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特務|女影 2020|《婚姻計畫》:精神療養院的 Tinder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結婚需要準備什麼?
戶政機關會告訴你婚姻登記的流程。民法會告訴你,要達法定結婚年齡、不能具禁婚親屬關係⋯⋯等等若違反後可撤銷婚姻或婚姻無效的狀況。
而首先,要兩個人走到一起;然後更重要的是,要走下去。
要走下去,如何能持續地找到激情親密承諾等等的吸引力,對上社會經濟心理物理上各種摩擦的排斥力,之間的穩固平衡?兩個人構成了鍵結,明明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現代人對「自我」為何,及延伸出去的「關係」千絲萬縷的變項爬梳、控項,或許我們以為婚戀關係的直觀或感性部分,事實上緻密到無法度量。
以婚姻為主題的劇情片時常上演某種「婚戀恐怖片」。比如《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感人又「駭人」的部分,是在結束婚姻(離婚律師的專業讓這件事成為一種高度分化的產業)的離婚律師介入之下,更顯露出夫妻自己才是那真正精密羅織每個選擇又珍重地斷捨離的專家。
而今年(2020 年)參與女性影展的紀錄片《婚姻計畫》(The Marriage Project,呈現另一群專家介入婚姻的計劃與變數。
德黑蘭南部的一間慢性精神病患收治中心試驗一項計劃:讓機構中的患者「配對」結婚。原本長年居住在機構的患者,無法與外界的人建立關係,依性別劃分居住區域,院友可能戀愛但不能進一步同居、建立家庭。而醫療方成立一個委員會開始評估「配對」的可能──可以想像成一種客製化的人工 Tinder──並反省實施流程中或根本上的倫理問題。
活在社會邊陲的病友,對婚姻愛情有什麼樣的定義和渴望?又其實,在這個封閉小社會,他們像是活在一種「常態」。我的意思是,與自己的慢性疾病和藥物副作用共存,活在所有人習慣著每天發放碗缽裡的五顏六色藥物、偶爾有人有「狀況」要進保護室⋯⋯在這些定律中生活下去的常態。只是,其中剝奪了設想、計劃婚姻的可能性。
紀錄片點出他們與急症病患,或是能在外界生活的病患如此不同。比如,雷蒙.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的《十二天》(12 jours)用固定鏡頭拍攝一組組法官與強制住院病人(急性期經 12 天住院治療後)的談話,用空間的逼仄與框限,強化那種外/內截斷生命的禁制冰冷;或是想田和弘「觀察映畫」理念之下,由視線構成的關係,也自然地表現著《完全精神手冊》(Mental)老診所醫師與將診所當日間活動中心的病患,長年流轉中綿延的信賴關係。
「如果這些人在刑法上都會被認定沒有責任能力,那他們能承擔得起婚姻的義務嗎?」「如果婚姻只是患者性健康的一種解決方法,那可能有其他替代方案吧?」「結婚是很大的壓力事件,他們的身心承受不了吧?」(註)「而我們現在到底憑什麼決定誰可以結婚、誰和誰適合結婚?」
對比起病友近乎「有車有錢有房」樸素的婚姻要件看法,在紀錄片中,無法不感到這次介入婚姻的專家──精神醫學研究者、臨床工作者──正是生命治理的前鋒,拓寬疆域以外,也正悄悄磨去底線上的不安刺點。
《婚姻計畫》呈現這些一直也即將在此生活中的人們的恆定性之外,像是對抗著「病患方容易淪為被攝奇觀」,細緻地呈現醫療方修訂、實施計劃,和即便如此仍揮之不去的「奇葩」感──或許是導演委婉的指控?而當醫病關係中的父家長的風格,延伸到病友──他們是另一項婚姻的延續──背後的家庭看待這些「背離親緣」個體和他們的婚姻,那又是沉重到難以撼動的宗教、性別等傳統視角。
紀錄片另一方面,穿插著著導演之一阿提雅・阿特薩德(Atieh Attarzadeh)的影像日記與獨白,關於她身為「站在另一邊」的人,對於婚姻、身為思覺失調病患家屬的思考。她的自我觀察以一種懸疑的方式展開。生命史之謎不該輕易穿透與判定,只是對映著,總是在他人看到自己,在非常中看到常態。
也因此,《婚姻計畫》表現出的宏觀與微觀下家庭與親密關係,像是這樣的結語:「不幸福」的個體或家庭或許都是不相似的,但所渴求愛、因而面臨的反諷或許是共通的。
