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了~寫給覺得災難的父母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上圖片翻攝自/網路
『斷奶Weaning 這個字不只有“戒除”(wean from)的意思,也有“戒向”(wean to) 的意思。我們可以說當一個孩子真正克服斷奶的挫折時,他不只是“戒除”了母親的乳房,也是“戒向”替代物 — 轉向所有帶來喜悅與滿足的來源,這對於建構一個充實,豐富而快樂的生活來說是必須的。』- 梅蘭尼.克萊恩 Melanie Klein
今天是開學日,我們來談談上學這件事吧!
我們家也有一個小一新生,這兩天,全家的氣氛是又興奮又緊張的。幾個月前孩子的父母就帶他採買了書包及文具,暑假期間孩子也去上了先修班,想讓他對小一的課程更上手,不要在一開始就遭遇太多挫折。
開學第一天的教室裡,有對新的學校生活很好奇的小朋友,也有哭哭啼啼不想跟爸媽分開的,有處之淡然的父母,也有擔心的要死很不得坐下來陪孩子一整天的父母,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一個孩子走出家庭生活,進入學校為重心的生活,在心理發展上是一個里程碑,也同時具有很重要的發展意義。上學意味著孩子開始接觸更多的人,有大人也有同儕,也進入不同的環境。孩子的生活不再是以父母與家庭為主要重心。
這個從家庭進入學校的過程如果順利,孩子可以發展出更多獨立的能力,也能學習如何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如何融入一個團體,遵守團體規則及秩序。這些都是往後成功的成人生活重要的基礎。
然而,小孩上學的過程中有很多難題要克服,對小孩與父母而言,都可能有辛苦的地方及痛苦的感覺。
今天我想把焦點放在分離的困難上。在心理學上,專家們相信分離的原型是斷奶。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梅蘭尼.克萊恩 Melanie Klein 說:『斷奶 (weaning) 這個字不只有“戒除”(wean from)的意思,也有“戒向”(wean to) 的意思。我們可以說當一個孩子真正克服斷奶的挫折時,他不只是“戒除”了母親的乳房,也是“戒向”替代物 — 轉向所有帶來喜悅與滿足的來源,這對於建構一個充實,豐富而快樂的生活來說是必須的。』 我們可以把克萊恩對斷奶的闡述用在理解上學這件事上:一個孩子要真正能克服走出家庭,與爸媽分開去上學,不是只有戒除對家與爸媽的依賴,還要能與所有取代家與爸媽的替代物(學校,老師,同學,上課...等等)建立好的關係。
所以,在此我要跟所有因為孩子要上學感到不捨,擔心,空虛,或是有罪惡感的爸爸媽媽們說:你的孩子的這一步,將是奠定他將來富足而快樂的生活的基石,不要因為不捨而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延長嬰兒時期的依賴關係 ; 也不要因為擔心孩子無法適應而一味地要幫孩子戒除對家,對爸媽的依賴。你們需要看到分離和上學這件事背後的意義,在這過程中支持你們的孩子,輔佐他們能在新的環境中找到適應所需要的資源,與新的老師和同學建立關係,幫助他們理解團體生活中他們不熟悉的一切。
下次,當你的孩子要上學時哭哭啼啼不願意你離開時,不要再偷偷地趁孩子不注意時跑掉了,好好的跟孩子解釋他將面對什麼樣的情境,幫助他們在心中填滿跟你在一起時有的安全感,讓他們帶著你給他的愛,去面對上學的挑戰。
下次,當你的孩子要上學,表現害怕不願意你離開時,不要再對想要幫忙把他帶走的老師感到生氣了,幫助你的孩子認識眼前這個要接下你的棒子,成為他生活中很重要的照顧者的人,讓他能把對你的信任也轉移到老師身上,也能跟老師或學校的朋友體驗跟你在一起時有的的快樂幸福。慷慨的讓孩子走出家和對你的依賴,為他們能在其他的地方找到喜悅與滿足感到期待與祝福吧!
