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問的是:目前沒收入會餓死嗎?你的抗壓性夠強嗎?
要問會不會餓死的原因在於,聽過太多人把「做一本地方誌」看的太理想化了。
我的建議是,先不要把它當作公益社福運動,甚至不要太以為自己在做「地方創生」。
因為在你真正「擾動」地方之前,得先想想這本刊物該如何自給自足地活下去。
事實上,以我做行銷企劃十年以上的經驗來說,創辦一本地方刊物,就跟決定創業沒什麼兩樣。
所以,創刊一開始要有的,絕對是「創業資金」。如果目前你沒收入就會餓死,建議還是募到錢、或存點錢再說。
同理,如果你一畢業就有辦法創業,那馬上啟動投入也是可行的。
跟所有的創業初期一樣,資金投入進去了,錢也陸續都燒了,但初期可能至少半年不會有收入。
因為沒有人認識你,沒有人知道你,所以推廣品牌和觸及目標客群,絕對是首要目標。
更何況,閱讀/買書這件事,至今還是非常需要提倡與教育,畢竟大家沒事不會去買一本地方刊物:你得一步步讓大家想買才行。
所以從品牌定位、行銷推廣到社群經營,不管你懂不懂,都要學著開始熟悉執行。
況且,在創辦地方刊物之後,最需要接觸的,就是「人」。
無論是同事夥伴、社區長輩、地方耆老、商業店家、藝文創作者、學術教育單位、政府公家機關...等,就是不斷地溝通,不斷地累積人脈。
你要能精確說明自己的理念,介紹自己的刊物,而這階段應該也會持續個一兩年。
這種類似「跑業務」的壓力其實不算小,也很需要圓融(化險為夷?)的應對技巧。
此時,抗壓性就顯得非常重要。
創刊過程就如同創業初期,也跟玩遊戲闖關一樣。
剛開始你會覺得每隻小兵、每個關卡都很難,但一路打到最終大魔王時,你會發現,以前的那些困難都變得如此簡單。
所以,你想一畢業就自己摸索嘗試、失敗受挫、學習與成長,還是要先到職場上修行練兵(還要存點錢),就是屬於個別的選擇了。
或許還有人會擔心...
萬一屆時我被工作困住了、經濟負擔更大了,無法投身地方創生的工作了,該怎麼辦?
很簡單。
去訂閱有人正在經營的地方刊物,去支持他們所舉辦的活動、去購買他們設計的商品,因為地方活化的擾動永遠需要漣漪般的擴散。
重點是提供自己的能力所及,然後想辦法為家鄉盡一份心。
如果你很有心,但還沒有肌肉,建議先去練一下。
先蹲再跳,也能讓地方創生有更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