全文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婚姻計畫》(The Marriage Project)
荷桑‧伊斯萊米、阿提雅‧阿特薩德|2020|法國、伊朗、卡達|80分鐘|波斯語
2020.10.18|19:20 @ 光點華山 2 廳
2020.10.20|13:00 @ 光點華山 2 廳
2020.10.24|16:50 @ 光點華山 2 廳
:1967 年由兩位精神科醫師研究出的壓力指數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 SRRS),雖是一家之言,但可以看到跟婚姻相關的壓力事件佔了前三名,而結婚排名第七。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令人沮喪的是,即使親近如丈夫、家人,男性要理解女性受到騷擾的噁心和夢魘,竟是如此困難而充滿隔閡,以至於這類議題始終只有女性團體努力發聲。而像這樣的電影,即使多麼希望男性女性都能一起觀看討論,男性卻總是不太感興趣。
以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角度來說,如果在 2020 年桃園電影節只能選擇觀賞一部電影,我認為日本導演市川崑在 1968 年拍攝的運動紀錄片《青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下稱《青春》),會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惡人自有惡人磨,那出於善意的惡行呢?「死亡天使」自有「死亡天使」折磨。人際中難以面對的挑撥離間惡角、同性之間的競爭與吸引與排斥、虛實曖昧心魔孳生的共振中,電影侷限而緊繃的人物、空間、情節,有著精煉卻多層次的詩意。
作為看長片遠多於短片的人,同時也在思考著,我想看什麼樣的短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短片?除了未來(或已經是)劇情長片、紀錄片導演的「練手」、養成之外,短片結構無法像長片那麼複雜,亮點、刺點、甜蜜點也無法流長或洶湧,它有什麼以小搏大的優勢嗎?
喜歡復仇/逆襲類型電影的不容錯過。揉雜了《攻擊 13 號警局》乃至《七武士》、外太空回到老西部的跳躍,同時結合當代技術物-政治-反殖民的探究與主張⋯⋯
處理身體畸形恐懼、病態追求「完美」的韓國女性醫學美容現象,和其中的性/性別問題稍嫌粗淺,但 3D 動畫本身的獵奇感,從科幻驚悚到韓國羅曼史再回到身體恐怖類型拼貼的奇觀,醞釀到了結尾仍是頗具趣味的淋漓狂想。
令人沮喪的是,即使親近如丈夫、家人,男性要理解女性受到騷擾的噁心和夢魘,竟是如此困難而充滿隔閡,以至於這類議題始終只有女性團體努力發聲。而像這樣的電影,即使多麼希望男性女性都能一起觀看討論,男性卻總是不太感興趣。
以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角度來說,如果在 2020 年桃園電影節只能選擇觀賞一部電影,我認為日本導演市川崑在 1968 年拍攝的運動紀錄片《青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下稱《青春》),會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惡人自有惡人磨,那出於善意的惡行呢?「死亡天使」自有「死亡天使」折磨。人際中難以面對的挑撥離間惡角、同性之間的競爭與吸引與排斥、虛實曖昧心魔孳生的共振中,電影侷限而緊繃的人物、空間、情節,有著精煉卻多層次的詩意。
作為看長片遠多於短片的人,同時也在思考著,我想看什麼樣的短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短片?除了未來(或已經是)劇情長片、紀錄片導演的「練手」、養成之外,短片結構無法像長片那麼複雜,亮點、刺點、甜蜜點也無法流長或洶湧,它有什麼以小搏大的優勢嗎?
