間需求. 和無政府主義相比, 保守主義支持政府的存在, 并且認可政府的必要性. 保守主義政府會推崇民衆建立起的正確道德觀, 但是不會作爲規定者. 政府不會提出社會目標和理想, 只是秩序的維持者, 保障民衆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情, 成就他們夢想的事情, 保障理想和領域的多元化. 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是分開的. 私人的領域不是政府干涉的地方, 可以處理好政府事務的人并非一定要在私人領域那麽完美.
相比民主, 保守主義更加重視自由. 憲政既是對政府的權力的限制, 也是對民衆的權力的平衡. 法治則是規則性的體現. 保守主義的自由偏向消極的自由, 即政府不應該打擾我的一些領域. 進一步, 保守主義自由是一種負責任的自由. 推崇但不强制你的自由應該包含對社群和他人的責任. 民主制度通常是法治和自由的重要保障. 但是如果民衆的權力過大, 造成了一群人的專政, 在損害自由方面和集權主義相比將是有過之無不及的. 此時的民主對保守主義來講是失去意義的.
同時保守主義承認人的差異, 因此只推崇人性的一致性和開始的平等, 反對結果的平均行爲. 保守主義推崇民衆從相同的起點開始進行積極自由競爭, 認可勞動和付出的意義. 因此帶有較濃厚的平均主義的福利主義是傳統的保守主義反對的. 過度的福利主義必然會增加政府的權力, 依附於福利制度的弱勢群體將會在經濟上依附於政府, 長久而言不利於自由. 現代的保守主義者并不是很反對基本的社會福利. 給民衆最基本保障的初步福利是一種社會的風險保護機制, 降低了民衆追逐理想的風險, 符合上面政府應該做的一些保障. 保守主義的宗旨是給願意用勞動來創造未來的人均等的機會維護公正的競爭環境, 而不是搶奪富人的財富給懶漢, 讓社會蛀蟲消耗大衆積纍的財富.
保守主義對私有財產權的維護是非常堅定的, 保守主義者認爲財產權優先於生命權和自由權. 私有的財產權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的產物, 人們對自己勞動或者繼承所得的財富的占有和支配是自由權和生命權的保障, 財權代表著生存資本, 是創造力和工作動力的保障. 同時也是現代的道德的基石. 如果一個社會沒有財產權, 那麽搶奪別人所得就成了行俠仗義, 道德將蕩然無存. 別的權力可以肆無忌憚地剝奪財權, 依附和對强權的恐懼必將無法避免, 生命和發展的自由將無從談起. 這也是保守主義珍視的自由經濟的根基.
權威在保守主義眼中是必要的. 不過他們推崇民間的社會權威, 而非政府的權威. 民間的權威和政府權力的制衡是重要的自由保障. 同時民間的權威應該來自領域上民衆自發對專業傑出的人的有益觀點的共識和認同, 并非特定團體的暴力支配. 權威是秩序的基石, 法治和道德作爲了社會秩序的代表是社會維繫的核心元素. 和自由主義最大的區別就是, 保守主義不贊同社會的維繫來自單純的契約, 他們認爲社會是人類的發展的自然的產物, 是本來就存在出的東西, 合理性不由人來決定. 因此維持秩序的權威也就是必要的存在. 保守主義者對自由的狂熱是遠勝於左派化的新自由主義的, 但是他們在秩序面前更傾向於在權威和自由之間尋找一個平衡, 選擇較爲中庸的路綫.
保守主義認爲社群是重要的組織形式. 結社的自由本身就是民衆自由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的基本保障. 自發的社群構成了個體和社會之間的紐帶, 給了個體間意見產生, 交流和碰撞的機會, 避免了社會的原子化. 社群的力量既可以對抗政府力量, 避免實力强大的政府的濫權, 同時也是秩序和權威的建立者維持者. 社群的蓬勃是民衆自由決定命運, 社會自由力量的體現. 社群承擔著政府不參與的重要事務的責任, 發揮著重要的職能.
保守主義是傳統的家庭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捍衛者. 保守主義認爲政府的權力只可以存在於公共領域, 宗教是私人公共之間思想領域的事情, 政府無權干涉思想, 因此政府對宗教和信仰不予干涉是重要的底綫. 保守主義者認爲從傳統的角度來講, 家庭的存在是行之有效的社會組織形式, 歷史和經驗已經證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更進一步家庭也是社會和個人之間的緩衝和調節. 家庭可以完成對個體的庇護和扶持的工作, 減弱了社會對弱勢個體的負擔. 同時家庭可以集中財富, 完成一些個體難以承擔的事情.
雖然是右派并不一定就是保守主義, 但是保守主義確實是當代右派的重要力量. 對極端主義, 理性主義乃至新自由主義的反對, 實質上是對虛無幻想,否定過去,否定自由傳統和經驗的抨擊. 英國保守黨, 美國共和黨, 日本自民黨, 加拿大保守黨都是歷史悠久的保守主義政黨. 長時間占據西方政治主流的保守主義的經久不衰和近代極端主義理性主義實踐的失敗, 其實證明了保守主義的優勢和穩定性. 近幾年政壇上右派的回潮將會給保守主義帶來更大的實踐空間.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簡單地說,右派或右翼通常強調「傳統價值」、「個人責任」與「市場自由」。左派或左翼則傾向於「社會平等」、「政府干預」和「集體福利」。在各種議題上,左右派的主要區分標準通常包括: 1. 經濟政策:右翼支持自由市場、低稅率,反對過度政府干預;左翼則傾向於提高稅收,以支持社會福利和政府資助的公共服務。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左翼政黨在西方發生政治重組,進步主義者的論點缺乏證據與邏輯的支持,大大影響到他們在辯論中的勝率。美國的進步主義採取與歐洲不同的策略,通過意識形態綁架控制了學術界,失去中立性加速社會共識的瓦解。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簡單地說,右派或右翼通常強調「傳統價值」、「個人責任」與「市場自由」。左派或左翼則傾向於「社會平等」、「政府干預」和「集體福利」。在各種議題上,左右派的主要區分標準通常包括: 1. 經濟政策:右翼支持自由市場、低稅率,反對過度政府干預;左翼則傾向於提高稅收,以支持社會福利和政府資助的公共服務。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左翼政黨在西方發生政治重組,進步主義者的論點缺乏證據與邏輯的支持,大大影響到他們在辯論中的勝率。美國的進步主義採取與歐洲不同的策略,通過意識形態綁架控制了學術界,失去中立性加速社會共識的瓦解。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