祝所有的孩子與家長,開學愉快!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踩萍飲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誰那麼不幸呢? 白髮送黑髮人彷彿是世間最令人不忍的悲劇。新聞中有過的畫面,父母為失去的孩子哭得肝腸寸斷,誰看的都鼻酸。同情他們,為他們感到不捨,也慶幸自己過得平安順適。 失去一個孩子的不是我。
『本質上,植物是不會生病的。植物的病徵是來自環境中的不健康因素。』是否有可能,每個孩子本質都是完美的,是不健康的環境讓他們表現出各種問題?
討厭寫論文的我,要為G哥寫這篇文章,因為他的靈魂震撼了我。 (圖擷自「G哥比基尼的高山足跡」臉書) 曾經,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眼光:『比基尼登山客墜20米山谷』。聳動的新聞圖面中一個身材佼好的比基尼女郎在高駿的山頂與標高柱合影。
一個不知道自己沒穿衣服的國王,永遠不會覺得需要穿衣服。同樣的,一個不敢承認母職的甜蜜當中也有痛苦的媽媽,永遠不會意識到自己有一塊傷痕累累的內在,需要好好的被照顧及撫慰。 
在一個討論工作的場合中,一位男性同事驚呼:『我想到那些做媽媽的朋友描述嬰兒把乳頭吸到流血的狀況。當媽媽是這麼的痛苦啊!』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誰那麼不幸呢? 白髮送黑髮人彷彿是世間最令人不忍的悲劇。新聞中有過的畫面,父母為失去的孩子哭得肝腸寸斷,誰看的都鼻酸。同情他們,為他們感到不捨,也慶幸自己過得平安順適。 失去一個孩子的不是我。
『本質上,植物是不會生病的。植物的病徵是來自環境中的不健康因素。』是否有可能,每個孩子本質都是完美的,是不健康的環境讓他們表現出各種問題?
討厭寫論文的我,要為G哥寫這篇文章,因為他的靈魂震撼了我。 (圖擷自「G哥比基尼的高山足跡」臉書) 曾經,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眼光:『比基尼登山客墜20米山谷』。聳動的新聞圖面中一個身材佼好的比基尼女郎在高駿的山頂與標高柱合影。
一個不知道自己沒穿衣服的國王,永遠不會覺得需要穿衣服。同樣的,一個不敢承認母職的甜蜜當中也有痛苦的媽媽,永遠不會意識到自己有一塊傷痕累累的內在,需要好好的被照顧及撫慰。 
在一個討論工作的場合中,一位男性同事驚呼:『我想到那些做媽媽的朋友描述嬰兒把乳頭吸到流血的狀況。當媽媽是這麼的痛苦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八月即將迎來幼兒園的新生入學,面對新環境小寶貝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分離焦慮及適應期,父母也是。入學前和寶貝共讀讓他感到安心的繪本,幫助他了解上學是什麼、做些什麼事,並相信和主要照顧者只是短暫分離,可透過一些小約定或是說再見的儀式感,讓寶貝感到安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三五歲的小朋友要戒掉奶嘴,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想了許多招數才讓孩子成功戒除。想想,小朋友從出生到三歲五歲,用奶嘴安撫的日子才短短五年,要戒除就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大人長年以來的種種習性,習性一旦養成就難斷,未來的人生都會受到習性的控制,身不由己。 想要有清淨的生活,就要斷除使我們不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幼兒園是寶貝踏入校園生活的第一個階段,與分離焦慮主題不同,上學繪本書單希望能幫助孩子了解上學的原因、認識學校的作息與學習內容、如何與朋友相處,以及可能遇到的緊張、不安情緒,最後終將適應,並且欣然邁向上學之路。藉此建立孩子對校園生活的期待感,對學校有正向認識。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八月即將迎來幼兒園的新生入學,面對新環境小寶貝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分離焦慮及適應期,父母也是。入學前和寶貝共讀讓他感到安心的繪本,幫助他了解上學是什麼、做些什麼事,並相信和主要照顧者只是短暫分離,可透過一些小約定或是說再見的儀式感,讓寶貝感到安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三五歲的小朋友要戒掉奶嘴,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想了許多招數才讓孩子成功戒除。想想,小朋友從出生到三歲五歲,用奶嘴安撫的日子才短短五年,要戒除就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大人長年以來的種種習性,習性一旦養成就難斷,未來的人生都會受到習性的控制,身不由己。 想要有清淨的生活,就要斷除使我們不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