喜歡復仇/逆襲類型電影的不容錯過。揉雜了《攻擊 13 號警局》乃至《七武士》、外太空回到老西部的跳躍,同時結合當代技術物-政治-反殖民的探究與主張⋯⋯
處理身體畸形恐懼、病態追求「完美」的韓國女性醫學美容現象,和其中的性/性別問題稍嫌粗淺,但 3D 動畫本身的獵奇感,從科幻驚悚到韓國羅曼史再回到身體恐怖類型拼貼的奇觀,醞釀到了結尾仍是頗具趣味的淋漓狂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賽思案例分享 婚姻是一段充滿挑戰和試煉的旅程,它需要雙方的信任、理解和溝通,今天的個案故事,主角是一對夫妻,他們面臨著許多情感和關係的問題,通過老師的角度,帶大家來了解他們的狀況,並了解,如果要解決這樣的感情問題,我們能尋找怎麼樣的解決方案,來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建立更健康、堅固的婚姻,讓我們一起看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看電視上的通告節目,最近有一個生態是~我們離婚,但我們還住在一起。 很多事情在現在這個社會,有著別於我過去的一些限制,關係,還有定義。 所謂~不期待,就不會有傷害。因為有期待,傷害才會一直存在。 有段時間,單親家庭一夕之間變多,很多人的父母,因為雙方無法生活下去,所以選擇離婚。
Thumbnail
    無論男女,甚至是不分年齡,只要懂事,没有人不喜歡談戀愛。 想談戀愛,一方面是受到生理上的生殖機能催化,在不自覺中完成生命得以代代延續的天賦義務;二方面是基於心理上的孤獨空虛,渴望被填補、被陪伴、被照顧,為要讓自己抓住永恆的幸福。另外還有一個動機是從欲望的本性出發,只圖一時佔有,
Thumbnail
婚姻只是一場修行嗎?看完這部電影,我怕台灣的結婚率跟生育率又要再降低了。 片中墜落而下的不只是一具軀體而已,更是一段關係。 片中最讓我感到心驚的,是桑德拉跟先生塞謬爾在吵架過程中,兩個人抱怨對方的話語,是那麼的日常。它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台灣家庭裡。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是帶著憧憬與美好的想像進入婚姻。也許很快,也許是步入中年以後,彼此出現隔閡,為同樣的事情重複爭吵或冷戰,只剩下無奈的責任跟無盡的孤單。 即使有些看起來平靜無波的婚姻,夫妻也有各自的心事。太太覺得早已失去當初戀愛的感覺,不再被呵護、被重視;先生覺得不被支持、被尊重;雙方都覺得不被了解。
Thumbnail
躁鬱症患者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已經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加上婚姻的重量,就必須更小心。婚姻帶來的支持可能讓患者愈來愈好,但因為婚姻的連帶責任和負擔,也可能是增加病患病情的負擔。 建議當病患考慮進入婚姻時,除了要確定雙方和雙方的家庭都知道你的病況,因為知道才可能理解。
Thumbnail
六十二、是否可以結婚生子 首先,我個人認為結婚這件事完全取決於個人,有許多不婚主義者,他們有自己的考量,這是個人意願的問題,應該給予尊重。生育這件事更是一種權利,更具有特殊意義,每個人對小孩的喜愛和可以付出的程度也不相同,的確是需要慎重考慮。
Thumbnail
回首過去的人際關係,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日漸淡去,抑或是其中一方斷然離去,無論是哪一種,想必我們都已逐漸適應並理解到這是人生的必然,但建立在法律關係之上的「婚姻」似乎就沒那麼單純了,除了「解約」需要既定的流程,還牽涉到共同財產及孩子的問題,讓關係變得糾結而難解,倘若真的無法達成共識,最後一途便是尋
Thumbnail
