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不獎懲不溺愛,用傾聽改變孩子信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又譯為正面管教或積極訓導,也被稱為正向管教或正向教育,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對教育的思想,是主張不懲罰也不溺愛孩子,他認為傳統的獎懲制度只能短暫改變孩子的行為,不僅如此,還可能會引發負面效果,像是退縮或是反抗等等。
培養孩子對人生未來所需且有用的技能
正向教養認為管教孩子的重點在於「孩子的未來」,為此應該要培養的是孩子「對人生未來所需且有用的技能」,因此阿德勒大師提倡成人應該接納孩子犯錯,並妥善運用這個時機來「機會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品格與能力」,針對問題深入調整,而不是改變行為的表相而已;換句話說,要改變孩子的行為,先改變他們的「信念」。若想改變孩子的信念,每個父母都需要先做到「傾聽」的動作。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格言提過:「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他的耳朵聽聲音,用他的心去感受。」用傾聽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才能贏得孩子的共鳴與合作。在傾聽當下先了解孩子的需求,再給予適時反饋,不隨意獎懲孩子也不寵愛孩子。
德瑞克斯教導我們:溫和,顯示出對孩子的尊重;堅定,則表現出尊重自己與當下情境的需求。專制缺乏溫和,溺愛會缺乏堅定,而民主權威式的方法才能同時展現溫和且堅定。在「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書中提及的「民主權威式教養」說到,在管教孩子當下,需要賦予孩子尊重,並教導孩子解決問題及生活技能。文中也提到使用此教養方式的家庭裡,青少年明顯表現出樂觀、更好的社會能力與成熟度,不僅情緒管理上或是社交上比較穩定以外,學業表現更好。所以成人應避免使用懲罰與獎賞,取而代之,要用鼓勵來支持孩子的基本需求,讓他們有歸屬感與培養自我價值觀。故,正向教養是除了討論孩子行為以外,更重要的是還要知道他們行為背後的信念,若能透過傾聽了解孩子究竟是怎麼看待事情,才能有效溝通,傳達想法,改變信念。
avatar-img
2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個月根據民法的修正,「正向教養」這個詞又被再度拿出來討論了一番... 在現代育兒的洪流中,「正向教養」已成為許多家長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它究竟是什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正向教養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透過實際方法,為孩子建立既溫暖又有界限的成長環境。
Thumbnail
在教育中,正向教養強調不使用懲罰,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常會遇到學生不配合的情形。 該如何做到「溫和且堅定」,我想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手。 🌱此文適合教育工作者,與煩惱孩子作業問題的家長閱讀。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在上一集的節目我們提到「沒有壞小孩,只有好跟不好的行為」是正向教養這個理論的基本原則。今天我們將分享了解正向教養的特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個月根據民法的修正,「正向教養」這個詞又被再度拿出來討論了一番... 在現代育兒的洪流中,「正向教養」已成為許多家長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它究竟是什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正向教養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透過實際方法,為孩子建立既溫暖又有界限的成長環境。
Thumbnail
在教育中,正向教養強調不使用懲罰,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常會遇到學生不配合的情形。 該如何做到「溫和且堅定」,我想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手。 🌱此文適合教育工作者,與煩惱孩子作業問題的家長閱讀。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在上一集的節目我們提到「沒有壞小孩,只有好跟不好的行為」是正向教養這個理論的基本原則。今天我們將分享了解正向教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