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局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馬克思主義本身有兩個問題:
1. 其非常堅持以階級鬥爭暴力革命形式推翻資本主義;
2. 其甚少著墨說明資本主義被推翻後,共產天堂的種種建設。
關於 1,由恩格斯改為在民主國家裡組織無產階級合法政黨社會民主黨,在憲法的框架下為工人爭取具體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地位,階級鬥爭暴力革命已不是必須。採取階級鬥爭暴力革命以建立共產國度,如蘇聯、中共,通通殺人盈野,血跡斑斑,今時今日關於不再採用階級鬥爭暴力革命,相信已不成問題。
至於 2,其導致列寧強調領導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政黨的存在的必要性。中共沿襲之,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要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中共更大的問題是,它是在生產力遠追不上生產關係的狀態下推翻代表資本主義的國民黨政權。
按照馬克思原來構想,當生產力遠追不上生產關係,共產革命根本不適宜進行,而應繼續發展資本主義。
恰好中共不依格套 (用農村包圍城市取代城市工人暴動,也是不依格套又一例),那麼,是要縱容資本家拉高生產力?抑或用其他方式拉高生產力?劉少奇、鄧小平同意前者,所以有三自一包,「三自」指自留地、自由市場及自負盈虧,「一包」指包產到戶。毛澤東同意後者,以人的主觀意志及能動性另開生產力,結果出現打破傳統封建思想窒梏的文化大革命。
孫中山曾說:
社會之所以有進化,是由於社會上大多數的利益相調和,不是由於社會上大多數的經濟相衡突……所以馬克思只可說是一個社會病理學家,無法說是一個社會生理學家。
又說:
外國是患不均,中國是患貧,這就是中外社會情形的大區別。
假如孫氏的話能夠被採納,現代中國或許可以少受些苦難。可惜
共產黨員也有不明白共產主義為何物。
現在的中共黨員,大都不懂共產主義。
我們可以說,孫中山的確對馬克思主義有深入的研究,因深入過,故能跳出以批評。劉少奇、鄧小平是典型的跟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則更多內心不認同馬克思主義,而有傳統中國人思維 (重視思想、堅強鬥志、農村)。
海耶克 1944 年出版《到奴役之路》,提到共產國家試圖通過中央計劃來確保經濟持續繁榮,其權力之大,必然控制個人生活各個方面,威脅個人政治自由。結果平等通過約束和奴役來實現,不能避免會走向極權。換句話說,落實馬克思主義,只會招來集體主義、平等主義、極權主義,令社會從文明走向野蠻。
當代弘揚馬克思主義的人,要麼改口講「異化」(流水作業和分工的細化,令人對勞動無法產生認同,再不能領略到勞動的意義),要麼援引邏輯實證方法和理性選擇理論予以闡述,這未嘗不是在斷港絕潢中有所突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洛克提到,每個人在自然狀態下都是自由而平等,當其他人還有機會取得「同樣多」和「同樣好」的資源,該人在自然賦予的資源上混合自己的勞動,其勞動成果即成為其私人財產,他人不得侵犯。洛克式的附帶條件 (Lockean proviso) 後來為諾齊克所沿襲,建構出放任自由主義 (Libertarianism)
孫中山說:「中國人為什麼是一片散沙呢?由於什麼東西弄成一片散沙呢?就是因為各人的自由太多……我們是因為自由太多,沒有團體,沒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彷彿自由是一盤散沙的代名詞。然而,真相果真如此?當我們要爭取民主自由,自由究竟是什麼意思? 密爾 (J. S. Mill) 在《論自由》(On Libe
極權主義常被看成是民主自由的對立面。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說:「國家掌控一切,沒有例外,一切不得反抗國家」,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說:「(極權主義) 奉行的理念與『個人比社會本身更加重要』相抵觸」,這些都是對極權主義很好的概括。 極權主義與集體主義、計劃經濟分不開。集體主義主張個人從屬於社會,個人權利受到
美國總統林肯在著名的蓋茲堡演說中提到民有、民治、民享。民有指國家為全體人民所共有,國家主權在於人民。民治指人民有份參與治理。民享指社會利益為所有人民共用。創建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先生,受林肯啟發,提出「三民主義」,「三民」就是民有、民治、民享。 民主始自古希臘雅典城邦。由於城邦規模較小、人數不多,事無大
韋伯(Max Weber)在《政治作為一種職業》(Politics as a Vocation)中提到,國家是一個宣稱壟斷了正當的暴力使用以維持治安,並能夠付諸實行的實體。這種壟斷地位必然要經過一個正當化的過程。觸及國家正當性問題,我們就要從根本去問,為何世界上要有國家存在?可不可以沒有國家? 設想
洛克提到,每個人在自然狀態下都是自由而平等,當其他人還有機會取得「同樣多」和「同樣好」的資源,該人在自然賦予的資源上混合自己的勞動,其勞動成果即成為其私人財產,他人不得侵犯。洛克式的附帶條件 (Lockean proviso) 後來為諾齊克所沿襲,建構出放任自由主義 (Libertarianism)
孫中山說:「中國人為什麼是一片散沙呢?由於什麼東西弄成一片散沙呢?就是因為各人的自由太多……我們是因為自由太多,沒有團體,沒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彷彿自由是一盤散沙的代名詞。然而,真相果真如此?當我們要爭取民主自由,自由究竟是什麼意思? 密爾 (J. S. Mill) 在《論自由》(On Libe
極權主義常被看成是民主自由的對立面。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說:「國家掌控一切,沒有例外,一切不得反抗國家」,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說:「(極權主義) 奉行的理念與『個人比社會本身更加重要』相抵觸」,這些都是對極權主義很好的概括。 極權主義與集體主義、計劃經濟分不開。集體主義主張個人從屬於社會,個人權利受到
