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學習盲

無論出生在民國哪一年的你,大概一出生下來,或者在就學過程,都曉得「學習」的重要性,甚至從小就聽過「活到老,學到老」的俗語,這觀念在呼籲大家平時保持學習習慣,好讓我們腦袋一輩子到老都靈光,除了保持靈光、靈活性,當然,最重要的是能增加知識、增長見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學習」象徵「謙虛」心態,因為我們曉得放眼過去,滿天下高手比比皆是,大部分的人與我們一樣,都有渴望持續增強自己能力的慾望,因此,選擇繼續步上學習之路,與其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不如說,是一股現代人維持生活帥度的必備習慣。
說到此,大家怎麼安排「學習」這檔事呢?進修學位?報名財商、行銷、經營課程?報名第二專長的技能課程?當然,除了課程之外,聽講座、看影片、聽廣播,還有最踏實的翻書、閱讀?或者有人與飛飛一樣,平時喜歡參加讀書會,喜歡用以「討論」的方式增長知識嗎?
在了解現存的學習管道之後,我們來談談「學習動機」,動機重要嗎?當然重要,「動機」會讓我們的努力,「確實」朝著我們期待的樣子「開花結果」,所以如果動機不明確,或者動機偏離實際預期結果時,最後也容易換做一場空,「一場空」並非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沒實現預期」僅此而已。
「動機」就好比我們站在叉路前,面臨抉擇時,進行選擇的那「一念之間」的「一念」,也就是引導我們做選擇的「念頭」,所以你說「動機」重不重要?回顧以前就讀時,每面臨一次畢業,代表又站在抉擇就讀學校的叉路口一次,不同選擇所引導出來的結果,會讓我們在往後的人生際遇大不同。
大家應該多少聽過「瞎忙」這一詞,然而何謂「瞎忙」呢?自己感覺自己很忙,但「不清楚」自己這麼忙的目的是什麼,或者是這麼忙碌,卻未能「有效」帶來收穫、產值,我們稱之為「瞎忙」,也就是「在忙碌中的盲點」,但這有解嗎?當然有,只需要有位專精於釐清他人思緒的第三者,從旁協助自己跳脫既有生活模式、思維的漩渦,再重新定義、檢視目前的你的定位在哪兒。
在我們這麼努力了好一陣子,再回過頭來檢視時,如果有發生「我怎麼都在瞎忙」的感嘆,是因為看沒有將你的這些努力「串起來」,我們還感受不到對每一項事情努力的收穫是什麼,所以覺得自己在瞎忙,但是這些努力真的沒收穫嗎?還是不曉得怎麼讓他變成有收穫呢?這些都是釐清盲點需要注意的事情,話雖容易,但做起來不容易,倘若有這樣問題、困擾的你,請私訊飛飛,這正是飛飛的專業,希望飛飛有機會幫助到大家。
前面講「瞎忙」,那「學習盲」呢?「學習盲」是飛飛無意見想到的詞彙,將之定義為「在學習中的盲點」。
學習的動機有哪些?學專業、學興趣、學見識、學生活充實,甚至如同身邊朋友說:「我只是學好玩」。無論哪一種學習動機,都是值得讚許的,有些人為了學專業,花了一大把錢學習,也有的人為了充實生活、增長見識,也花了不少學費聽課、聽講座,不過之所以說「盲點」,是因為如果沒有釐清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容易使我們的收穫與預期不相符。
舉例來說,倘若我們抱著想「學專業」的期待報名,期待著我們可以在課堂後,能從無到立即擁有即戰力的工作技能,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實會因為得到許多新觀念、新知識,所以覺得開心、舒服,但這個開心、舒服的感覺會不會變成「以為自己學成熟」的美麗誤會呢?從無到有獲得觀念的學習,飛飛將之歸類在「學見識」,如果我們想「學專業」,飛飛認為那學習過程,應是一連串、馬拉松式的學習,學完一階之後,再學該課程的下一階,或是以別種形式的精進,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能讓我們真的走向「學專業」。
飛飛過往接觸過他人的人生故事中,時常聽到有人說上了什麼課程後,即可出來執業,飛飛時常為釋出此想法、言論的人感到汗顏,總覺得他們似乎把專業誤會了些什麼,擔心他們誤以為學充實、學見識,可以讓他們真的學的會專業,如果沒人點醒他們,甚至已經投入時間學習,那麼在課程結束之後,他們會得到什麼呢?他們真的會如實的在該領域前進,甚至發光發熱嗎?如果有的話,那當然很棒,那如果沒有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會特別疼惜那些流逝、未能獲得相對應回饋、報酬的學習時間、學習精力呢?如果我們能在早些時間,釐清自己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是不是就能夠為自己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且還是能落實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呢?
為了鼓勵大家卯起來認識自己、釐清思緒,整理幾項關於「學習」上的問題於下方,供大家檢視。
一、請自製學習履歷,重點在「回顧、逐條紀錄」。
如果想單一健診專業技能學習狀況,建議以個別學科的方式記錄,倘若還沒走到專業能力養成這一塊,可以先將所有類型的學習過程一併記錄,紀錄完成後,再從中找線索、端倪。
二、請思考觸發你開始「想」學習的契機。
當初產生學習這一門科別的動機,受到什麼影響?可以是一句話、一件事。話,可以是別人說過的話,也可以是自己說過的話,也當然可以是書本、影片的一句話;另一方面,事情可以是自己的事,或是別人、社會、大自然的事。
三、請思考你期望這門科別,在未來可以怎麼影響你、幫助你。
例如:「我期望它變成我的新學習、新嘗試,算是我生活中的一種新體會」、「我期望它能夠帶給我新的語言,好讓我可以聽得懂,甚至能參與朋友、社群相關的話題」、「我喜歡這門學科,喜歡到我願意付出時間,嘗試做些什麼,好讓我能夠得到一些小額報酬,作為獎勵自己的學習成果」、「我喜歡這門學科,喜歡到我願意與它長時間相處,……」
四、請思考你對這門科別過去多久想到它一次。
為了檢視自己對這門科學到底有多少愛,也許也先暫不談「愛」,我們先以過去多久想到它一次,來判斷自己對耕耘此科別有多少「願意等待成長的耐心」。也許是一年想一次?半年想一次?一個月想一次?每週想一次?每天想一次?還是無時無刻都在想呢?還是其實什麼時候想到沒有一定,得要視身邊朋友有沒有談到呢?
五、回顧、重製前述提及的學習履歷。
將學習科別分開,例如:占星學習履歷、織布學習履歷、手沖咖啡學習履歷、平面設計學習履歷、插畫學習履歷、製自皮革學習履歷、製自銀飾學習履歷、健身學習履歷、營養學學習履歷…,將科別分開之後,在複習上述2 ~4項的內容。
所以「學習盲」是什麼呢?是「在學習中的盲點」,假若我們的學習動機,與未來得出的預期結果不相符時,代表著這個學習流程有bug,需要攤開檢視,也許我們以為用以「學習」,來填滿自己行程表,會讓我們獲得實質的學習效果,但也許那只是一種生活習慣,喜歡生活中充滿學習的感覺,然而喜歡學習的感覺,與有多想深入學習,或是能不能從學習獲得些幫助,甚至能與自己的未來規劃有連結,需要商榷。
總之,按照上面的步驟、心法,檢視自己的學習習慣,也許在一開始嘗試檢視時,沒辦法得到立即的「完全釐清」效果,畢竟「釐清思緒」、「洞見盲點」也是一項專門技能,但無論如何,只要開始做,肯定是一個發現美好的開始,因為老天爺會讓我們的努力,經由時間,證明一切,共勉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