  戀愛往往被視為治療靈魂的特效藥,帶來重生般迷幻的火花,轉瞬即逝;婚姻則是漫漫時光的相處與生活,生活大部分在處理人性和現實的問題──美國名導艾拉薩克斯的電影《愛情轉移》即精采表現了兩者的不同。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賽思案例分享 婚姻是一段充滿挑戰和試煉的旅程,它需要雙方的信任、理解和溝通,今天的個案故事,主角是一對夫妻,他們面臨著許多情感和關係的問題,通過老師的角度,帶大家來了解他們的狀況,並了解,如果要解決這樣的感情問題,我們能尋找怎麼樣的解決方案,來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建立更健康、堅固的婚姻,讓我們一起看
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社會議題及人生哲學,包含醫護人員之間既對立又協作的關係、社會對精神病患的不友善以及對於工作的熱愛和人生選擇,一部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或有誇大,但總有甚麼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Thumbnail
看電視上的通告節目,最近有一個生態是~我們離婚,但我們還住在一起。 很多事情在現在這個社會,有著別於我過去的一些限制,關係,還有定義。 所謂~不期待,就不會有傷害。因為有期待,傷害才會一直存在。 有段時間,單親家庭一夕之間變多,很多人的父母,因為雙方無法生活下去,所以選擇離婚。
Thumbnail
    無論男女,甚至是不分年齡,只要懂事,没有人不喜歡談戀愛。 想談戀愛,一方面是受到生理上的生殖機能催化,在不自覺中完成生命得以代代延續的天賦義務;二方面是基於心理上的孤獨空虛,渴望被填補、被陪伴、被照顧,為要讓自己抓住永恆的幸福。另外還有一個動機是從欲望的本性出發,只圖一時佔有,
Thumbnail
婚姻只是一場修行嗎?看完這部電影,我怕台灣的結婚率跟生育率又要再降低了。 片中墜落而下的不只是一具軀體而已,更是一段關係。 片中最讓我感到心驚的,是桑德拉跟先生塞謬爾在吵架過程中,兩個人抱怨對方的話語,是那麼的日常。它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台灣家庭裡。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是帶著憧憬與美好的想像進入婚姻。也許很快,也許是步入中年以後,彼此出現隔閡,為同樣的事情重複爭吵或冷戰,只剩下無奈的責任跟無盡的孤單。 即使有些看起來平靜無波的婚姻,夫妻也有各自的心事。太太覺得早已失去當初戀愛的感覺,不再被呵護、被重視;先生覺得不被支持、被尊重;雙方都覺得不被了解。
Thumbnail
躁鬱症患者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已經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加上婚姻的重量,就必須更小心。婚姻帶來的支持可能讓患者愈來愈好,但因為婚姻的連帶責任和負擔,也可能是增加病患病情的負擔。 建議當病患考慮進入婚姻時,除了要確定雙方和雙方的家庭都知道你的病況,因為知道才可能理解。
Thumbnail
六十二、是否可以結婚生子 首先,我個人認為結婚這件事完全取決於個人,有許多不婚主義者,他們有自己的考量,這是個人意願的問題,應該給予尊重。生育這件事更是一種權利,更具有特殊意義,每個人對小孩的喜愛和可以付出的程度也不相同,的確是需要慎重考慮。
Thumbnail
回首過去的人際關係,可能隨著時間流逝而日漸淡去,抑或是其中一方斷然離去,無論是哪一種,想必我們都已逐漸適應並理解到這是人生的必然,但建立在法律關係之上的「婚姻」似乎就沒那麼單純了,除了「解約」需要既定的流程,還牽涉到共同財產及孩子的問題,讓關係變得糾結而難解,倘若真的無法達成共識,最後一途便是尋
Thumbnail
  戀愛往往被視為治療靈魂的特效藥,帶來重生般迷幻的火花,轉瞬即逝;婚姻則是漫漫時光的相處與生活,生活大部分在處理人性和現實的問題──美國名導艾拉薩克斯的電影《愛情轉移》即精采表現了兩者的不同。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