美國總統林肯在著名的蓋茲堡演說中提到民有、民治、民享。民有指國家為全體人民所共有,國家主權在於人民。民治指人民有份參與治理。民享指社會利益為所有人民共用。創建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先生,受林肯啟發,提出「三民主義」,「三民」就是民有、民治、民享。 民主始自古希臘雅典城邦。由於城邦規模較小、人數不多,事無大
韋伯(Max Weber)在《政治作為一種職業》(Politics as a Vocation)中提到,國家是一個宣稱壟斷了正當的暴力使用以維持治安,並能夠付諸實行的實體。這種壟斷地位必然要經過一個正當化的過程。觸及國家正當性問題,我們就要從根本去問,為何世界上要有國家存在?可不可以沒有國家? 設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重申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復歸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這項評論形同打臉胡錫進。三中全會《決定》中國走上向社會主義復歸的道路、揭示大變局,也可能發生大亂局! 三中全會《決定》毫無解方,中國社會瀰漫不滿情緒,「習式蕭條」已成為熱詞潮語! 中國經濟走不出困境,現在屬於垃圾時間,大勢已去!
Thumbnail
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強而有力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模式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問題,這讓我很有共鳴,有人能替我將心中感受到的不對勁講清楚的感覺非常舒服。 本文簡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有舉例也有個人感受,也指出了我認為今天的異化更嚴重與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地方。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Thumbnail
本文探討孫中山如何接納並發展'漲價歸公'的思想,以及這一理念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性。從歐美政治經濟的土地稅理論、德國膠州實驗和孫中山的'漲價歸公'理論出發,說明瞭平均地權對三民主義的意義。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一個全球正在面臨的威脅,那就是共產主義在各先進民主國家的潛伏與侵蝕,你可能會認為共產主義不是早就失敗了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這篇Hank將以歷史脈絡來為大家剖析,共產主義誕生的原因與背景,並闡述統治者如何利用變種的「新型共產主義」瓦解全世界中產階級的陰謀。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中國民主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前景。從宗教對民主的影響到中共害怕民主的原因,以及民主適不適閤中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透過對中國歷史及社會現狀的分析,評估了中國民主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重申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復歸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這項評論形同打臉胡錫進。三中全會《決定》中國走上向社會主義復歸的道路、揭示大變局,也可能發生大亂局! 三中全會《決定》毫無解方,中國社會瀰漫不滿情緒,「習式蕭條」已成為熱詞潮語! 中國經濟走不出困境,現在屬於垃圾時間,大勢已去!
Thumbnail
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強而有力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模式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問題,這讓我很有共鳴,有人能替我將心中感受到的不對勁講清楚的感覺非常舒服。 本文簡介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有舉例也有個人感受,也指出了我認為今天的異化更嚴重與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地方。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Thumbnail
本文探討孫中山如何接納並發展'漲價歸公'的思想,以及這一理念在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重要性。從歐美政治經濟的土地稅理論、德國膠州實驗和孫中山的'漲價歸公'理論出發,說明瞭平均地權對三民主義的意義。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一個全球正在面臨的威脅,那就是共產主義在各先進民主國家的潛伏與侵蝕,你可能會認為共產主義不是早就失敗了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這篇Hank將以歷史脈絡來為大家剖析,共產主義誕生的原因與背景,並闡述統治者如何利用變種的「新型共產主義」瓦解全世界中產階級的陰謀。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中國民主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前景。從宗教對民主的影響到中共害怕民主的原因,以及民主適不適閤中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透過對中國歷史及社會現狀的分析,評估了中國民主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